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過去的農村,有很多不成文的規矩,對人們的衣食住行都做出了一定的約束,這些規矩不會出現在書本里,但是通過世世代代的口耳相傳,也就逐漸地流傳了下來,成了農村老人常唸叨的俗語。最遵守這些俗語的,莫過於上了年紀的農村老人,雖然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不會在意這些俗語,但是回到了農村還得老老實實地聽老人的教誨。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一是染上賭博等不良習慣。

自古以來,賭博就是惡習源泉,因為賭博不可避免變得好吃懶做,它也很可能導致家庭暴力,酗酒甚至出軌。染上了賭博,通常無論白天和時間,不管農閒更無論有錢沒錢。只要進入了賭局,贏了還想贏,輸了還想往回撈。贏贏輸輸,弄得天昏地暗,不諳事理和人情。假如不收斂繼續下去,連人生也會變得消極沉淪。“賭博成癮”是一個填不滿的“無底洞”,只會越陷越深,而為此“埋單”的還是家庭,尤其是那些輸紅了眼的,欠高息貸款,還有一些押了房子的人。更有甚者,寧願冒險,想越貨搞賭資,落得個妻離子散的下場。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們國家是嚴令禁止賭博的。

在這次從上到下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農村的“中老年活動室”也被強行關閉。人們無不拍手稱快。那些因賭博欠下鉅額債務的人不得不“失聯”,對家庭的創傷和傷害也無法修復。這是得不償失的。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第二是兄弟姐妹反目為仇

原本人間至親親不過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家心往一處想,有事擰成一股繩,眾人拾柴火焰高,還會擔心自己無法克服困難嗎?只是一些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不是很融洽,並且有“破裂”的跡象,主要是家庭財產的分割和父母的贍養上出現的分歧。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兄弟是遲早要分家的,如果他倆都娶了媳婦,各自都有住的地方,不欠外債還好說。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那些有房子的人不想承擔債務,沒有房子的人更不想分擔,對父母的贍養總是推來阻去。如果沒有娶上媳婦的,那就更糟了,基本是各顧各的狀態

如果有家庭財產,一些女兒還希望分得一部分錢,捲入家庭糾紛中,特別是還要干涉父母的撫養費。血濃於水的親情,蕩然無存,以致反目為仇,有些甚至鬧上法庭。一個完整的家搞得烏煙瘴氣,旁觀者又無法調和它,整個家庭四分五裂支離破碎,這樣會更加傷害父母的心。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第三是配偶婚姻的背叛

夫妻需要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信念和毅力。作為一個女人,應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併成為老公的堅強後盾,男人也應該感謝老婆的陪伴和辛勤勞苦,知道家庭的責任和義務所在,同舟共濟,為家庭生活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即使夫妻之間發生爭執有了小矛盾,也得“床頭不和床尾和”,時刻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來維持夫妻之間的關係。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當前環境下,許多男人都是打工一族,為了掙錢養家,他們南下北上努力工作,而妻子則變成“留守”的。大多數人在年頭外出年底返回家園,有些人還無法回家過年,跟家人團聚。人是感情動物,夫妻感情也需要愛的澆灌,由於天各一方,逐漸淡掉的是夫妻之間的關係,或男或女,都可能無法承受精神的孤獨,沒有把持住道德的底線。男人在外面有“臨時家庭”,女人在裡面“紅杏出牆”。畢竟,夫妻本身不是“露水”,那些一時“犯諢”所做的糗事,總有包不住的一天。那時,有些人會拒絕原諒另一方的背叛,最終他們會分道揚鑣,好端端的一個家也會說散就散的,如果有孩子,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

農村俗語“家中有三項,家破人也亡”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家有三項,家破人也亡”。實際上,當中的“亡”有些誇張,也不盡然。但從整句話上看,這是有一定道理的。每個家庭都有本難唸的經,出現了不良的嗜好,要學會正確地把握和糾正,做到防微杜漸。發生矛盾時,無論是夫妻還是兄弟姐妹,都必須相互理解和忍讓,家和方能萬事興。歡迎大家評論,關注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