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拉·休伊特演奏巴赫键盘乐 Hyperion 15CD


安吉拉·休伊特演奏巴赫键盘乐  Hyperion 15CD

安吉拉的父亲是著名管风琴家戈德弗雷?赫威特,他也是巴赫演奏专家。母亲是钢琴老师,也是安吉拉的启蒙老师。虽然4岁她就接到音乐会邀请,但父亲没有急于让她登台。到9岁时,她举行了第一场音乐会,10岁开始与乐团合作演出。在法国钢琴老师让-保罗?塞韦拉的指引下,安吉拉16岁便开始演奏《哥德堡变奏曲》。从17岁到26岁,安吉拉参加了许多比赛。1985年她获得多伦多巴赫比赛第一名,虽然奖金不多,但是她却能够获得25场音乐会演出,以及与DG公司录制一张唱片的机会。1986年《留声机》评论说:“如果所有钢琴家演奏巴赫都有这样的灵气、敏感、纯粹的音乐性,那么人们就无法找到挑剔的借口。

她录制的巴赫一直非常畅销,尤其是键盘协奏曲。安吉拉很小就喜欢唱歌,她演奏的巴赫很有歌唱性。手指像在跳舞,因为她小时候学习了很长时间的芭蕾舞。放弃舞蹈从事钢琴演奏,曾经让她十分惋惜。她在装饰音、自由速度等方面的安排个性十分鲜明。安吉拉说,“我的风格,尤其是慢乐章,更多运用滑奏,更有歌唱性。我听过许多羽管键琴,其实它的表现力很有限,这也是钢琴产生的原因。”可是人们总是认为,既然这些作品是写给羽管键琴的,那么肯定有些单调。其实不然。格伦?古尔德演奏的巴赫个性独特,影响很大。同样是加拿大人,安吉拉却开创了自己的风格。


巴赫的总谱非常简洁,往往只有音符和节奏,其他的速度力度和表情记号,都非常少。这给演奏者留下很大的发挥空间。有人笑称,他的总谱就像菜谱,材料都一样,做出的口味往往大不相同。演奏者多数喜欢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创造。1829年,门德尔松演奏《马太受难曲》,据说他采用了庞大的乐队和合唱团,演出颇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一百年后,斯托科夫斯基演绎的巴赫又具有技术化的色彩。安东?威伯恩曾经认为巴赫是最早的12音作曲家。兰多夫斯卡娅重新在羽管键琴上演奏巴赫,并且认为这是音乐本来的样子。在一次争论中,她对一位同行说,“你继续按照你的方式演奏,我继续用巴赫的方式演奏。”古尔德的巴赫则有些神经质。现在本真演奏风靡一时,人们能够了解巴赫时代的乐器、乐队规模、合唱团规模,甚至当时演出的情景。但每个团的演奏仍然很不相同。
安吉拉今天的地位相当于古尔德当年的地位。1985年获奖之后,1999年,伦敦的《星期天时代报》认为她是“同时代人中最优秀的巴赫演奏家”。她在公司录制的帕蒂塔和法国组曲。演奏的是现代的音乐会钢琴,但听起来颇有古风。她不仅发挥了现代钢琴的色彩优势,但并不滥用,始终让对位和舞蹈节奏占据主要位置。她的阐释颇有学院风范,深思熟虑,但并不矫揉造作。也不像古尔德那样标新立异。她的演奏中有一种饶有兴味的流动感。也不是给人带来惊喜地发现,它对巴赫的热爱更是贯穿每个音符。

就她演奏的《哥德堡变奏曲》而言。巴赫的创作初衷是让人听完之后精神清爽,而不是让人热血沸腾。阿格里奇的演绎让人想起朦胧的玻璃窗户透过来的烛光。安吉拉则让人想起宫廷舞蹈。她演奏的萨拉班德、吉格舞曲,触键非常优雅。在咏叹调中,则始终充满温情。第23变奏很少像她这样活泼,安吉拉说,这左手与右手互相追逐的游戏。在游戏当中,对位也非常清晰。
比较看来,她的演绎也是最放松的一个。主题和对位能够从容展开。在16变奏,她的速度很慢,让主题充分展开。而古尔德81年录音,只能听到音符快速流动。安吉拉放慢速度,同时让主题突出,这样乐句的结构出来了,而且带有一种庄严的庆典般的感觉。
就整体结构来讲,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以同样的节奏为线索,组成一个大的拱形。比如古尔德81年版本。一种是以共同主题为线索,将单个作品串联起来。比如孤儿的55年录音。安吉拉是后者,但是她没有向古尔德55年那样,把作品打散了,不仅表现每个变奏的特点,而且照顾到了整体的风格。这种方法让安吉拉的演奏往往出乎意料。当你以为她要这样处理下一个变奏,她却有改变了,采取了另一种速度,不同的对比。听起来十分新颖。安吉拉现场演出没有重复部分,但录音里有。就算喜欢羽管键琴版本的听众,也可以尝试一下这个版本。介于古乐与现代演绎之间,但又集两者的优点子一身。

除了巴赫,她开始演奏库普兰。这位与巴赫同时代的作曲家,但是她的键盘作品复杂得多向来都是羽管键琴演奏家的领域。2003年,安吉拉却出版了库普兰的音乐。让许多人开始对这位作曲家感兴趣。
CD1:二部创意曲与三部创意曲
CD2、CD3:英国组曲
CD4、CD5:法国组曲
CD6、CD7:六首帕蒂塔
CD8、CD9、CD10、CD11:平均律钢琴曲集(08年录制、09年发行的新版本)
CD12:法国序曲、意大利协奏曲
CD13:戈德堡变奏曲
CD14:托卡塔
CD15:幻想曲与赋格及其他


试听:Bach: Toccata In G, BWV 91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