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洗手你洗對了嗎?五大誤區不能忽視

新冠疫情期間,各大媒體都在宣傳“勤洗手”對預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性,廣大人們也是積極響應號召,每天勤洗手,保持手部的乾淨衛生。然而,對於“洗手”這一件小事,你真的操作對了嗎?

疫情之下,洗手你洗對了嗎?五大誤區不能忽視

  五大洗手誤區,你踏進了沒?

  誤區1:認為外出才要洗手,宅在家裡不用洗手

  疫情期間,很多人目前依然還宅在家裡,很多人認為,家裡是病毒隔離區,認為只要不外出,病毒就不會進入家裡來,就沒必要洗手。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在家裡,我們的雙手也會觸摸到一些被病毒、細菌汙染的東西,如外賣、快遞等,如果雙手被汙染後不洗手,也容易感染病毒。此外,我們在家裡也會上廁所、吃飯、打噴嚏,在這些場景之下,更應該勤洗手。

  誤區2:洗完手後,用毛巾擦乾

  洗手後用毛巾擦乾雙手,是很正常的操作方式,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自己的毛巾有多髒,甚至還會長期重複使用,而不清洗更換。在潮溼環境中,毛巾很容易就成為了細菌的滋生場所,建議平時毛巾用完後,要拿到太陽底下曬乾。疫情期間,洗完手後最好用紙巾擦乾雙手。

疫情之下,洗手你洗對了嗎?五大誤區不能忽視

  誤區3:認為酒精都能用來洗手

  我們都知道,新型冠狀病毒害怕75%濃度的酒精。於是,人們熱衷於使用75%濃度的酒精來洗手。我們要知道,75%濃度的酒精不是洗手液,經常用來洗手的話或會引起皮膚乾燥、紅疹等問題,建議最好使用含酒精成分與護膚成分的洗手液洗手。當然,如果沒這個條件的話,也可以使用酒精對雙手進行消毒,但要注意遠離火宅源頭,以免發生火宅。

  誤區4:認為洗手時間長就能洗乾淨

  根據媒體宣傳,洗手時要保證洗手時間,心中默唸完一遍生日歌后就能洗乾淨,但實際上,洗乾淨手除了需要保證時間外,還需要用力搓洗,而且清洗部位包括掌心、手背、手指、指縫、手腕等,如果只是輕輕地沾下水,病原體依然會殘留在手上,暗藏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