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统计分析1-2月广州市经济运行情况

2月份以来,广州市在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不断强化保障,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基本民生保障良好,全市经济实现有序运行。

一、工业生产下滑,重要物资生产增长较快

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2.78亿元,同比下降21.8%。三大支柱产业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下降35.7%,电子产品制造业下降21.4%,石化制造业下降13.3%。与防疫相关的医疗防护和生活所需物资增长较快,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中类行业中,生物药品制品制造业、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业分别增长21.1%和7.1%。医用口罩、口罩产量分别增长1.2倍和3.7倍,中成药产量增长4.5%。熟肉制品、冷冻蔬菜产量分别增长38.3%和7.8%。部分高新技术产品保持良好增势,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36.2%,光缆产量增长15.2%,服务器产量增长14.8%。基本原材料生产稳定,平板玻璃、粗钢产量分别增长76.2%和16.7%。

二、传统消费受到冲击,网上购物保持热度

1-2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3.03亿元,同比下降14.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同比下降12.0%,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下降38.1%和34.9%。主要商品中,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为47.7%、22.1%和22.2%。居家办公和学生上网课等带动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增长31.1%。智能家用产品热销,限额以上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5.6%。疫情期间网购模式更凸显优势,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5.8%。堂食服务受限制,助推网络订餐快速增长,全市限上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同比增长43.3%。

三、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下降,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增长

1-2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2.4%。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下降19.2%,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3.4%;主要工业行业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延续上年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3倍;汽车制造业完成投资增长31.5%。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9.4%,其中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投资增长81.8%;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分别增长1.5倍和40.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4%。

四、出口小幅下降,外贸新兴业态表现良好

1-2月,广州市商品进出口总值1303.3亿元,同比下降7.6%。其中,出口724.7亿元,下降1.3%;进口578.6亿元,下降14.4%。外贸新兴业态表现良好,市场采购出口224.8亿元,增长74.5%,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38.1亿元,增长13.5%。

五、金融信贷运行稳健,存款余额增速提升

2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0766.07亿元,增长11.1%,比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增长10.4%;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48384.37万亿元,增长15.3%,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17.3%。

六、财税收入负增长,民生保障支出加快

1-2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1.98亿元,下降7.8%。财政支出稳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7.94亿元,同比增长22.2%,比上年同期提高13.9个百分点。补短板、保民生相关的支出较快增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节能环保支出、教育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79.6%、34.8%、34.0%和16.6%。

七、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工业价格指数回升

1-2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5%。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价格“四涨四降”,其中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16.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3%,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1.3%,医疗保健上涨0.2%;衣着下降3.8%,居住下降1.8%,生活用品及服务下降1.7%,交通和通信下降0.8%。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0%,鲜菜上涨9.5%,畜肉上涨89.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下降0.3%。1-2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1-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对广州市经济运行影响较大。随着各项援企稳岗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和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利好因素将提振市场信心,逐步对冲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接下来,要凝心聚力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提高复工复产效率,畅通经济社会循环,扎实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