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昭:身在亂世、活在傳奇, 楊氏家族的驕傲

蕭太后、遼聖宗再次親率軍侵宋,楊延昭與楊嗣等會師遂城,傅潛握重兵停留在中山。楊延昭與楊嗣、石普多次請求增加兵力,主動出擊,傅潛都不答應。更有甚者,他還刻意掩蓋部下抗遼的功績,妄圖獨佔。這與當年的潘美等人何其類似,正因為如此懦弱的將領,才導致宋朝長期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楊延昭:身在亂世、活在傳奇, 楊氏家族的驕傲

史載"致敵騎犯德、棣,渡河湊淄、齊,劫人民,焚廬舍"。直到真宗親自前往大名督陣,毫無戰意的傅潛才獲罪流放。於此同時,真宗召見了當時名望甚高的楊延昭,真宗皇帝詢問他有關邊防的情勢,楊延昭對答如流,談吐不凡。

宋真宗非常滿意,對諸位大臣說,"延昭治兵護塞有父風,深可嘉也。"並對延昭大加賞賜。這應該是楊延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到皇帝。1000年,遼軍再度南下。楊延昭在羊山埋伏下精兵,自己率領部隊與遼軍叫陣,將遼軍引誘到伏擊圈後,伏兵四出,楊延昭又率眾殺回,遼軍大敗,其領軍大將當場陣亡。

此一陣大長宋軍士氣,楊延昭因功被加封為莫州團練使。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當地居民為紀念這一勝利,因改羊山為楊山,或曰藏兵山。公元1004年,遼聖宗、蕭太后再度發動進攻,一直深入到黃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準信賴楊延昭等名將,力主抵抗。

楊延昭:身在亂世、活在傳奇, 楊氏家族的驕傲

楊延昭當時上書建議,乘遼兵大舉南下之際,出兵取幽、易等州,但宋真宗並沒有挫敗遼軍的信心,楊延昭的建議沒有被採納。澶淵之盟訂立後,楊延昭以為國恥,拒絕了朝廷"勿傷北朝人騎"之命,與張凝、石普等痛殲遼軍遊騎不止。及遼軍北退又不顧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獨率所部萬騎,進抵遼朝邊界,破古城。遼人噤不敢言。

次年朝廷論功,楊延昭以功績升莫州防禦使。同年經宰相寇準薦舉,任保州知州兼沿邊都巡檢使,緊接著就升任高陽關路副都部署,成為高陽關路的最高軍事長官。楊延昭完成了楊業未竟之夢,成為了河北前沿的總帥,統兵數萬,防守天津至太行山下一線的邊防。

楊延昭:身在亂世、活在傳奇, 楊氏家族的驕傲

可是宋真宗想和不想戰,蕭太后的初衷也不是要侵佔大宋地盤,而是儘可能多地掠奪財物。於是雙方簽下了"澶淵之盟"。從此,金錢換和平成了大宋堅持的國策。楊延昭空有一腔愛國之心和一身非凡本領,卻無用武之地。收復燕雲遙遙無期,堅守本職崗位也許是他唯一可以做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