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再遇“黑公關”,昔日盟友為何反目?

長城汽車再遇“黑公關”。

日前,一份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關《關於長安汽車攻擊我司的情況彙報》的文件在網上流傳。文件顯示,長城汽車檢測到異常的、有組織的負面攻擊,經調查,確認是長安汽車有組織發起的針對哈弗H6、F7等車型的進攻性負面傳播。

長城再遇“黑公關”,昔日盟友為何反目?

長城汽車方面表示,該事件發生在上週,事情發生後,已與長安汽車高層和迪思(公關代理公司)進行交涉,有關文章均已刪除。而流傳到網上的文件為長城汽車內部所發,尚不清楚如何流出,目前正在排查原因。

對此,長安汽車回應耐人尋味:“近期掌握到網上H6對標和不利於CS75等產品文章800餘篇,但我們並不認為這是長城汽車操縱所為。”

這不是自主車企間第一次因“黑公關”起衝突。2018年,長城汽車與吉利汽車曾因“黑公關”事件口誅筆伐,但最後雙方握手言和。此次與長安汽車之間的糾紛,長城汽車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疫情期間還是以和為貴,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才是長城汽車的重中之重。”

哈弗H6成重點被攻擊對象

據瞭解,此次“黑公關”事件,主要涉及長城汽車哈弗H6、哈弗F7、哈弗F7X、WEY VV6等車型。

長城再遇“黑公關”,昔日盟友為何反目?

上述長城汽車內部文件顯示,截至3月23日,長城汽車共監測到負面文章743條,其中416條攻擊哈弗H6車型,251條攻擊哈弗F7車型,113條攻擊車機問題,145條攻擊變速器,119條攻擊發動機,48條攻擊企業。

而對於長城汽車的指責,長安汽車(000625,SZ)於3月30日晚間向媒體表示:“長安汽車一貫主張中國品牌攜手前進,共同推動品牌向上,近期掌握到網上(哈弗)H6對標和不利於(長安)CS75等產品文章800餘篇,但我們並不認為這是長城汽車操縱所為。疫情當前,倡議大家將工作重心放到復工復產上,提升產品力,提升服務力,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攜手建設中國品牌美好未來!”

記者瞭解到,此次長城汽車被“黑公關”攻擊的手段主要有三種:對比貶低稿件通發,通過各類網站、自媒體號進行通稿發佈;通過分發公司,新建自媒體小號,持續發佈標題黨類型攻擊報道,同時多賬號發佈相同內容;與自媒體大號合作,通過其代理公司,提供攻擊素材,大規模下單約稿,貶損長城汽車產品。

長城汽車方面認為,“黑公關”攻擊的重點內容包括通過以長安CS75 Plus、長安歐尚X7與哈弗H6對比,惡意貶低哈弗H6;通過嚴重偏頗的行業、市場分析,貶低哈弗H6;捏造、虛構客戶大範圍投訴,通過對不實的產品質量問題進行攻擊。

“長安汽車與長城汽車同為中國汽車品牌的中堅力量,應同氣連枝,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市場之中,共同引領中國汽車向上發展,不應‘窩裡鬥’。”長城汽車方面表示。

經營壓力是“窩裡鬥”根源?

事實上,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都有遭遇“黑公關”的經歷。

長城再遇“黑公關”,昔日盟友為何反目?

去年11月,長安汽車就曾因為“黑公關”一事,對某自媒體發起訴訟,並明確表示對此“絕不妥協”的立場。2018年10月,長城汽車與吉利汽車曾通過官方微博發佈聯合聲明,就“黑公關”事件達成和解。

有業內人士認為,水軍一般會集中出現在一款新車上市前後,作為配合廠家品牌宣傳的輔助手段,通常還伴隨著微博大V、知乎大V的聯動共同製造熱點,以實現霸屏目的。

記者發現,伴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寒冬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黑公關”事件在汽車圈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有觀點認為,企業的經營壓力是直接導致“黑公關”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

比如此次“黑公關”事件中,長安CS75與哈弗H6屬於直接競爭關係,且始終處於膠著競爭狀態。

乘聯會數據顯示,2月,哈弗H6銷量為4033輛,領跑國內SUV市場;長安CS75則以3688輛的成績位居2月SUV銷量排行榜第二位。今年前兩個月,哈弗H6累計銷量為2.96萬輛,雖同比下滑56.6%,但仍位居國內SUV市場第一名;緊隨其後的長安CS75累計銷量僅與其相差1084輛,為2.85萬輛,同比增長7.5%。

長城再遇“黑公關”,昔日盟友為何反目?

