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弱水指的是什么?答案尽在《山海经》中

汉语言是目前世界上最难掌握的语言,它变幻莫测,甚至会随着语境转变语意,同一个发音却有不同的意思。因此,外国人在学习中文时,在感到困难的同时也不会面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中,成语的存在无疑也是老祖宗留下的瑰宝。比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这个成语最开始出自于佛经的一则故事: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

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

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某日,一游客就要因口渴而死,佛祖怜悯,置一湖于此人面前,但此人滴水未进。佛祖好生奇怪,问之原因。答曰:湖水甚多,而我的肚子又这么小,既然一口气不能将它喝完,那么不如一口都不喝。"

讲到这里,佛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对那个不开心的人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

虽说此成语出自佛经,然而被人们真正熟知,是在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当中:

《红楼梦》九十一回中,林黛玉质问贾宝玉与宝姐姐的关系时,宝玉笑着回答了黛玉的疑问:"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意思是对黛玉感情的忠贞,从此之后,人们便用这个成语来比喻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而后也有人把它用在工作上,现实中就是有太多的贪心的人践踏感情,不满足于一段感情,而选择了索取更多的感情,导致最后两手空空什么也得不到。

不过,也有人问了,说了这么多,这"弱水"究竟指什么,出自哪里呢?

关于弱水最早的记载,当属《尚书》。

《尚书·禹贡》中有载: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甘肃省张掖市和内蒙古额济纳旗区间,就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全长821km别称黑河,又称额济纳河,这条河因为水流湍急,舟楫不可渡,故此,被称为弱水。

不过,在古代地理神话书《山海经》中,记载的"弱水"不止一个,分别出现在西山经的"劳山"和大荒西经的"昆仑之丘":

"劳山,弱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洛。"

这里则是指今陕西北部洛水上游某处支流。说明在古时候,"弱水"也并不固定用来指代某一河流,而是指某一类河流。

弱,就是轻的意思,主要指水的浮力很小。《山海经》中解释:"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

就是说,弱水没有浮力,放一片草叶上去都会下沉。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我们从黑河的称呼就能推测原因。因为水中含有很多重金属元素,造成密度过大,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淡水,所以不能浮舟,而且水色暗沉。

对此,宋代苏轼有诗说"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

到了明代吴承恩笔下,出现了"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也就是沙和尚等待取经人期间暂住的流沙河了。

由此可见,传统文明是环环相扣、脉脉相承的

这正是中华文化有趣之处,而《山海经》中记载的事物也确实有不小的研究意义,值得一读。

《山海经》如今已被确认为是先祖留下来的上古地理历史书,也是探索古世界的一个好方式。它并不是单纯的神话,其中很多山川河流都是有据可循的,甚至里面的很多鸟兽都是真实存在的。

可能很多人担心《山海经》中都是文言文,读不懂。那么今天给大家推荐一套全注全译白话文版的《山海经》

。它里面的语言通俗易懂,而且还有注释和图画,可以更好的理解这本书中的知识。

这套书一共有6册,里面还有很多配图,不仅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还能让你了解到这些鸟兽的样子。虽然是平装版,但是包装的很精美,不管是收藏还是送朋友都是可以的,而且平装版的自己看起来也不会很累。

整整6本,都是经典,只需要98块钱,平均一本才16块多,也就是一包烟的价钱,但是可以增加自己的知识面,自己看完以后还能给孩子讲,都是很不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