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坦克为什么要把交替负重轮最外侧的负重轮拆掉,这样设计的原因是什么?

用户8895755651438


不止是虎王坦克,在德军后期的坦克装甲车辆都是两层负重轮,这是为了缩短车体长度。虎式坦克战斗全重56吨,每侧负重轮是八个,外四内四。豹式坦克战斗全重45吨,每侧负重轮是八个,外四内四。虎王更重69吨,每侧负重轮是九个,外五内四。可究竟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出于几点原因。

1.降低整体车重,我们都知道虎王坦克的体重是暴走的高达69吨,对于虎式坦克的56吨相比较,已经多出了整整13吨。为了能够尽量减轻一些车重,所以对于一些不必要的零件进行拆除,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毕竟最外侧的那组负重轮无论是安装还是拆除,对于坦克行进时的越障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所以拆掉它肯定是首选的。另外就是传动问题,由于当时受技术限制,机械传动部件要是负重太大故障率也就会越高,所以适当减重也是为了降低故障率。

2.到了战争后期德国的原材料供应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如果要装上一组多余的负重轮的话,无异于是增加工时浪费原材料。倒不如将这组负重轮的原材料剩下来,用在下一辆装甲车的建造上。毕竟到了战争后期,即便是工艺严谨如德国,也不得不放下自己的矜持。

3.虎王坦克由于是战争后期发展建造的重型坦克,每建造一辆虎王坦克的时间远要比虎式豹式坦克要长,所以为了缩短这漫长的建造工时,安装在虎王坦克上面的非必要零件则是越少越好。

4.减轻坦克乘员在维修坦克时的体力消耗,其实从虎式坦克时的使用经验就能看出,一般坦克最容易受伤的就是履带或是负重轮被炸断,而相对于T34坦克的更换,虎式坦克的内外交错式负重轮的更换与修复无异于坦克兵的噩梦,为了减轻坦克兵在维修坦克时所耽误的时间,拆掉一排外侧负重轮无异于是个好办法。


九品侍卫


虎王坦克为什么要把交替负重轮最外侧的负重轮拆掉,因为这是基于虎式坦克的实践运用得出的一个经验。所说的最外侧的负重轮是坦克第一组最前端的的外部的负重轮。由于出于高速机动的考虑,德国从6号“虎式”坦克开始就开始使用大直径就、交错式负重轮,大负重轮的好处在于利于高速机动。而虎式采用内外4个负重轮交错式的布置方式,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车组乘员发现车体最前端的外侧的负重轮很容易掉落,于是车组就探寻掉落的原因。

原来坦克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承重受力都集中在最前的端的负重轮上,所以最前端的负重轮是最容易掉的,但由于虎式坦克是使用交错式负重轮,所以前段受力集中在最前端的第一组负重轮上,由于在第一组外侧的负重轮受力过重的话很容易掉落。在2018年的俄罗斯坦克两项中中国的96B型坦克也出现过在比赛中第一个负重轮掉落的情况,一般最前端第一个负重轮掉落的话坦克基本就动不了了,(日本就曾出现这种情况),但又两种情况可以忽略,其中一种就是交错式负重轮,因为外侧的轮子掉了内侧的轮子依然可以维持坦克的承重。

而面对这样的情况,虎式坦克的车组乘员发现拆掉一个负重轮还可以跑,而且还可以跑得更快,在维修时还省下多拆一个的时间和精力,重量还减轻了,理论上还可以提升坦克的速度。所以在开战前不少车组还专门故意拆下第一组车轮最外侧的那一个负重轮。而到虎王坦克的设计时估计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在最前端的只用一只轮子,可能是考虑到维修时内侧维修不方便,所以虎王第一个车轮是放在外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