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第一次世界性瘟疫

早晨起来,清理一下最近关心的问题,找出一个关键词,以此为线索查找一些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串联起来,在资料的串联中梳理自己的思路。于自己,是学习,是笔记,是思考,是心得。更准确地说,是退休状态下一种比较轻松的、带有消遣性的智力活动方式。于那些对此类问题有着非专业化兴趣的朋友,也算是提供了一份可以在茶余饭后做消遣式阅读的资料。总而言之,方方面面,各各位位,不要过于认真就是了。


缘起:随着疫情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蔓延,越来越让人感受到一个问题:疫情与全球化。所谓瘟疫,英文是Plague,就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物质,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也就是说,瘟疫的特性是传染。但瘟疫实际的传染速度和范围,与人类自身的状况是有直接关系的。这时,我脑子里跳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第一次世界性的瘟疫是什么时候发生的?这可以作为我们思考瘟疫与全球化关系的起点。于是,我就按照这个关键词去查找资料。现把有关资料汇集如下,供感兴趣的朋友思考。


孙立平:第一次世界性瘟疫


张文宏:全球新增病例超过中国新增病例


最近,张文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很多人记得,在武汉开始封城的时候,我曾经大胆预测过疫情三种可能的走势。一种情况是,如果各方面都非常顺利的话,应该2到4个月我们应该可以把疫情控制住;第二种是比较胶着的状态,大概需要6个月左右,我们最终把疫情控制住;第三种情况是说中国也控制不住,这个病在全球流行了。

但上述的判断,都是基于一个基本的假设,疫情是中国的事情,至少说,外部世界的事情不至于对中国的疫情进程产生太大的影响。但问题是,现在的事情是就在这个基本的假设上出了问题。张文宏说,现在中国的答卷交上来了,确实2到 4个月有可能控制住,但是我们预测到了开始,却没有预测到结果。一开始以为中国控制住,世界会没事,现在发现中国控制住了,世界出事了。更具体地说,现在全世界第一次出现全球新增的病例超过中国新增的病例。

张医生所讲的问题,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中国的疫情与这个世界之间的关系。


雅典瘟疫:人类有较详细记载的第一场瘟疫


著名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在他的代表作《瘟疫与人》一书中指出:公元前430年至前429年,雅典与斯巴达人的战争难分胜负,而一场来去无踪的瘟疫,使雅典失去了近四分之一的士兵,由此改变了地中海世界后来的政治趋向。

资料:直到今天,没有人知道这场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以前的瘟疫从何而来,但可以确定的是,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息。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疾病像恶魔一样席卷整个城市,任何口服、外敷的药物都无济于事,最后,医生也被感染而生病。这样的症状持续了七八天,病人多半就因内部高热而死亡。恐慌面前,人们开始选择放纵的生活,没有什么比现时的享乐更能使他们逃避现实的恐惧。于是,雅典城因为人们的绝望而土崩瓦解。

记录了这场瘟疫的是修昔底德,他本人就亲身经历了这场灾难,并且幸存了下来。那么,这场瘟疫具体是一种什么传染病?根据当时的记录,人们认为就是鼠疫。


孙立平:第一次世界性瘟疫


对这种索命的疾病,人们避之惟恐不及。但此时希腊北边马其顿王国的一位御医,即希波克拉底,却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雅典救治。他一面调查疫情,一面探寻病因及解救方法。不久,他发现全城只有一种人没有染上瘟疫,那就是每天和火打交道的铁匠。他由此设想,或许火可以防疫,于是在全城各处燃起火堆来扑灭瘟疫。希波克拉底用大火挽救了雅典,虽然雅典城从此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雅典的世纪"风光不再,但是雅典人还是一代一代地活了下来。

花絮: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我要遵守誓约,矢忠不渝。对传授我医术的老师,我要像父母一样敬重。对我的儿子、老师的儿子以及我的门徒,我要悉心传授医学知识。我要竭尽全力,采取我认为有利于病人的医疗措施,不能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我不把毒药给任何人,也决不授意别人使用它。我要清清白白地行医和生活。无论进入谁家,只是为了治病,不为所欲为,不接受贿赂,不勾引异性。对看到或听到不应外传的私生活,我决不泄露。”


