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據《淮南子·天文訓》記載

“春分後十五日,

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清明節

是“時年八節”之一

2006年

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明節為何日?


民間有“四五清明”的說法

清明節並不固定在4月5日這一天

而是在4月4日—6日間變動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因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劃分的,故傳統節日清明節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即使節氣日期有所改變,差異也只是在3天內。


清明時節,桃花初綻、楊柳泛青,處處給人以清新明朗之感。清明節都有哪些習俗,一起來看↓↓↓


清明 習俗


祭拜與掃墓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據史料記載,掃墓習俗起源於周代。唐朝之後,掃墓祭祖,便成了清明的節俗傳統。如今,人們仍保持著清明掃墓祭祖的習俗,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踏青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踏青,又稱探春、尋春等。早春四月,春光明媚、萬物復甦,到處生機勃勃,是郊遊的好時光。清明前後,人們樂於到戶外,享受郊野嬉遊的難得時光。


盪鞦韆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古時稱鞦韆為“千秋”,是清明習俗之一。鞦韆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後發展成於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如今,仍受到不少孩子的喜愛。


放風箏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把風箏放上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帶至天涯海角,讓疾病災難隨著風箏一同飛走。


除此之外,清明這一天還有

插柳、蹴鞠等習俗


清明時節 這樣養生


及時添衣,注意保暖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天氣雖日漸暖和,但晴雨多變,容易受涼感冒。俗話說“春捂秋凍”,此時不應立刻收起棉服,建議採取“上薄下暖,薄厚搭配”的著裝方式。適時增添衣物,注意防寒保暖。


清淡飲食,少吃“發”物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清明是哮喘、高血壓、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的多發季,不宜多食“發”物,如魚、蝦等。應多吃時令蔬菜,如韭菜、白菜、蘿蔔等。此外,老年高血壓患者應注意低鹽飲食,增強鉀元素的攝入。


菊花祛寒,養肝利膽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清明時節,天氣溫暖、陽氣生髮,春養肝常保健。多飲用疏散風熱、清肝明目的菊花茶,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去除體內寒氣。


食在清明


青團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在江南一帶,有清明吃青團的習俗。青團利用了野生植物“漿麥草”的汁液,拌以糯米粉和勻而成的一種圓形食物。青翠如玉、顏色可人的青團,是江南一帶清明時節必不可少的餐桌美食。


饊子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香脆精美的饊子,是南北各地都會食用的清明小吃。但不同的是,北方饊子大方灑脫,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饊子精巧細緻,多以米麵為主料。酥脆可口的饊子受到了不少“食客”的青睞。


清明螺

清明節| 這些習俗您知道嗎?

清明是採食螺螄的最佳時節,也是南方水鄉的清明食俗。螺螄味道鮮美、肉質細膩,享有“盤中明珠”之美譽。


除此之外

清明時節,我國南北各地還有

食雞蛋、清明粽、饃餈等食俗


大江南北

獨特的清明食俗

為這個節日增添了無窮魅力


又是一年清明

您的家鄉還有哪些習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