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与宋徽宗赵佶的经历相似,都是被俘之君王,他就是奥斯曼帝国的第四位苏丹——巴耶济德一世


巴耶济德是奥斯曼帝国的第四位君主,与他的先辈们相比,他并没有老成持重的美德,他天性急躁冲动,行为难以预料,不像前三位先帝那样凡事深思熟虑。他富有天才,能征善战,亲自冲锋陷阵,手持两把沉重的战斧,在敌人的阵营中,如同冲入羊群的一只恶狼。所以,人们用“雷霆”二字形容这位奥斯曼帝国的第四任苏丹。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姓名:巴耶济德一世 ;职业:奥斯曼帝国苏丹 ; 别名:闪电/雷霆

No.1 雷霆:暴虐而又狂妄的帝王

喜欢夸夸其谈的巴耶济德在他继位的初期就曾经对来自意大利的使节夸下海口。他说,等到他征服了匈牙利之后,他要骑马到罗马去,在圣彼得大教堂的圣坛上用燕麦喂马。从那时起,他就一直摆出一副伊斯兰勇士的姿态,不停地公开吹嘘他要进攻基督教世界的打算。

穆拉德遇刺身亡后(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三:由“牧羊”到“牧人”的转变),作为长子的巴耶济德在战场上被宣布为继承人,史称:巴耶济德一世。大臣们担心出现继承权的纷争,于是就向刚刚继位的苏丹施加压力,于是,巴耶济德就下达了他作为苏丹的第一道命令——用弓弦勒死自己的亲弟弟,就在刚刚结束的战役中,弟弟还和他比肩战斗。这样,巴耶济德开创了奥斯曼王朝历史上延续许久的手足相残的传统。这个传统在他的后代穆罕默德的手中变成了一道法令,通过法律的形式把这种传统固定下来,在土耳其帝国的臣民看来,手足相残也好过出现叛乱导致的国家分裂,这种残忍的制度保证了奥斯曼帝国绵延不断几个世纪。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穆拉德一世长眠之所(1389年6月15日,穆拉德一世在科索沃战役中,被诈降的塞尔维亚贵族用毒匕首刺杀。

王位巩固后,巴耶济德也开始了他的征战之路。传说刺杀他父亲穆拉德的是塞尔维亚贵族,为替父报仇,巴耶济德将塞尔维亚贵族屠戮殆尽,并与塞尔维亚国王的继任者签订了合约,作为附庸国,塞尔维亚除了帮助土耳其攻打匈牙利外,还每年向他们缴纳高额的贡奉。在欧洲的威胁暂时平定后,雷霆皇帝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小亚细亚半岛,随后,他把当地的政务交给了手下的总督们打理,自己开始了挑战基督教世界之路。


在基督教世界,土耳其有三大宿敌,匈牙利、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其中,最为心腹之患的是匈牙利。匈牙利国王西吉斯蒙德为了应对奥斯曼土耳其的威胁,游说整个基督教世界,并且策划了基督教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50岁上下的西吉斯蒙德,穿着匈牙利的传统服饰,由皮萨内罗所绘

此时,英法百年战争暂告停歇,神圣罗马帝国内部也并无战事。因此,匈牙利国王的请求在欧洲的各个封建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回应。欧洲的骑士阶层的精英最后一次聚集在一起发动远征。他们的目标是奥斯曼土耳其,要将他们彻底赶出巴尔干地区。


然而,此时的基督教战士已经不是500年前的基督教战士了,他们已经显得非常业余。他们按照古老方式,带着浪漫主义的精神作战。他们对几个世纪以来专业战争艺术的演进一无所知,也不了解土耳其人的战斗技巧,不了解他们出色的纪律性、训练、情报系统和战术。他们只有愚蠢的傲慢,战前就宣布:“就算天塌下来,我们的(骑士)军队也有足够的长矛把它顶住”。


巴耶济德在信仰基督教的欧洲的心脏地带送给了他们一场灾难性的失败,基督教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就以一场伤亡惨重的失败宣告结束了。志得意满的巴耶济德在消除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祸患后,终于准备进攻垂涎已久的君士坦丁堡了,万万没想到,一个来自东方的枭雄毁灭了他的计划,也毁灭了他——一代帝王的一生。


No.2 败亡:遭遇帖木儿

鞑靼人第一次见到铁的时候,发现他和其他的金属不太一样,因为就算是他们当中最有力气的人也不能把铁器掰弯。他们推测,铁器表面之下一定藏着什么特殊的物质。于是,他们就把铁叫做“帖木儿”,意为“里面夹了东西的物体”。后来,他们开始将他们当中最伟大的领导者称为“帖木儿”,以此表示这些伟大的人物有着非比寻常的力量。

