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澳洲“跑步女”的“囂張”談起,你可能真的誤會了那些歸國人員

前些天澳洲“跑步女”一事讓大家義憤填膺,無獨有偶,還有國外歸來留學生以“只給開水,不給喝礦泉水就是沒有人權”的說辭,以及不願按規定隔離,並滿口髒話的泰國歸來女。這些國外歸來人員為什麼會如此“囂張”,他們的底氣何在?心理學為你揭示答案:

從澳洲“跑步女”的“囂張”談起,你可能真的誤會了那些歸國人員

第一,海外歸來人員的“優越越感”是社會文化認同的結果。

根據心理學上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人都有歸屬和愛的需求,這也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由於歸屬感這種基本需求,一些國人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迫切需要融入身邊的群體,從而尋找一種歸屬感。這樣,他們就不可避免地學習認同那些國家對中國的一些負面態度,形成對當地文化的一種認同。因為種種歷史原因,一些經濟科技發達的國家對中國長期持有一些偏見的態度,認為中國是落後的、人民是愚鈍的,政治是專制的等等,這些可能已經內化為他們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們時常看到國外各種各樣歧視華人,汙衊中國的言行。這樣,由於這些在國外人員對所在國文化的認同,當他們和中國人比較時,就產生了一些優越感。

從澳洲“跑步女”的“囂張”談起,你可能真的誤會了那些歸國人員

第二,海外歸來人員的“優越感”的產生是認知失調的結果。

一部分中國人到海外後,當初由於各種原因到了國外,生活了一些時間後,其中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還不如在國內生活得好,這時候他當初努力來到國外的行為和現在的想法就產生了一種認知失調。這種認知失調是他們難以接受的,為了改變這種認知失調,他們就可能通過改變認知的方式,即告訴自己在國外的生活就是比在國內好,自己的選擇是沒有錯的,從而保證他們在認知和現實上的一種平衡。久而久之,也可能就內化成了自己認知的一部分,於是在國外的優越感便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來了。

從澳洲“跑步女”的“囂張”談起,你可能真的誤會了那些歸國人員

第三,海外歸來人員“優越感”的產生是轉移或替代防禦的結果 。

從心理學上來說,自我防禦是人們面對壓力時,為了減少或消除壓力的一種應對方式,轉移或替代即指當人們感受到某種壓力時,由於種種原因不能直接發洩到給自己帶來壓力的對象上,而只能通過轉移或替代到其他對象上的行為,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即是如此。一些海外華人或華僑,可能生活得並不比國內好。尤其是在很多國家時不時地爆發出對華人華僑的歧視態度及傷害行為,使得他們對所在國的文化認同感降低,於是,他們就可能在心理上產生各種壓力。然而,從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角度來說,這些壓力在很多時候又不得不尋找釋放的途徑,所以,當他們來到中國後,把負性情緒發洩在國人可能就成了很好的選擇。

從澳洲“跑步女”的“囂張”談起,你可能真的誤會了那些歸國人員

第四,海外歸來人員的“優越感”是維護受損自尊的需要。自尊就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尊重、愛護和渴望他人或社會對自己有相應的尊重和愛護。一些海外歸來人員,在國外時出於各種原因,極力維護著較高的自尊,因此,當他們來到中國後,面對防控人員的“隔離”、“檢查”等要求,可能會在心理產生防控人員對他們不尊重,不重視的感覺,這樣他們就會感覺自尊受到了傷害。當一個人自尊受到傷害後,就會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負性情緒,為了減少或消除這些負性情緒,他們便有可能通過否認(比如認為自己沒有問題,不需要隔離)、攻擊(比如辱罵工作人員)、歪曲化解釋(比如把隔離要求說成侵犯人權)等方式予以應對,以求獲維護和提高自尊。

因此,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他們的“囂張”行為都是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現象,並不應該被過多指責,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