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感性素質"如何?


人有兩種基本心智能力:理性和感性。理性催生了科學,感性萌發了藝術。理性為我們的幸福生活提供了物質條件,感性為我們提供了感受幸福的能力。這二者不存在必然的前後相因,有時候甚至相悖。說大白話就是,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意味著幸福感的提高。“吃穿不愁了,生活卻更沒勁了!”的現象屢見不鮮。原因就是你的感性素質低,沒有很好的審美品味和藝術修養,無趣。

你的"感性素質"如何?


人對幸福的感受能力很大一部分來自於“感性素質”。有的人錢多、位高,但是生活得髒、亂、差,日子單調,情感乏味。因為對低品質環境的感受能力差,他感覺不到環境的“噁心”和“低劣”。感性素質低的人一般不會享受生活,相信每個人都經歷過哭笑不得的事情:保溫杯泡明前龍井、景德鎮紫砂壺裝醋、紅酒摻雪碧喝……暴殄天物,綠了櫻桃,紅了芭蕉。一個細膩、敏感、豐富的人,要比一個枯燥乏味、麻木不仁的人,生命品質要高得多。


你的"感性素質"如何?


如果一個人的物質水平提高了,欠缺相應的藝術體驗能力。對這個人來說,不一定是好事,甚至是災難。吃喝不愁,又不能有高的藝術品味追求,就只能把過剩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短暫、刺激的低處。可能會有家暴、酗酒、吸毒、賭博等惡習產生。富二代容易犯這個毛病。因為生命總量是一個常數,不花在高山,就會花在平原,不長莊稼就長草!夫妻、男女朋友之間,感性素質同一個層次的,更好相處。

你的"感性素質"如何?

夭夭 攝

溫飽已經解決的中國人民,很快會迎來一個“雅者為王”的時代,如果你不重視藝術素質,就會像今天“學識不高卻想成功”一樣艱難。苟且和遠方不會非此即彼的出現,你的苟且裡要注視遠方,遠方里也要關照苟且。如果你今天只想著,孩子先把成績搞上去,藝術素養啥的,上大學再說。等孩子歷經苦難終於可以與別的孩子坐在星巴克喝咖啡時,他卻用攪拌小勺往嘴裡送咖啡。不知所措的孩子還得忍受嘲笑從頭再來。這是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明白道理即可。

你的"感性素質"如何?


蔡元培蔡先生好多年前就倡導“以美育代替德育”,具有深刻的洞見。大畫家吳冠中也提到過:“今天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文學家木心感慨:“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沒有恰當的審美,生活將變得粗俗不堪,無聊至極。越來越追求實用化的背後,伴隨的是無趣的人生和創造力的枯萎。現代社會,銷量好的商品都是兼具實用功能和審美價值的。一個杯子,不但要喝水方便,還要好看,好看到你想把它收藏起來!我的一個好閨蜜,常常因為商品的優雅外表,毫不猶豫的掏錢包,她是真的愛美的人啊!


你的"感性素質"如何?


審美能力差、感性素質低的人,難以成就大事。如果不小心成了大事,當了大人物,破壞性也就特別大大。因為他的內心對精緻、美好、動人的追求不高。形象行為上的粗俗、做事上的糊弄馬虎,對待下屬的粗蠻都會變成一個單位的災難。我曾經親眼目睹一位男性領導在坐滿女士的辦公室裡邊吐菸圈邊講話、公然與男同事相互遞煙、口若懸河……

你的"感性素質"如何?


大美 攝

一個注重藝術欣賞、美育的教育系統才有未來。一個懂得美的人,生活是有趣味的,生命是活潑潑的。你看那《浮生六記》裡的芸娘,多麼可愛生動的生命啊!她的丈夫沈復在求取功名上終生落魄,卻因為記錄下來了和太太妙趣橫生的生活,超越那些帝王將相而千古留名。摘錄一段,諸位細品。

夏日泛舟,以荷為傘,沉睡不知光陰之須臾。

秋日遠足,最好迷失而不知歸途。

向晚庭院,倚靠相背,閒話短長。

踏入花徑,無需知曉前途方向。

雪夜裡,生暖爐,促足相依偎,靜聞雪落無痕。

這才是生活。

你的"感性素質"如何?

殘月楓 攝


缺少藝術審美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缺少藝術教育的民族,是難以受人尊重的,缺少審美追求的社會,是違揹人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