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村鎮特色種植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再有一個多月這茬土豆就成熟了,騰出地來不耽誤再種一茬辣椒。”3月26日,在廉村鎮王店村的田地裡,該村黨支部書記高要秋看著地膜棚裡的土豆秧高興地說。

廉村镇特色种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王店村曾是貧困村,有550戶2176人,耕地面積3357畝。多年來,該村村民一直種植小麥、玉米等傳統農作物。面對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情況,近年來,高要秋一直在不斷的嘗試發展特色種植,帶領村民脫離貧困。

“蘆筍、土豆、中草藥等我都種過,摸索中前行。”高要秋說。在他的帶領下,該村成立了合作社,流轉土地600餘畝,種植有土豆、辣椒、優質小麥等高收益農作物。

他聽說土豆種植好成活、收益好,便買來土豆種子,自己查資料學習種植方法、技巧,通過不斷的嘗試,2019年5月,該村種植的100畝土豆成熟了,每斤9毛錢,每畝地產量6000餘斤,純收益2000元左右,這讓跟著他種植的村民嚐到了甜頭。

2019年6月,在葉縣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聯村共建、抱團發展”號召下,廉村鎮政府積極響應,讓發展較好的王店村,和鄰村牛王廟、東張莊村成立聯合黨總支,由強村帶領弱村共同發展致富。

廉村镇特色种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農民要想脫貧,必須轉變觀念。高要秋利用自己發展特色種植的經驗,經過與東張莊村和牛王廟村的村三委多次協商,決定合力發展土豆種植。

高要秋帶領聯合黨總支成員多次到全國最大的土地種植基地——山東滕州進行考察學習,與當地土豆種植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並邀請專家到村裡實地查看。

“專家認為我們這裡的土質很好,氣候非常適合種植土豆。”高要秋說。三個村成立了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共1500畝,開始發展土豆種植。

山東公司免費提供種子,並派技術員前來指導。土豆成熟公司定價回收後,再扣除種子費用。

目前,三個村連片種植土豆500餘畝,5月份土豆成熟後,還能再種一茬辣椒,兩茬下來每畝地一年的純利潤有3000元。此外還種植有白朮、蘆筍、優質小麥和花生等高收益農作物共計1000畝。

“這幾天正是土豆掐苗的時候,我每天都來地裡幹活,掙個幾十塊錢夠我零花了。”王店村村民孟玉花說。孟玉花家的5畝土地流轉給村集體種植土豆了,每年流轉費用3500元,她沒事時到地裡乾點活增加收入,年底還有分紅。

廉村镇特色种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目前3個村子在地裡幹活的人忙時有100多人,平時也有30多人,其中常年務工的貧困戶有15人。

“成立聯合黨總支後我們的發展勁頭更足了,今年縣裡要給我們建一座1000噸的冷庫,我們會繼續擴大土豆、花生種植面積,大力發展特色種植,並建立榨油廠、麵粉廠,延長產業鏈,讓村集體更富,村民的生活更有盼頭。”高要秋說。(吳丁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