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在中國古代的史書上記載的名人傳記大多都是文臣武及其家中事務,極少有關於自然科學和技術性人才的記載。這是由於儒家的世界觀和對當時社會的認知度造成的,如沈括這樣在正史中立傳的科技人物是鳳毛麟角。今天講的這位謝金吾則是唯一一位在正史中立傳的土木工程師,是一位難得的清正廉明的官員。可是由於他在工作中太過廉潔,得罪了不少權貴,於是被人造謠中傷,演化成了《謝金吾詐拆天波府》的故事,使其的名譽在民間受到了廣泛的汙衊。然而撥開歷史的迷霧,事實的真相告訴我們,中國史書上記載的"拆遷辦主任"是這樣的。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如果不是專門學習《宋史》的人對謝金吾這個名字恐怕非常陌生,甚至還比不上楊家將故事的粉絲。謝金吾在老百姓中出名並不是因為他為國家做了多少貢獻,而是由於《謝金吾詐拆天波府》這一齣戲劇。這這段楊家將故事中,謝金吾是反面的角色,被楊家將的粉絲們恨的咬牙切齒的存在。他與奸相王欽合謀欲致楊家將於死地,其中詐拆天波府就是他們的計劃。他們以宋太宗趙光義賜給楊家的天波府規矩太大,"文臣步行,武將下馬"不符合禮制,而且建設地點阻礙日常上朝通行等理由,上書宋真宗建議拆除天波府。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然而天波府對於楊家和宋朝的意義都不同,它既是楊家保家衛國的功勳的象徵,也是整個將門世家的榮耀,自然不能輕易被人拆毀。可是宋真宗聽信讒言下達了拆遷命令,八賢王不敢正面反對於是給佘太君出了賄賂、拖延、請楊延昭回京等各種餿主意,於是雙方圍繞拆遷這一事情展開了一系列鬥爭。最後楊延昭部下焦贊一怒之下將謝金吾滿門全滅,在八賢王等多方斡旋下此事不了了之,楊延昭和焦贊僅僅以私離軍隊的罪名獲得充軍之刑。這段故事的結果對於楊家將粉絲來說是滿意的,然而對於謝金吾來說卻是絕大的汙衊。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在楊家將的小說和戲劇故事中,有時候將謝金吾設計成為奸相王欽的女婿,而實際上謝金吾比王欽的原型王欽若還大九歲呢。謝金吾本名謝德權,由於曾為官金吾街司,負責東京汴梁城的拆遷事務,被人稱為謝金吾。因此,他也算是第一個在正史留名的拆遷辦主任。他本來是南唐的官員,繼承父親的職位在李煜手下做官。南唐被宋朝滅掉後謝德權歸宋,被授予了殿前承旨的官職。這個官職是距離皇帝比較近,負責幫著皇帝處理文案和起草詔書的,所以說皇帝還是對他比較信任。後來他又被皇帝外派到其它地方做官,開始了他工程師的生涯。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宋史》上記載了他的幾個事情,都是與土木工程和橋樑工程等建設類事務相關,而且看得出來他在這方面非常專業。第一個是在咸陽修浮橋的事情,這體現了他對橋樑工程的能力。他將原來的咸陽浮橋的設計方案,修改為吊橋的設計模式。他加固了橋的基座,以沉重黃河鐵牛牽拉鐵索,採用以鐵鏈和竹索相結合的方式建設了一座古代的鐵索橋。這種結構的橋樑在現代的工程建設技術中很常見,可是在宋朝初年卻是獨創的技術。它的可靠性和耐用性遠遠強於鋪設在水面上的浮橋,是橋樑工程上的一大革新。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史書記載的謝德權第二個工程是他在東京汴梁管理糧倉和草料場期間對其進行的改造。由於東京汴梁城周圍河流聚集,地勢又處於低窪地帶,因而地面常常處於非常潮溼的狀況。這種環境並不利於糧食和草料的倉儲,容易發生黴變和腐敗,對人畜都有害。謝德權重新設計了倉庫的建設結構,對糧倉建設也做出了細緻化的要求。比如他要求倉庫的底部應該用磚砌成的臺子,將糧倉與潮溼的地面隔離開來。糧食和草料要定時檢查、通風和晾曬,以保證倉儲的乾燥。這樣的辦法雖然簡單,卻很有效果,減少了糧倉存儲中大量的黴變損失。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由於謝德權是少有的擅長工程建設的官員,於是皇帝封他為金吾街司,讓他負責東京汴梁城的舊城改造。而這件事情卻讓他背了近千年的黑鍋,還被醜化成了楊家將故事中的反派丑角。當時的東京汴梁城是唐末時修建的城市,距離宋真宗時期已經一百多年了,因此街道狹窄,汙水橫流,到處都是危房和髒亂差。拆遷改造這種事情大家都知道,肯定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老百姓一般都老老實實的拿錢拆遷搬家,權貴們肯定想盡辦法從中撈取利益大發橫財。而謝德權卻是一個正直廉潔的官員,對於在工程建設中伸手的權貴毫不留情。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權貴們拿謝德權沒有辦法,於是紛紛上書皇帝,拒絕拆遷,把輿論鬧得很大。宋真宗性格比較軟弱,見反對壓力比較大,於是想要下詔停止拆遷。謝德權頂住壓力上書辯駁,成功的將拆遷改造任務執行下去,並將其完成。權貴們沒有在謝德權這邊撈到好處,於是就發動各種輿論和環境開始黑化對方。宋朝的老百姓不辨真偽,以訛傳訛,謝德權也就成了黑惡官員的典型。後來楊家將故事興起,於是謝德權拆遷與楊家將故事相結合,也就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謝金吾詐拆天波府》的故事橋段。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謝德權除了橋樑工程和城市建設外,在河道治理工程方面也有建樹。在負責東京汴梁附近的汴河治理維護工程期間,他重新定義了建設和治理的標準,設計了防洪的堤壩和排水的渠道,連施工方法和管理制度也進行了改革。經過他的改造後因汴河水患而造成的東京汴梁城內澇大大的減輕,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費用也得到極大的優化,可以說整個城市中生活的官員和百姓都受到極大的溢出。當然謝金吾不會做人的原因也使得大量向工程伸手的官員得到懲處,自己的名聲也在權貴的謠言中被各種敗壞。

大話楊門(二十)強拆天波府的謝金吾,是留名正史的拆遷辦主任

謝德權是非常務實官員,兼具技術宅才有的執拗性格,對事情認真,一絲不苟,是非常難得的人才。這樣人才在正史上被褒獎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在民間被黑化卻是讓人感到可惜和遺憾。中國古代的民意操控在所謂的"清流"手裡。這些"清流"很多時候卻是事實上的"濁流",他們為了利益能夠出賣一切能出賣的東西。而謝德權這種"濁流"官員卻更加讓人尊重,是他們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也是讓他們讓中華民族傲視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