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醉酒後揮毫成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在中國歷史上,很少有像公元353年,這樣並不是因為發了什麼戰爭亦或是天災人禍而留名青史,它只因為一幅字帖,就被後人永遠銘記,那年是永和九年。

王羲之醉酒後揮毫成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在那一年的三月初三上巳節,有一群人來到紹興蘭渚山下飲酒作賦,怡然自樂,其中一位長者把這天發生的事記錄下來揮毫潑墨,後世因而得知此地名叫蘭亭。

王羲之醉酒後揮毫成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這位長者,時年51歲,正值仕途不利,於是帶上自己的幾位兒子與四十二位貴族高官相約,去郊外踏青遊玩,抒發胸中的抑鬱情懷。在他的一生中,有過許多的職位和稱號,但都不及書聖二字,相信你也聽過他的名字王羲之。

奠定他書聖地位的作品,無疑就是於1666年前的今天誕生的《蘭亭集序》。

王羲之醉酒後揮毫成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連一向以刻薄嘴損著稱的北宋大書法家米芾都迷弟一樣的喊出《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李世民,一生英明神武,但愛王羲之父子的字也是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

為了得到《蘭亭集序》不惜放下天子的尊嚴,使用陰招將其騙得。死前更是要把它一併葬入昭陵。

王羲之醉酒後揮毫成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這幅作品在書法史上的地位,我們無需多言。有人做過無數次精彩的解讀,在我看來,蘭亭的美,絕對不是有多少種之字的寫法。而是通篇的流暢感覺。

據說,這是書聖當天酒後即興所為,第二天醒酒後,發現這幅字寫得出神入化,但可惜的是上面有幾處寫錯修改的地方,於是第二次想再重寫一遍,結果發現無論如何都無法寫出當時的神韻,自覺這是天意,所以將此貼視為王家不外傳之珍寶。

或許是蘭亭太過有名,讓我們過多的關注到了書法,而忽略了文章本身很美。王羲之身為東王謝兩大家族裡優秀的成員,其文化造詣相當深厚,從文中也可窺得一斑。

王羲之醉酒後揮毫成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在《蘭亭集序》的前半段記錄了當天東晉最頂尖的社會精英小團隊的風流雅趣。也給後世留下流觴曲水的無盡嚮往。

“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所謂流觴曲水,是指在人沿著蜿蜒的流水依次排列坐好,把杯子置於流水之中,如果杯子停在了誰面前,就要即興賦詩一首,如果作不上來就要被罰酒一杯。

王羲之醉酒後揮毫成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蘭亭序所記錄的這個遊戲,是當時在中國文人中所倡導的審美,所以每每提到最高級的情趣,都會令人想起魏晉風度。所以如果你理解了蘭亭序,同時也就等於明白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人格基礎。

這篇文章的後半段,則是王羲之以自己的視角,在描述他們這一群人的世界觀,其中提到: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人和人的相處啊,很快就會度過一生,有的人可以和朋友在臥室裡說些知心話,有的人則把自己的精神寄託在其它的事物之上,不受約束的自在生活。雖然大家的愛好眾多,安靜與躁動不同,但都應該為此感到自在和滿足,這樣不知不覺中才發現自己已經變得老去。

王羲之醉酒後揮毫成就天下第一行書《蘭亭集序》

你看,到這是古人在用一種超然物外,達觀自我的心態,這讓我們自詡為成長在新文明下的人都自相形穢。這個時代中,許多人都在為名利奔忙,為一時的快感而放縱自我。

當然也有一些人堅持在追求內心上的精神樂園,在網上也曾經偶然得見當今一些藝術圈裡的雅集,或擊掌而歌,或吹彈燕舞舞,正如蘭亭中所提“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雖然時代變化了,事情也不盡相同,但是人們所抒發心中感情的原因還都是一樣的。

所以今天又逢早春時節,觀其當年所作之蘭亭,心有感慨,藉此暢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