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寇準作為宋朝名相,對宋遼關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寇準是華州下邽人,在很多文學作品中,常被戲稱為“寇老西兒”。寇準十九歲就考中進士,仕途比較順利。他這個人很有個性,生性豪爽,不拘小節。太宗時期,有一次,寇準在大殿奏事,說的話很不合太宗的心意,太宗氣走之時,寇準拉著他的衣服耍賴不讓走,搞得太宗很尷尬。

寇準家是書香門第,他的父親寇相在五代後晉的時候中過進士,在一個貴族府第做秘書一類的小官。寇準生下來後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家裡沒了頂樑柱,慢慢地就變窮了。

但是寇準的母親有著前瞻性的眼光,很重視對兒子的教育。寇準也很爭氣,聰明好學,在書海中汲取營養,對《春秋》三傳,讀得滾瓜爛熟,理解得相當透徹。

寇準小的時候雖然很聰明,卻不好好讀書,整天跟一群小混混們玩雞鬥狗。他的母親雖然對他管教得很嚴,但還是管不住他。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有一次,他的母親看見他又去鬼混,很生氣,順手拿了一個秤砣砸向了不爭氣的兒子。很顯然,寇準再硬也沒有秤砣硬,頓時寇準的腳背上被砸開了花,一時間血流滿地。從此寇準吸取了“血“的教訓,不再吊兒郎當。

年輕氣盛的寇準在朝中樹了不少政敵。

有一天,寇準騎馬的時候,路邊突然衝過來一個瘋子,在寇準面前連呼“萬歲”。於是有人抓住這一點在宋太宗面前大做文章,寇準不服,於是兩個人就以潑婦罵街的形象在御座面前吵了起來,完全忘了旁邊瞪著眼的皇帝。宋太宗一怒之下,把兩個人都貶出了京城,但對寇準很是思念。

宋真宗熱衷於封禪事業,寇準也不傻,十分配合真宗自欺欺人的迷信活動。

他不僅主動要求參加封禪大典,還向真宗報告轄區內的乾祐山出現了“天書”,真宗看寇準這麼識相,就慢慢恢復了對他的信任。

天禧三年(即1019年),王欽若被罷相之後,寇準再次上臺做了宰相。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淳化初年,北宋朝廷處理了兩樁受賄案,但情節嚴重的王淮,僅被打了一頓板子,又被撤職,不久就官復原職了。而情節較輕的祖吉,竟然被處死了。寇準知道這是王淮的哥哥,也就是參政王沔搞的鬼,於是在淳化二年(即991年)議論朝政得失的時候,讓宋太宗把王沔找來

當面解釋案情。宋太宗聽了就責問王沔,王沔嚇個半死,連連謝罪。

宋太宗的時候,立皇儲的事令他十分頭疼。

當時一般的大臣都不敢提及立儲之事,因為大臣馮拯曾上疏請立皇儲,被太宗貶到了鳥不

屎的嶺南。太宗問寇準:

“應立誰為皇太子?”

寇準回道:

“為天下選擇國君,不能與后妃、中官(太監)商量,也不能跟我這樣的近臣謀劃,最好是選擇一個眾望所歸的人立為太子。”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太宗很賞識寇準說真話的性格,不久就立了襄王為太子。

寇準由於受張遜誣陷,被貶到了青州,但宋太宗十分倚重寇準,離不開寇準,所以寇準去青州以後,太宗悶悶不樂,經常詢問有關寇準在青州的情況。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第二年,寇準就被召回京師,拜為參知政事。至道元年(即995年)又加給事中。

有人給太宗獻了一個寶物一通天犀牛角,太宗令人裝飾成兩條腰帶,一條自用,另一條賜給了寇準。

宋遼渡州大戰的時候,真宗御駕親征,卻跟大姑娘一樣,羞怯得很。他在澶州北城象徵性地巡視一圈之後,就一溜煙兒跑回了南城行宮,把寇準留在北城,負責指揮作戰。

之後真宗很忐忑,生怕出現意外,幾次派人探視寇準的舉動。寇準也很憂慮,但是為了穩住宋真宗,就跟知制誥楊億在城樓上喝酒下棋,裝得很淡定。看寇準胸有成竹,真宗不再恐慌。

寇準十九歲就中了進士,少年得志,到三十歲已經是資深官員了。他在很多位置上都待過,太宗本來想提拔他做宰相,但又覺得他太年輕,難以服眾,就先放下了。寇準知道之後,就找來一個偏方天天吃,竟然吃出成績來:鬚髮皆白。

公元1004年,寇準四十三歲的時候,終於做了宰相。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寇準剛當宰相的時候,很奢侈,平時喜歡聽歌,茶餘飯後經常叫一些歌女唱歌排憂解悶。

有一次,一個妙齡歌女來相府清唱,寇準見她人好歌也好,一高興,就賞她一匹綾緞。沒想到歌女還嫌少,一臉的不高興。對此一個家境貧寒的侍妾蒨桃很氣憤,寫了一首《呈寇公》的小詩,告訴他這一匹一匹的綾緞,都來之不易。寇準讀後,很是感動,就變節約了。

寇準娶了皇姨宋娥,日日酒宴,夜夜歌舞。

有一天,寇準與宋娥正在歡宴,他舅舅趙午來了,環視四周,兩眼發呆,大哭起來。之後說道:

“牛娃(寇準小名),你現在每天都這樣,叫我想起你那可憐的母親了呀!”

於是開始講故事。寇準聽舅舅說起母親,慌忙跪倒,說:

“我哪敢忘了苦難的母親!”

於是開始收斂奢侈的作風。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寇準做參政知事的時候,和鄉下來的舅舅入席用飯。舅舅看著宴席上的山珍海味,硬是不入席,指著宴席說:

“這一桌飯,夠咱家鄉一家人過幾個月哩!你好吃好喝,可知咱老家還沒過年,已鬧起了饑荒,到明年春天,不知要餓死多少人呢!”

寇準聽舅舅這一說,頓感自己失職,愧對鄉里。他請旨回陝西以後,免徵關中賦稅三年,為家鄉辦了很多好事。

太子元佐成了瘋子,經常殺人放火。宋太宗向寇準請教解決方法。寇準獻上一計:

“三天之後的上午,陛下讓太子去祖廟祭祀,如此這般....”

三天之後,興奮的元佐帶著大群待衛,耀武揚威地奔向祖廟。趁東宮內無人,太宗派人搜出很多兇殘的刑具,如割肉、挑筋、摘舌等犯罪工具。元佐回來之後,面對大批物證,只好低頭認罪,當天晚上就被廢了。

宋真宗得了風溼病之後,讓劉皇后參與朝政,有事就問丁謂怎麼辦。寇準上奏反對劉皇后干預朝政,反對丁謂專權。病中的真宗也意識到了丁謂專權的嚴重性,就批准了。

寇準讓楊億秘密起草太子監國的詔旨,並且準備與楊億一起輔政。不料,悲劇無處不在,楊億的小舅子張演醉酒之後洩漏此事。

宋朝名相寇準,曾受到了血的教訓

劉皇后先下手為強,寇準被罷免為太子太傅,封為萊國公,失去了手中實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