本节文中的帖木儿是鞑靼人,年纪轻轻就做了部落酋长,统治今天阿富汗、巴基斯坦以及中亚一带。他浑身肌肉、肩膀宽厚、头部硕大、前额隆起,胡子下面生着白皙的皮肤,年轻时头上就有白发,跛脚。他与生俱来就有着过人的勇气、旺盛的精力、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出众的军事天赋。14世纪末,帖木儿的帝国版图已经东起中国西部,北达俄罗斯草原,南到恒河和波斯湾,西至波斯、亚美尼亚,抵达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边缘。帖木儿认为:既然天上只有一位真主,那么,地上也只能有一个统治者。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正中画像为帖木儿

现在,历史安排两大帝国的两只雄鹰相会了。用历史学家吉本的话说:“帖木儿不能忍受有人和他平起平坐,巴耶济德则从不知道什么人会比他更强”,然而,巴耶济德在与帖木儿过招之前已经先败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这次,他轻视了最不该轻视的敌人,并且用自己的傲慢点燃了帖木儿——这只草原雄狮的怒火。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帖木儿的骑兵

其实,帖木儿并没有想碰奥斯曼土耳其,只想与之相安无事,但在一次关于土库曼王公的保护问题上,巴耶济德羞辱了帖木儿,确实是赤裸裸的羞辱,他在给帖木儿的信中这样写道:“你的部队人数众多,那又如何?比起我坚不可摧的近卫军的短刀和战斧,鞑靼人的箭矢又算得了什么?如果我在你的前面逃走,就让我的妻妾都逃离我的床榻,如果你不敢与我交战,那就让你的妻妾与陌生人缠绵再三之后再回到你的身边”。


如此赤裸裸的羞辱,让巴耶济德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帖木儿终于向奥斯曼土耳其发难了,欧洲的基督教国家也趁机和帖木儿结盟,巴耶济德面临着空前的灾难。此时的巴耶济德,面对真正到来的危机仿佛变了一个人,早已没有当年“雷霆”气势,长期的胜利以及日渐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在身体和精神上摧毁了他。最终,在一次战役中,他成了帖木儿的俘虏。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安卡拉之战帖木儿俘虏巴耶济德一世

在帖木儿账下为奴的日子,是巴耶济德人生中的最后岁月,也是他一生中最为屈辱的岁月。他被放在一个笼子里,接受鞑靼士兵和曾经被他征服的亚洲人的各种羞辱;夜里,帖木儿会把带着手铐脚镣的巴耶济德当脚凳使用;帖木儿还霸占了巴耶济德的女眷,并且让她们全身赤裸,在巴耶济德面前服侍新主……各种各样的折磨摧毁了巴耶济德的精神,不到八个月,巴耶济德就在一次严重的中风中死去,也有人说是自杀身亡。


关于巴耶济德牢狱生涯的故事有很多,譬如帖木儿将巴耶济德当作脚凳使用,又如帖木儿要求巴耶济德的塞尔维亚妻子Olivera Despina在其朝臣面前裸体跳舞。但是,这些记载都被认为不实。帖木儿的朝臣写到巴耶济德受到极佳的照料,他甚至为巴耶济德的死而哀痛万分。同样地,帖木儿和其它统治者的历史也证明帖木儿遵守诺言,他声言会致力令巴耶济德重新登上奥斯曼帝国皇位。1403年,巴耶济德逝世,一些文献指巴耶济德是猛撞牢笼的铁棒自杀而死。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上图说明:帖木儿击败巴耶济德一世, 也就此彻底扫除了称霸小亚细亚的障碍。1402年7月20日,在安卡拉战役大败奥斯曼帝国,帖木儿俘其苏丹巴耶济德一世,使其帝国疆域成为从印度德里到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的大帝国。他击败了当时如日中天、不断扩张中的奥斯曼帝国,间接地缓解了伊斯兰文化对基督宗教文化与整个欧洲的渗透。而从小亚细亚带回的艺术家、工匠与学者,留给撒马尔罕无数无价的传世建筑,使该处在其孙兀鲁伯的经营下,成为了中亚伊斯兰文化的重心。


巴耶济德死后,奥斯曼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危机,当年,他的先辈们对付拜占庭的手段也被帖木儿照样复制。巴耶济德的儿子们割据一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陷入了内乱。这场内乱持续了整整11年。然而,与拜占庭不同的是,持续的分裂并没有摧毁奥斯曼土耳其,而是让这个帝国浴火重生,半个世纪后,随着奥斯曼土耳其两位伟大君主的出现,这个民族登上了世界之巅。