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


鼠疫,也称为“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鼠疫就曾有三次大规模的流行。

第一次大流行也称查士丁尼瘟疫。这次鼠疫发生在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因拜占庭帝国版图横跨了欧、亚、非三大洲交界处,所以这场鼠疫具有一种世界性。

具体说,这次鼠疫于公元541年开始从埃及发端。542年席卷埃及、巴勒斯坦和叙利亚, 次年传到君士坦丁堡, 并传播到波斯。这次瘟疫导致了拜占庭帝国失去了接近一半的人口,并在后续200年内反复肆虐,保守估计200年内至少杀死了2500万人以上。


孙立平:第一次世界性瘟疫


据史料记载,在鼠疫传播的高峰期,君士坦丁堡(当时叫拜占庭)每天有大约五千到一万人染病死亡,总死亡人数在二十万以上。当时已经找不到足够的墓地,所以尸体不得不堆在大街上,整个城市都散发着尸臭味。这次鼠疫致使君士坦丁堡超过百分之四十的人口死亡,几乎摧毁了君士坦丁堡。

这次瘟疫直接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落,中东出现了权力真空,伊斯兰教迅速崛起,欧亚商路被伊斯兰教控制,伊斯兰教获得了巨量的财富,成为世界文明的中心。


大航海时代与全球性瘟疫


大航海时代,又被称作地理大发现。是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由欧洲人开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以及第一次环球航行的成功。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有人认为,有记载的,引发了全球性恐慌的传染病事件,可以被定义在六七百年前的鼠疫的爆发,也就是黑死病。而这样一次疾病的爆发恰好和全球人类第一次链接在一起,也就是地理大发现以后,我们开始了大航海时代,这两者有非常密切的关联。

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第二次鼠疫大流行。


孙立平:第一次世界性瘟疫


第二次大规模流行鼠疫开始于公元14世纪20年代。这次的疫情共历时70多年,波及欧、亚、北非等各大洲,当时以英国、意大利发病最重,死亡人数几乎占总人口的1/2,欧洲则共计近1/4的人口丧生。

概况:1348年,处于传染高峰的世界大城市之一的开罗,每天的死亡人数超过7000人。到1349年,整个中东地区有1/3人口死于鼠疫,其中城市人口有 1/2人死亡。1346年,鼠疫传播到克里米亚半岛。1348年1月,鼠疫侵袭威尼斯和热那亚两个港口城市,以后蔓延至整个意大利。佛罗伦萨受灾最重,城里的95000人死掉了55000人。至1348年底,英格兰南部也受到侵害。一年以后,从爱尔兰、挪威到维也纳的广大地区都变成了鼠疫流行区。有人估计,1347~1350年间,仅在欧洲,就有2000万人死于鼠疫。

对于这次疫情的起源,众口不一。过去曾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1346年,西征的蒙古军队包围黑海港口城市克法,把患鼠疫死亡的死者尸体用投石机射入城内,城里鼠疫由此开始流行。城里的居民热那亚人逃离此城,鼠疫也跟随他们传播到西西里,随后又传播到欧洲大陆。这也许是最早的关于生物武器的说法。


瘟疫:人类面对的共同敌人


通过上面资料的梳理可以看出,瘟疫,或者流行病、传染病,是从人类诞生的时候就与之俱来了,但其流行的背景和条件是在不断变化的。在古希腊的时代,那时的瘟疫虽然惨烈,但毕竟只是一个很有限的地方的事情。但到了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瘟疫的时候,就已经跨越了国界,跨越了大洲。但尽管如此,这主要还是与东罗马帝国的版图及所处的位置有关。但从地理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全球化的时代到来了,瘟疫的传播也有了新的背景。

这时,我们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到: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的种群,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我们要有应对这个共同敌人的意识、价值观和机制。


孙立平:第一次世界性瘟疫


刚才查了一下,现在地球上的总人口大约为78亿1千3百万人。截至到2019年,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主权国家有195个,地区有38个。也就是说,这78亿人口就生活在这200多个共同体当中。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人类的内部,有利益的分殊,有种族的不同,有宗教和文明的差异,甚至有战争和对立,但一定不要忘了,人类面对着共同的敌人。我们需要有朋友,有协作,有善意,有同情。对立和仇视,应当放到适当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