實際上,對長安汽車來說,旗下自主品牌的整體表現要遠遠好於合資品牌。據長安汽車官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19年,CS75累計銷量達19.32萬輛,同比增長37.7%;CS35累計銷量為14.17萬輛,同比增長7.5%;而逸動和CS55全年銷量分別為12.4萬輛和11.22萬輛,分別出現1.5%和32.1%的下滑。

雖然CS75表現搶眼,但獨木難成林。今年1月30日,長安汽車對外發布了2019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全年虧損24億-29億元,而上年同期則盈利6.8億元,同比上年下滑高達452.56%-526%;在整體銷量方面,對於2019年業績的大幅下滑,長安汽車解釋為“受銷量下滑影響所致”。

數據顯示,長安汽車2019年累計銷量為176萬輛,較2018年減少15.16%,這與長安汽車2019年246萬輛銷量目標相差甚遠,完成度僅為71.54%;其中,國產自主品牌累計銷量為80.32萬輛,同比下降6.5%。

相比之下,長城汽車2019年還處於盈利之中。3月31日,長城汽車(601633,SH)發佈2019年業績公告。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其實現營收962.1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3.04%;利潤總額51.01億元,同比下滑21.25%;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4.97億元,同比下降13.64%;毛利為161.87億元,同比下滑6.79%,毛利率降低0.67個百分點至16.83%。

儘管利潤有所下滑,但長城汽車2019年累計銷量超過106萬輛,同比增長1.43%,並連續第四年突破百萬輛;其中被稱為“國民神車”的哈弗H6,自2011年正式上市以來,截至2019年12月底,全球累計銷量突破300萬輛;VV6累計銷量為5.8萬輛,同比增長212.7%;哈弗F7累計銷量為14.1萬輛,同比增幅更是高達722.78%。

對於2019年淨利潤出現下滑的原因,長城汽車表示,除了受車市疲軟的大環境影響之外,長城汽車持續強化品牌建設,推出超長質保等服務提升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忠誠度;繼續加大研發投入等措施,對長城汽車的淨利潤增長產生影響。

“競合”關係已是自主車企共存常態

雖然長城汽車與長安汽車此次因“黑公關”事件發生矛盾,但雙方也曾有合作的“蜜月期”。

早在2018年12月,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一行到訪長安汽車,雙方就資源共享、產業協同、海外拓展等展開深入研討,並達成多項共識。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曾表示:“未來雙方將堅持開放心態,在整車、零部件、新能源、智能化等領域,深度開展資源共享、產業協同及資本合作,共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向上發展。”

而魏建軍則表示:“長城汽車與長安汽車同為資源開放型企業,長城將全面開放合作資源,與長安深入合作、資源共享,共同推動中國品牌向上發展。”

可見,對自主品牌來說,強化戰略同盟,處理競合關係,是強化企業競爭力,應對車市下行的有效辦法,唯有結成戰略同盟,企業雙方才能從技術、渠道、市場、人才等方面形成共享,才能建立起企業最堅固防禦體系。而“窩裡鬥”勢必會將企業推向淘汰的邊緣。

事實上,在競爭中共同發展進步,在合作中謀求更好共存方式的“競合”關係,已成為當前各車企的普遍共識。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曾表示,希望網絡上的“車黑”早日銷聲匿跡,中國汽車品牌任重而道遠,一定要共同努力抓產品,而不是搞內鬥,一定要安靜下來埋頭苦幹,不斷提高自主品牌市場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