史海钩沉 趣味加油站

帖木儿的诅咒


帖木儿的碑文上刻着:

吾复生之日,世界将胆战心惊。

这句碑文莫名令人感到恐惧。而帖木儿的诅咒是:任何打开棺盖的人,将会被战争邪魔所击败。

1941年,斯大林下令发掘帖木儿墓葬,而在棺椁被打开的几个月后,苏德战争爆发了。斯大林慌了,便让人带着帖木儿的棺木在莫斯科上空转三圈,在苏联的传统里这种行为是保佑战争胜利的方法。之后将帖木儿风光大葬。随后苏联军队迎战德军大胜。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帖木儿的皇家墓地,古尔·埃米尔陵,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古城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古尔埃米尔陵园中的地下墓室

在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古城,有一座名叫古尔·埃米尔陵的皇家墓地,这座华丽的墓地是中亚征服者帖木儿在世时修建的,公元1405年2月18日,帖木儿大帝在征服明朝途中(史称帖木儿东征

)突然暴卒,尸体便被安葬在这座陵墓之中。


在古尔埃米尔陵园建成五百多年后的6月19日,俄国籍人类学家马利克卡尤莫夫带领一支考古队来到了撒马尔罕城,他们不顾当地人的劝阻,执意要进入古尔埃米尔陵园中的地下墓室进行考古研究。


批准发掘的经过是这样的:1941年3月21日,斯大林收到一封来自圣彼得堡科学院的文件,信中请求斯大林批准科学队前往撒马尔罕挖掘帖木儿墓,这立刻引起了斯大林的高度兴趣并派遣科学队前往撒马尔罕(根据俄国著名史学家Boris Ilizarov的说法:斯大林原名为朱加什维利,“斯大林”和“帖木儿”分别是俄语和蒙古语“钢铁”之意,斯大林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钢铁”,是为了能像帖木儿一样骁勇)。


考古队员小心地移开帖木儿的棺盖,终于看到了帖木儿的真容。马利克卡尤莫夫通过查验尸体发现帖木儿生前身高约为1.70米,而且腿部有毛病,是个跛脚的领袖。并发现了开头的那段咒语。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发掘现场留影

三个月后,帖木儿的诅咒真的显灵了!——


德国550万大军越过边境,悍然对苏联发动大规模侵略;苏军猝不及防,死伤数百万人,损失的军械设备不计其数。


发掘帖木儿墓的考古学家赶紧给朱可夫写了一封信,详细描述了帖木儿诅咒的经过。随后,朱可夫立即将此事上报给斯大林,斯大林立即下令“补救”以平息这位“战神”的愤怒。

当时,德军已攻打到莫斯科。斯大林派出一架飞机,带着帖木儿的遗骸在莫斯科上空飞三圈。按照俄罗斯人习俗,在重大战争前,都会抬着战神的神像,绕着莫斯科走三圈,以示吉利。随后,飞机飞往撒马尔罕,将帖木儿的遗骸重新放入石棺,然后以国家元首之礼风光大葬。

帖木儿下葬不久,苏军在莫斯科战役中获得了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这场残酷的苏德战争中,苏联人死亡数量达到2700万人。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四:“雷霆”皇帝巴耶济德

上图说明:在这个地陵之中,除了安葬着帖木儿的遗骸,还有他孙子乌鲁贝克的尸骸。乌鲁贝克被反对者斩首后,他的头于身体分离埋葬。


往期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 回顾: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三:由“牧羊”到“牧人”的转变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二:奥尔罕的帝王生涯

读《奥斯曼帝国六百年》系列一:聊聊浪漫的“土耳其”


往期 读《圣经的故事》系列 回顾:

读《圣经的故事》系列六:艺术作品中的耶稣

读《圣经的故事》系列五:犹太——“帝国”之殇

读《圣经的故事》系列四:大卫王

读《圣经的故事》系列三:出埃及——犹太人的“长征”

读《圣经的故事》系列二:犹太人的“上下五千年”

读《圣经的故事》系列一:你该了解的一段历史


往期 读《猎人笔记》系列 回顾:

读《猎人笔记》系列四:农奴制下俄罗斯农村的“风情画”

读《猎人笔记》系列三: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

读《猎人笔记》系列二:霍尔和卡里内奇

读《猎人笔记》系列一:抗“疫”宅家的心灵远足


往期 读《古希腊神话故事》系列 回顾:

诸神的脚印(下)

诸神的脚印(上)

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女神”们

盘点希腊神话中“F4”

古希腊神话中男神中的男神是谁?

15年后,我读懂了《希腊神话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