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只基金“痛別”市場 短債基金首現清盤

自2017年以來如火如荼的短債基金如今風光不再,今年首現此類基金“清盤”,另有多隻同類型基金規模觸及清盤線,一季度清盤基金數量也隨之增至20只。

多位行業人士認為,去年以來權益類基金賺錢效應凸顯,短債基金的吸引力明顯下降。

首現短債基金清盤 部分產品觸及清盤線

4月1日,銀華基金髮布公告稱,銀華安享短債基金連續 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並對此進行提示性公告。

按照銀華安享短債基金合同規定,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合同將終止並進行基金財產清算,且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公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銀華安享短債基金已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若出現基金合同終止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基金合同約定成立基金財產清算小組,履行基金財產清算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下半年以來基金公司爭相佈局的短債基金,在今年出現清盤的現象。今年3月20日,由於基金資產淨值低於合同限制,融通超短債發佈了基金的清算公告,自當天起,該基金進入清算程序,不再開放辦理申購、贖回、轉換等業務,成為2017年底以來首隻清盤的短債基金。

金鷹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副總經理龍悅芳認為,基金清盤是產品優勝劣汰和自然選擇的過程。對於業績管理優秀、公司渠道實力強的基金會快速搶佔市場,實現規模和業績的良性循環,而業績表現一般、公司渠道實力有限的基金可能陷入規模流失,同時又影響業績提升的惡性循環。

她說:“此前有很多基金公司跟風發行短債基金,但由於缺乏良好的歷史業績和積澱客戶,如果渠道實力也不是很強的話,很難守住規模,而一旦規模萎縮到1億以下,操作餘地又會受限,難度加大,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並最終走向清盤。”

北京一家中型公募市場部人士也向記者透露,他所在公募的短債基金,2017年~2018年在騰訊、螞蟻等互金平臺上銷量很大,鼎盛時期一天進一個億,但2019年以來也整體呈現規模淨縮水的狀態。

他認為,2019以來短債基金整體收益率下行,疊加權益資產賺錢效應凸顯,都讓短債基金的收益吸引力下降。雖然對標貨幣基金,中短債基金的收益還有微弱優勢,但市場的“風口”已經過了,目前也不是公司重點持續營銷的產品。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四季報,共有47家基金管理人總共成立了59只中短債主題基金(A、C份額合併計算),合計管理規模841.16億元。在這些基金中,規模分化嚴重,鵬揚利澤、財通資管鴻益中短債、平安如意中短債規模超過百億元,而規模低於2億的基金也多達11只,佔比為18.64%,更有3只產品規模低於5000元清盤線。

一季度20只基金清盤同比減少56%

整體來看,今年一季度尤其是前兩個月股市整體回暖,各類型基金的清盤壓力已大幅緩解。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進入清算期和已經清盤的基金數量為20只,比去年同期減少26只,同比減少56.52%。

龍悅芳認為,去年一季度權益類基金清盤較多,是因為2018年股市持續低迷,且跌幅較大,導致部分基金規模萎縮並最終清盤。而2019年多數基金都有正收益,在賺錢效應下,今年清盤基金數量整體會出現明顯緩解。

從清盤基金類型看,與去年同期超半數為混合型基金不同,今年一季度債券型基金居多,清盤數量為8只,混合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債基各有4只,指數型基金3只,還有1只為QDII基金。

龍悅芳認為,今年權益類基金清盤數量和比例銳減,主要原因是今年年初一波股市行情吸引了很多資金申購,隨後市場快速下跌,使得很多新申購基金被套,受損的資金短期可能也不會贖回。

她認為,相比股市的賺錢效應,債基收益相形見絀,可能導致該類型基金被部分贖回。另外,疊加很多基金同質化的現象,類似的低風險、低收益的理財產品較多,市場競爭激烈,缺乏業績優勢和渠道優勢的債基吸引不到資金,也會面臨清盤的命運,“預計未來基金行業這一趨勢還會延續,產品的優勝劣汰是市場化競爭的必然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