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五臺山最高大的騎獅文殊菩薩 王猙攝

殊像寺,屬於五臺山中心區寺廟群,位於五臺山臺懷鎮中心,鳳林谷口北畔小山坡之上,斜對面是梵仙山,雖然周圍沒有其它寺廟,獨處一隅,但是離五爺廟、塔院寺等不過六七百米而已。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殊像寺在五臺山的位置示意圖

殊像寺,早稱殊祥寺。殊,指文殊師利,梵文的音譯;祥,指妙吉祥,梵文的意譯,都是指文殊菩薩。從兩譯中各取一字,取名“殊祥寺”,可見殊像寺才是文殊道場五臺山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的寺廟。明代因“台山名剎,凡十二區,藏佛真容者,惟殊像寺焉”(明鎮澄 《殊像寺重修碑記》 ),故將寺名改為殊像寺。

清代時,清廷在北京香山摹五臺山殊像寺騎獅文殊像建造了“寶相寺”。在承德避暑山莊附近,建造了同名寺廟,現在尚存,為避暑山莊外八廟之一。

殊像寺坐北朝南,佔地面積約6420平方米,在五臺山來說,應該算是一座小廟。平面呈方形,分三部分:左右為禪院,中間為殿堂。中軸線上有天王殿、文殊殿、藏經閣三座大殿。寺內保存有康熙與乾隆二帝的御碑各一通。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五臺山殊像寺衛星圖

殊像寺位於小山坡上,東西均有臺階。登上臺階之後是一個廣闊的庭院,院內聳立著香爐,香菸繚繞,一派佛國氣象。

山門即天王殿,面闊三間,懸山頂,只有當心間開門,兩次間各有石刻大字四個,左側為“法輪常轉”,右側為“護國佑民”,門口兩尊石獅子高大雄偉。進入殿內,是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兩側為四大天王,彌勒佛背後為韋陀。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殊像寺山門同時也是天王殿 王猙攝

穿過天王殿進入寺院,臺基之上為文殊殿,前有月臺。月臺上下,有明弘治、萬曆年間的殊像寺重修碑記5通,有清康熙、乾隆御製碑2通。文殊殿建於明代弘治二年(1489),典型的明代官式建築,是五臺山中心區較為久遠的古建。面闊五間,重簷歇山頂,中間三間開門,均為六抹隔扇門;兩盡間較窄,為泥牆。整座大殿氣勢雄偉,是五臺山臺內古建的精品。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文殊殿建於明代弘治二年(1489) 王猙攝

進入殿內,是五臺山最為高大莊嚴的騎獅文殊像。文殊像總高9.87米,獅子身高3.95米。獅子身披錦墊,四肢矯健,脖系銅鈴,瞪眼豎耳,張口吐舌,抬頭東望,猛看有躍然騰空之勢,細瞧卻似雲端剛降之態,威武而不兇,剛毅而不烈。錦墊之上,覆蓮花寶座,上下共六層花瓣,合108數,每個花瓣中各塑小佛一尊。蓮座上端坐文殊菩薩,右腿盤屈,左腿下垂,腳蹬一朵小蓮花,呈結跏半趺坐。手持如意,頭戴金冠,面目慈祥,身後背光繁複。造像比例適中,金碧輝煌。康熙皇帝贊曰“瑞相天然”;乾隆皇帝仿其於香山、避暑山莊各造一尊塑像;嘉慶皇帝贊為“人天勝果”;鎮澄在《清涼山志》 說其是:“神人所造,見者肅然,生難有想”。據傳,塑這尊像時,文殊騎獅化現,匠師即據聖容所塑,所以歷史上殊像寺也被稱為“真容境”。民間把它稱作“蕎麵頭文殊”,而佛教信眾把她作為五色文殊中藍文殊倍加崇拜。文殊菩薩身後兩旁共有四尊脅侍菩薩,素面如玉,體態豐滿,溫文爾雅。文殊右前方為善財童子,左側有修羅天,兩旁還塑有佛陀波利、文殊老人、于闐王。有趣的是前面的于闐王牽引獅子,後面的修羅天,接過牽引的繩索,似乎表示于闐王該休息了。供桌兩邊,列著兩尊護法神,一為韋馱,一為金剛密跡。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文殊菩薩騎獅像,康熙稱其為“瑞相天然”

殿宇樑架上懸掛著兩塊牌匾,一塊是康熙二十九年(1690) 康熙御匾“瑞相天然”,另一塊是乾隆御匾“大圓鏡智”。

文殊像背面,是渡海觀音,兩旁塑善財、龍女、達摩祖師、惠能、龍王等,上面還塑著觀音菩薩救八難佛教故事。上部為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下部是滔滔海水、滾滾浪花。懸塑中還有唐僧師徒四人取經故事等。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大雄寶殿佛壇之後的觀音渡海像

東、西、北三面牆壁上是五百羅漢渡江懸塑,高6.5米,圍長47餘米,厚約2米。為什麼文殊殿要塑五百羅漢渡江圖?據西晉聶道真譯的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 雲:文殊菩薩在“佛涅槃後450歲,當至雪山,為500仙人宣暢敷演十二部經,教化成熟500仙人,令得不退轉。與諸神仙作比丘像,飛騰空中,至本生地,於空野澤尼拘樓陀樹下,結跏趺坐,入首楞嚴三昧。”這個殿的五百羅漢渡江就是文殊教化成熟的這500仙人,至文殊菩薩的故鄉——舍衛國多羅聚落的尼拘樓陀樹下,朝拜文殊,聆聽文殊菩薩講解大乘宗義的故事。

