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治军下的君子之战

周代的礼法实则是一种规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约束人们的行为。如今再看,也许大多已经不合时宜,但是不得不承认,直到战国真正“礼乐崩坏”之前,有些固守礼法的人文精神是令人神往的。

尤其是最为泯灭人性的战争中,依然强调以礼治军虽然让今人觉得有可笑之处,但其时之人不讲究“兵者诡道也”、对于正义、仁和勇气的执着也令人钦佩不已。

《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是关羽的高光时刻,斩是突出了他的勇猛,而酒尚温一饮而尽则带了一些从容潇洒的味道。在春秋时还有更从容的勇士,三人驾战车冲入敌营,斩人头后脱围而出,返回途中,面对汹涌的追兵,竟然一路优雅自若地弹起了琴。

这就是先秦时期独有的挑战方式:致师。战争礼下尽显贵族的勇悍与优雅。

当然,前提条件是双方都遵守这种战争之礼,不然,若为今人所观,谓之傻子是也。比如被后世嘲笑千古的“宋襄之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