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麼多人大米怎麼還能出口…而且還是世界第一齣口大國?

樹葉海上漂


相信大家對印度這個國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啦,說起印度,我們的腦海中總會聯想到其人口之多,畢竟在印度隨處可以見到大巴的嚴重超載的現象,這可是給不少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而印度近兩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常常令其國內政客引以為豪。不過在光鮮數據背後,長期困擾該國的飢餓問題並未改善。據印度媒體報道,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印度“飢餓指數”排名全球墊底,低於朝鮮、伊拉克。

然而在2017-2018年度,印度大米出口量達到創紀錄的1270萬噸,同比大增18%甚至還呈現增長趨勢,成為了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為什麼人民都吃不飽飯,還要這樣大量出口大米呢?

首先印度的飲食標準比較低,結構比較特殊。有相當一批印度人因為宗教信仰的原因不食用肉類、不飲酒,當然還有一大批印度人吃不起肉、喝不起酒,印度家禽和家畜的飼養量和釀酒用糧食的消耗量會比中國會小很多,這也節省了大量穀物類糧食。

其次這麼做主要還是為了能夠賺得更多的錢投資在軍事方面上。大家一定也會好奇,他畢竟是一個貧困國家,怎麼會有那麼多的錢去購買先進的武器呢?所以出口大米就是他們國家一個很重要的金錢來源。

最後在印度基本上大部分可以種植的土地都掌握在富人手中。再加上當地生產生活鏈條比較單一,主要依靠農業為主,貧民沒有生活來源,為了生存只能給這些富人打工,替他們生產糧食,但最後到手的糧食是沒有多少的!印度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國家,印度坐擁13億人口和世界第七的領土面積,是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印度是南亞次大陸上首屈一指的大國,也是金磚國家,更是有著巨大的潛力,目前印度的經濟實力全球第7,軍事實力全球第4從數據上看絕對是妥妥的強國了。

然而,此前統計的全球飢餓指數上,印度排名卻只有98,稱得上是十分丟人了,排名98意味著什麼呢?這份榜單總共只調查了118個國家,換句話說印度人只能排倒數,連非洲國家尼日利亞,飽經戰亂的伊拉克,排名都比印度強。也就是說,印度雖然是世界第7大經濟體,亞洲第三大經濟體,但是有大量的印度人連飯都吃不飽。

據悉,印度目前有至少15%的0到5歲兒童面臨著急性營養不良的威脅,印度半數以上的人口都吃不飽飯,然而讓人十分費解的是,糧食嚴重短缺的印度,每年都在對外出口大量的水稻,這就非常的耐人尋味了,為啥印度人都快餓死了,印度還要出口水稻呢?

事實上,印度一直自詡農業大國,農業也是印度重要的經濟產業,按理來說,印度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溼潤,非常適合耕種,而且印度地勢比較平坦,按理來說比中國的可用耕地率高得多,為啥印度人還會餓肚子呢?其實就是因為他們的農業還非常原始,印度很多人耕種都嚴重缺乏種子和化肥,產量根本沒有保障,可印度卻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自詡為農業大國。

確實,印度大部分人口全都是農民,但是印度的糧食產量相較於他們的人口和耕地面積卻並不相趁,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許多物資都必須依賴進口,當然武器裝備也是,糧食出口能為他們換回大量的外匯儲備,所以印度迄今為止都是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印度大米每年的出口均超過1000萬噸,佔據1/4強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場。

自己連飯都吃不飽,卻還要硬著頭皮充當世界大國,印度也真是可以的。相比之下,中國的情況就不一樣了,中國也擁有大量人口和耕地,而且中國糧食產量也很高,但是我們也不會隨便出口糧食,不僅如此,我們中國還是世界第一糧食進口大國,所以我們才能做到“手裡有糧,心裡不慌”。






微小一笑之津津樂道


印度種大米就是為出口換美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