在懸塑的山澗、石洞、棚舍、殿堂等處,各種羅漢或降龍伏虎,或撼山探海,或誦經唸佛,或普渡眾生。其間用山、水、林、路、雲等巧妙隔開,每個局面都可獨立成幅。懸塑下部波濤洶湧,是羅漢渡江的場景,他們有的腳踏水獸,有的腳踩奇寶,姿態翩翩,滿面風采,象徵法力無邊。這組懸塑是明代懸塑佳品。

在懸塑的東南方中間,有一泥碑,高7釐米,寬25釐米,厚5釐米,碑文黑底白字:“弘治九年歲次五臺山殊祥寺修造文殊一會五百羅漢。塑匠保定府祁州白羅村,把總王章”以下還有一長串名字。這塊泥碑與其它內容渾然一體,很難發現,碑身製作精細,碑文字跡工整,為竣工後匠師所留。它不僅提供了殊像寺懸塑建造的準確年代,而且提供了匠師的姓名、籍貫,實為珍貴的文史資料。用泥制碑,在五臺山僅此一處,在其它地方也不多見。

此外,殿內有素有藥師佛、彌勒佛,以及建造大殿的鐵林果禪師像。

文殊殿之後是後高殿,叫藏經閣,以前該處是面闊三間、單簷硬山頂的一座殿宇。現在看到的是近年新建的,二層七間樓閣,四出廊,三滴水,二層有平座。殿宇左右兩側各有耳樓三間。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施工中的後高殿 王猙攝

左右兩側的院落為五觀堂、禪房、僧舍等。

殊像寺在清代乾隆年間,一度改為十方叢林,後一直為子孫廟,屬禪宗南禪的臨濟宗派,是一座禪宗寺廟。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康熙皇帝題寫的“瑞相天然” 郭靜攝

殊像寺歷史沿革:

殊像寺,原名殊祥寺,據說始建於唐,然而沒有可靠的資料證實。

《元史·泰定帝紀》 卷三十載,泰定二年(1325)二月,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為大元皇太后“敕建殊祥寺於五台山,賜田三百頃”,住僧三百人,元代殊祥寺經濟充裕,寺宇輝煌,香火旺盛。後毀於兵火。

明代,鎮海寺鐵林果禪師,“於殊祥寺古剎處,見其草莽荊蓁(zhēn),不知何代年間寺宇。後得古碑,乃大元皇太后所建香火梵剎”(存於殊像寺的《行實碑》),遂發心重建,於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至弘冶十二年(1499)年間大興土木。弘治九年(1496),鐵林果禪師請保定府祁州白羅村把總王章、乃弟王義、王漢忠等十九名塑匠,於大文殊殿內塑造了“文殊一會五百羅漢”的懸塑。建造了重簷大閣五間,又配置了廊、僧舍、伽藍、祖祠、山門、天王殿和圍牆,於弘治十二年(1499)竣工,使其成為一座嶄新的寺廟。此後,明清多有修繕,但基本保留了鐵林果禪師修建時的格局,現存文殊殿及殿內彩塑,為此次建寺留下的原物。

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又進行了大修,竣工之後,鎮澄法師還於萬曆三十六年(1608)四月撰寫《重修殊像寺碑記》, 就是在此時,因為在殊祥寺的大文殊殿中,供奉著文殊騎獅像,將“殊祥寺”更名為“殊像寺”。

據現存於五臺山萬佛閣中的 《諸山大小寺》碑,明代萬曆三十一年(1603)時,五臺山的五座臺頂有五座寺廟,當時臺內有十二座大寺、三十九座中小寺廟、三十四處叢林靜室,而當時的殊祥寺還屬於三十九座中小寺廟之一。

入清之後,首先有清聖祖玄燁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九月,至殊像寺拈香點禮;二十八年(1689)八月,為殊像寺題匾:“瑞相天然”,並作詩《殊像寺法相最異》;康熙三十七年 ( 1698) 二月,至五臺山,舉行了護國佑民道場,回京後,他還發帑(tǎng)金三千兩,重修殊像寺。

到乾隆時候,高宗弘曆多次至殊像寺燒香拜佛,瞻謁真容。共題匾兩塊:“現清淨身”、“大圓鏡智”,前後共作詩四首讚美殊像寺的騎獅文殊像。同時,還仿此寺於香山建了寶相寺,塑了騎獅文殊像。

通過皇帝的朝拜,到清代,殊像寺躍居五臺山十大青廟、五大禪處行列。清代乾隆年間,一度改為十方叢林,後一直為子孫廟,屬禪宗南禪的臨濟宗派,是一座禪宗的寺廟。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又撥款對殊像寺進行了翻修,上世紀九十年代,海內外善男信女們又佈施了大量資金對殊像寺建築、彩塑進行了翻修,成為今日的模樣。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殊像寺文殊殿為明代建築 郭靜攝

這裡是文殊菩薩道場五臺山朝拜文殊菩薩的寺廟,有最大的騎獅文殊

殊像寺院內保存有大量珍貴的碑刻 郭靜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