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新戰略”聚焦“增、控、降”,甩行業“頑疾”,年降負債1500億

3月31日,恆大舉行2019年度業績發佈會。數據顯示,恆大2019年實現合約銷售額6011億元,同比增長9%;核心利潤408.2億元,同比下降48%;資產負債率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現金餘額2287.7億元,同比增長12%。

恆大新戰略是此次業績發佈會的最大亮點,許家印在會上正式宣佈:“恆大從2020年開始轉變發展方式,全面實施‘高增長、控規模、降負債’的發展戰略,要用最大的決心、最大的力度,一定要把負債降下來。”

恆大“新戰略”聚焦“增、控、降”,甩行業“頑疾”,年降負債1500億

許家印宣佈恆大全面實施新戰略

許家印在發佈會上表示,“高增長”就是要實現銷售高速增長,今年要實現銷售8000億,到2022年要實現銷售1萬億;“控規模”就是要嚴控土地儲備規模,實現土儲負增長,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而“降負債”就是要把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那麼具體而言,這“一增、一控、一降”,恆大將如何做到?我們不妨來一探究竟。

開源:應對疫情,“網上銷售”助力“高增長”

作為一家年銷售超6000億的頭部房企,“增”是恆大“三字決”新戰略的基本前提,高土儲+強銷售,無疑助推其業績高增長的基石。根據其發佈的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2019年銷售達6011億,要在達到3年內實現大增4000億這一目標,這無疑對公司的貨量及銷售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根據恆大年報顯示,截至目前,恆大擁有2.93億平米土地儲備,今年總可售面積達1.32億平方米,可售貨值達1.27萬億。貨量充足,再加上強勁的銷售力,恆大銷售業績實現大幅增長可以說不是一句空話。

除此之外,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各行各業都帶來了不同程度的衝擊,使得眾多售樓處門可羅雀,房地產企業在今年前三季度的銷售量也尤為令人擔憂,很多中小企業出現了因資金鍊流斷裂而陷入危機的情況。

而作為行業龍頭,恆大反應迅速,在今年年初實施了“網上銷售”,這一顛覆性營銷革命令恆大在2020年一季度業績實現了“開門紅”:銷售額達1465億,大增23%,銷售回款1133億,大增55%,穩居行業排名首位,這一成績既刷新公司一季度銷售及回款最高歷史紀錄,更充分展現恆大實施新戰略的巨大成效。

節流:控制土地儲備規模,保持現金流充足

土地儲備對於房企而言無疑是誘人的美食,有了土儲才有“力氣”,可以說土地儲備是實現“高增長”的基礎,但過量的土地儲備則會造成大量的資金沉澱,增加企業負擔。而恆大在這一點上也是做了充足的準備。

許家印在現場表示,在地產主業方面,在現有土地儲備的前提下,未來三年每年要降低3000萬平方米左右,到2022年降低到2億平方米左右;在多元產業方面,也要收緊投資,5年內不再投資其他任何產業。通過嚴控土儲、審慎投資,收緊大部分業務的資本性支出,為恆大降負債保證了充足的現金流。

每年降1500億元負債,向行業“頑疾”發起挑戰

在恆大新戰略中,“降”是核心,也是“增”、“控”兩環節的根本落腳點眾所周知,中國房地產企業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房企的平均淨負債率創歷史新高。其中,174家房企總有息負債規模為76654億元,70家重點房企總有息負債66283億元,較去年年初增長11.3%。在A股上市的房企當中,截至2019年12月31日,萬科A、保利地產和金地集團三家行業空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84.36%、79.64%和76.42%(保利地產和金地集團數據為前三季度),而高負債同時也一直是恆大難以迴避的話題。

在其2019年年報數據中,恆大的資產負債率達到了77.9%,同比增加4.2個百分點;淨負債率159.3%,同比增加7.4個百分點。而按照恆大的規劃,要將有息負債每年平均下降1500億,到2022年要把總負債降到4000億以下。

這對於恆大來說顯然是一個“高難度”目標,但許家印對此卻很有信心。他在發佈會現場算了一筆賬:“2018年和2019年,恆大銷售回款每年維持在4500億左右,如果按照恆大提出的銷售目標—今年實現銷售8000億,回款按7000億來計算,就會增加2500億的銷售回款。同時,恆大今年減少土地儲備3000萬平方米,就等於減少600億的支出。這樣一增一減,就一定能實現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

恆大“新戰略”聚焦“增、控、降”,甩行業“頑疾”,年降負債1500億

恆大一季度銷售及回款對照圖

恆大戰略轉型,可行可控可期待

正如許家印所言,若今年銷售回款增加2500億,土地支出減少600億,在一增一減的雙重效應下,今年有息負債下降1500億的目標確實不在話下。

恆大除了在回款與土地支出方面進行增減外,其在多個方面也已具備了大降負債的條件和優勢。比如,恆大實施緊密型集團化管理模式和標準化運營模式,嚴格管控開發建設的各個重要環節,形成強大的開發建設管控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因此能夠大幅降低公司的財務、銷售、管理等各項經營成本,確保能夠實現降本增效。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恆大此次戰略轉型,決心之大、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而隨著新戰略深入推進,通過銷售業績的強勁增長、土儲的負增長等一系列強有力的手段,恆大或將進一步提升增長質量,負債大降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發佈會上,恆大還披露了其多元化板塊方面的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在汽車方面目前恆大新能源同步研發14款車型,覆蓋全系列產品。許家印透露,恆馳1計劃2020年亮相,恆馳全系列產品將從2021年陸續全面量產。廣東、上海基地將於2020年下半年竣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