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的玉石“走私案”,反映這行業的暴利程度

哪裡有利潤,哪裡就有鋌而走險。在和田玉領域,鋌而走險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為了攫取暴利、避開關稅而非法走私。

這是一起發生在2014年的和田玉走私案,不過對當下依舊有警示意義。

我們先來還原一下這個案件。

史上最大的玉石“走私案”,反映這行業的暴利程度



最大一起玉石走私案

2014年2月15日14時許,兩名聲稱是“蓋茲”輪貨主的黑龍江籍男子姚某、柴某到寧波邊檢站鎮海分站執勤點辦理登輪證。

但當問到為什麼沒有船舶公司開具的介紹信時,姚某面露難色,聲稱忘了。兩人支支吾吾的言行引起了警方的懷疑。

在接下來的一天裡,輪船上的幾個人多次往返船艙翻動幾個白色的袋子,行為十分可疑。經請示彙報,警方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對“蓋茲”輪及周邊動向進行了嚴密監視。

史上最大的玉石“走私案”,反映這行業的暴利程度



5302公斤玉石

到了晚上,一條小船漸漸出現在官兵視線中,並慢慢地靠上了“蓋茲”輪。碼頭作業吊機也開始轉向“蓋茲”輪貨倉,從倉內吊出2個白色大蛇皮袋。

就在白色袋子緩緩進入小船貨倉時,警方齊齊出動,將姚某和駕駛小船的張某、柴某抓獲。

史上最大的玉石“走私案”,反映這行業的暴利程度



最終,當事人姚某因犯走私普通貨物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2萬元,沒收扣押在案的玉石29塊。

此案是寧波海關建關以來查獲的最大一起玉石走私案,涉案玉石共計5302公斤。

(本案件素材來源於網絡,有刪減和整理)

史上最大的玉石“走私案”,反映這行業的暴利程度



和田玉原石、玉器及玉製品都屬於應徵應稅商品,但無論怎麼打擊,都有利慾薰心的不法分子鋌而走險,企圖通過瞞報價格甚至人身、車體夾藏等方式,逃避法律和監管。

甚至最近幾年也依舊屢禁不止:

2018年5月,滿洲里海關查獲58件玉器及半成品,總重約5.3公斤。

2017年7月,珠海拱北海關查扣了57件和田玉製品,市場估價23萬元人民幣。

史上最大的玉石“走私案”,反映這行業的暴利程度



史上最大的玉石“走私案”,反映這行業的暴利程度



2017年1月,海口海關查獲玉石等各類原石及成品近60噸,涉案金額近20億元人民幣。

2014年,一蒙古公民走私玉石被驅出境,藏匿在貨車工具箱內的12塊玉石被海關監控科現場關員當場查獲。涉案的12塊玉石重513.22千克,均為和田玉原石,價值人民幣179.62萬元,涉嫌偷逃稅款39.57萬元。

2014年,甘其毛都邊檢站查獲走私俄羅斯碧玉87公斤,初步估算涉案金額達2萬餘元。

……

馬克思曾經在《資本論》裡引用過一段話:

“一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膽大起來。

如果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

有20%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

有50%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

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史上最大的玉石“走私案”,反映這行業的暴利程度



這句話用在和田玉領域也正合適。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和田玉的高利潤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這本無可厚非。但永無止境的貪婪卻讓一部分人漸入瘋狂,徘徊在法律的底線之下。

但正如希羅多德所說“上帝欲使之滅亡,必先使其瘋狂”。無論何時,鋌而走險,非法攫取暴利,始終都難逃恢恢法網。



溫馨說明:文章源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