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唯一性和永不可更改性,获得小行星命名是国际公认的殊荣。

南京大学是获得小行星命名最多的高校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南京大学系"小行星共有14颗,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数一数星星吧——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星轨下的南京大学左涤江天文台

(按命名时间排序)

戴文赛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戴文赛,我国现代天体物理学、天文哲学和现代天文教育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1954年起,在南京大学任教,后任天文系主任。1964年10月30日,戴文赛在参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研究时,发现一颗小行星,经国际小行星委员会编号为3405号。1994年5月,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名报请,经国际小行星研究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给予认可,将该小行星命名为"戴文赛星"。

曲钦岳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曲钦岳,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天文系,留校任教。198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在天体物理领域内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伽码射线源、脉冲星和中子星、超新星遗迹等,是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为高能天体物理学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经国际天文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3513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曲钦岳星"。

南京大学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2002年5月16日,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为"南京大学星"。"南京大学星"是一颗国际编号为3901号的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58年4月7日发现。"南京大学星"是继"北京大学星"之后,第二颗以中国高校校名命名的小行星。

苏定强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苏定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天文光学与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领导研制成我国第一个Lyot双折射滤光器、第一个主动光学实验系统。参与了我国多个天文望远镜和仪器的研制,做了许多重要的创造性的工作。2009年7月,国家天文台决定将一颗于1997年11月6日发现,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1936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苏定强星"。

陆埮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陆埮,我国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的开创者之一。曾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长期从事高能天体物理科研和教学。2012年2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将1998年2月23日发现的,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的第91023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陆埮星"。

冯端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冯端,中国科学院院士,1946年7月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理学院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后,历任物理系副教授、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2012年5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08年3 月3日发现、国际编号为 187709的小行星,已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冯端星"。

南大仙林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作为新校区,于2009年9月投入使用,2012年成为主校区,同年,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187707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大仙林星"。

方成星、孙义燧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2010年10月,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给南京大学发来两封贺电,祝贺国际编号为185538号和185640号小行星分别被命名为"方成星"和"孙义燧星"。

方成院士是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他在太阳物理方面的研究造诣深厚,成绩斐然。经报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12月14日发现的、国际编号第185538号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方成星"

孙义燧院士是中国著名的天文学家,长期从事天体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在这两个领域都做出了显著贡献。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于2008年3月1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85640号小行星,荣获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正式命名为"孙义燧星"

闵乃本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闵乃本,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固体物理学家,介电体超晶格的开拓者,准周期结构实用化的先驱。曾任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人工晶体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等职。2013年,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国际编号为199953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闵乃本星"。

黎介寿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黎介寿,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2014年初,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经中国科学院推荐并报该中心批准,由紫金山天文台于2007年3月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92178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黎介寿星",并刊入《国际小行星历表》,永载史册,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吴良镛星、张存浩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吴良镛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张存浩

2016年1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部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五位中国科学家获得小行星命名,南京大学校友吴良镛、张存浩获此殊荣。

吴良镛,194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吴良镛星"的小行星是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于1995年12月2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9221"号。

张存浩,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国家天文台将编号为"19282"的小行星命名为"张存浩星"

傅海星

傅海,南京大学2003届校友,现任职于爱荷华大学物理与天文系。2017年9月,傅海因其在星系演化领域的成就获小行星命名殊荣,国际小行星中心将第22413号小行星命名为Haifu傅海星。

群星闪耀!宇宙中的这14颗小行星都与江苏这所高校有关!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前身天文学系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拥有目前国内唯一的天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位居国内高校天文学专业第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南大天文系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杰出人才。

关注"南大招生小蓝鲸"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南京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部分素材来源:南京大学官微、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官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科学院官网、中国教育新闻网、闽南网、紫金山天文台官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