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統計分析1-2月廣州市經濟運行情況

2月份以來,廣州市在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不斷強化保障,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基本民生保障良好,全市經濟實現有序運行。

一、工業生產下滑,重要物資生產增長較快

1-2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82.78億元,同比下降21.8%。三大支柱產業中,汽車製造業總產值下降35.7%,電子產品製造業下降21.4%,石化製造業下降13.3%。與防疫相關的醫療防護和生活所需物資增長較快,規模以上醫藥製造業中類行業中,生物藥品製品製造業、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製造業分別增長21.1%和7.1%。醫用口罩、口罩產量分別增長1.2倍和3.7倍,中成藥產量增長4.5%。熟肉製品、冷凍蔬菜產量分別增長38.3%和7.8%。部分高新技術產品保持良好增勢,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36.2%,光纜產量增長15.2%,服務器產量增長14.8%。基本原材料生產穩定,平板玻璃、粗鋼產量分別增長76.2%和16.7%。

二、傳統消費受到衝擊,網上購物保持熱度

1-2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3.03億元,同比下降14.0%。其中,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同比下降12.0%,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分別下降38.1%和34.9%。主要商品中,限額以上糧油食品類、中西藥品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保持兩位數增長,同比分別增長為47.7%、22.1%和22.2%。居家辦公和學生上網課等帶動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31.1%。智能家用產品熱銷,限額以上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長45.6%。疫情期間網購模式更凸顯優勢,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5.8%。堂食服務受限制,助推網絡訂餐快速增長,全市限上住宿餐飲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餐費收入同比增長43.3%。

三、固定資產投資出現下降,工業技術改造投資保持增長

1-2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2.4%。分領域看,工業投資同比下降19.2%,其中,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3.4%;主要工業行業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延續上年的增長勢頭,同比增長1.3倍;汽車製造業完成投資增長31.5%。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9.4%,其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業投資增長81.8%;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公共設施管理業分別增長1.5倍和40.2%。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8.4%。

四、出口小幅下降,外貿新興業態表現良好

1-2月,廣州市商品進出口總值1303.3億元,同比下降7.6%。其中,出口724.7億元,下降1.3%;進口578.6億元,下降14.4%。外貿新興業態表現良好,市場採購出口224.8億元,增長74.5%,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38.1億元,增長13.5%。

五、金融信貸運行穩健,存款餘額增速提升

2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60766.07億元,增長11.1%,比去年同期提高3.4個百分點,其中住戶存款餘額增長10.4%;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48384.37萬億元,增長15.3%,其中,企(事)業單位中長期貸款餘額增長17.3%。

六、財稅收入負增長,民生保障支出加快

1-2月,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1.98億元,下降7.8%。財政支出穩步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7.94億元,同比增長22.2%,比上年同期提高13.9個百分點。補短板、保民生相關的支出較快增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節能環保支出、教育支出、衛生健康支出分別增長79.6%、34.8%、34.0%和16.6%。

七、居民消費價格結構性上漲,工業價格指數回升

1-2月份,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5%。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價格“四漲四降”,其中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16.0%,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3%,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3%,醫療保健上漲0.2%;衣著下降3.8%,居住下降1.8%,生活用品及服務下降1.7%,交通和通信下降0.8%。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0%,鮮菜上漲9.5%,畜肉上漲89.2%。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後的核心CPI下降0.3%。1-2月,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IPI)同比下降1.4%,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提升0.1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1-2月份,新冠肺炎疫情對廣州市經濟運行影響較大。隨著各項援企穩崗政策措施的落地實施和逆週期調節力度進一步加大,政策性利好因素將提振市場信心,逐步對沖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接下來,要凝心聚力出實招、用實勁、求實效,提高復工復產效率,暢通經濟社會循環,紮實推動全市經濟健康平穩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