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老師開了視頻會議,我因此有了這3點思考

晨讀,老師開了視頻會議,我因此有了這3點思考

文|橙子媽媽

晨讀,老師用了視頻會議。開著攝像頭,話筒,聽見書聲琅琅,有一種時空交錯的錯覺。相比於一個人早讀,因為“公開”的環境,“被關注”的狀態,孩子投入更快,效率也似乎更高。

多個人一起做事的效率和結果與一個人單獨做事的效率和結果顯然不同,這被稱為結伴效應。剛剛的例子,無疑是結伴的正面效應:聽見琅琅的書聲,當大家都在專注朗讀時,我受此積極的影響也有投身其中的慾望。

1.

青春期孩子的朋友圈

積極的環境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影響。當身邊的人更優秀,對孩子而言就是無形的鞭策,在追求“身份認同”裡,他們不由得加快自己的步伐。

青春期的家庭關係、親子關係、朋輩關係,就是孩子的環境。在他們想要追求精神獨立的特殊時期,掙脫父母的管束,為自己代言,是他們的獨立宣言。他們因此會和父母疏遠,而更親近朋輩。

和小時候的朋友關係不同,他們不再是因兒童遊戲而建立起來的淺泛關係,“親密感”在青春期表現得更為明顯:分享彼此的秘密,效仿對方的行為,一呼百應的忠誠。他們會更易受彼此影響,也可能出現不平等的盲從,為了不被“隔離在外”,一些扭曲、屈從因此發生。

這個階段的朋友關係,是青春期孩子們未來社交素質的雛形,因此這是機會。但同時也充滿了危險,有很多父母在和我交流時提到,自己的孩子就因為交了不好的朋友而變得更加難以管束。而這往往發生在父母有一段長時間的管束真空之後,可能因為工作繁忙顧不上孩子,也可能因為缺乏和孩子的鏈接,被孩子剝奪了管束的資格。

不管是出於上述哪種原因,本質上都是親子關係遇到了挑戰。差的親子關係,把孩子往外推,也一併推開了他們渴求親密、理解的心理需要。一旦外部有條件讓他們感受到一點溫暖,他們會一把抓住並無限放大那個光芒。死心塌地地跟隨,因為孤獨到了極致。明知那根救命稻草是支毒藥,在渴望關愛的權衡間,他依然選擇不肯放手。缺乏判斷的能力,這樣的“飢不擇食”無疑增加了遇到危險的可能。

很多義無反顧的青春期戀愛,甚至甘願為對方“壯烈犧牲”,也正因為此。看到孩子行為背後好的動機,即便他正處在一段讓你痛恨的危險的朋輩關係裡,我們才能擁有給予他提供有效幫助的心理基礎。

晨讀,老師開了視頻會議,我因此有了這3點思考

2.

空中部隊和地面伏擊

老師用視頻會議的方式開展晨讀,還給了我另外一個思考。

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在給予孩子相關指導或者建議時,過於空泛,比如這樣的場景:

早晨(和顏悅色):今天你空餘時間可以看會書哦。

晚上(氣急敗壞):你為什麼只看了這麼一點?\\漫畫書也算看的書嗎?

這是個極端的例子,青春期家庭裡,孩子可能已經很少能給父母機會參與他的閱讀計劃,但從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問題。

我們的大腦裡有一個完美的孩子形象,落在具體的行動上,我們常常無意地默認為孩子也會有與之對應的完美行動。你看,父母在“指揮”時,其實是有具體要求的。當我們說“空餘時間看書”,這句簡潔的話背後,有未說出口但卻默認孩子心領神會的細節。

我們晚上的氣急敗壞越是熱烈,我們早晨的和顏悅色就有多期待。

晨讀,老師開了視頻會議,我因此有了這3點思考

你不說,我怎麼會懂?如果我們想給孩子有效的指導,就需要明確的表達。這包括:可量化,可分解,有截點 ,如果後期要做評估的動作,還需要可評估。

再拿晨讀來舉例:

A老師:今天早晨大家要記得晨讀啊,晨讀很重要,別把早上的時間浪費了。

B老師:今天早晨晨讀內容是:1,XXX;2,XXX;晨讀時間為:7:20-8:00;我們開通了騰訊視頻會議,房間號為:XXX;結束之後請將默寫內容批改並上傳至XXX。

哪種方式更落地,可以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孩子呢?你擅長空中轟炸,還是地面伏擊?

晨讀,老師開了視頻會議,我因此有了這3點思考

3.

談談邊界感:

細密的線和不透風的牆

有一個家長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問題:

”對於青春期孩子的學習,做媽媽的我們,到底要設定一個怎樣的界限呢?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他該為自己負責,我這樣的”劃清界限“,是不是無奈下的一種放棄呢?那我們該在什麼時候伸出援手,怎麼伸出援手呢?真正母子間的邊界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

她其實提出了一個邊界感的問題。我們和孩子之間是需要有邊界的,尤其在他的青春期階段,這會給他們留出空間,幫助他們成長為更加獨立的人。很多巨嬰的出現,就是因為家庭成員間缺乏邊界。但同時,我們又不能完全放任孩子的行為,他們也仍需要在具體的行動上得到建議和指導。比如上面的例子裡,老師給予晨讀的分解指導,父母給予閱讀的分解指導。那麼,我們該如何看待這條邊界的平衡線呢?

有邊界的親子關係在情感上是相互浸潤的,他們之間的鏈接,是一條條細密的線,而不是一堵堵不透風的牆。我們可以在線條間自由穿行,暢通無阻地到達彼此。互相離得再遠,也有千萬條線的綿延牽連。而不透風的牆,就隔絕了聯繫,信息無法傳遞,我想走近你的時候,只能撞得頭破血流。

如果我們把保持邊界感理解成老死不相往來,就走到了問題的反面。親子之間需要有邊界,但是並不是劃清界限,青春期的孩子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完全獨立,判斷,很容易走錯了方向。

晨讀,老師開了視頻會議,我因此有了這3點思考

作為父母的角色定位,我覺得比較好的是副駕駛,保障安全有備無患,孩子可能一直用不上,在關鍵時刻一定會把他從危險中拉回。這個角色也可以是腳手架,在孩子夠不著的時候,提供一個外部的資源,在他不需要的時候默默藏起。

腳手架不是孩子身體的一部分,他最終需要藉助其發展出真正自己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孩子也能理解這些。這需要我們系統的引導,在大的方向上達成一致,制定規則,劃定邊界,在邊界內他有自己發揮的權利,最終形成一個精神引領的良性模式。

*作者:橙子媽媽。媒體人,家有13歲青春期男孩,專注學習研究青春期身心發育、親子關係、情緒管理。“做終身學習的父母”踐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