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第一湯——胡辣湯

中原第一湯——胡辣湯

張曉峰

在河南,知名度最高、普及程度最廣的美食要算胡辣湯了。從城市到鄉村,從學校食堂到大街小巷,凡是賣早餐的地方,都能見到胡辣湯的身影。胡辣湯起源於河南中部,尤以周口西華縣逍遙鎮胡辣湯最為出名。胡辣湯湯味濃郁、湯色靚麗、湯汁粘稠,香辣可口,十分適合配合其它早點進餐,是河南乃至北方人最喜歡的早餐。

中原第一湯——胡辣湯


據說胡辣湯起源於明朝。明朝嘉靖年間,閣老嚴嵩為了討皇帝歡心,從一個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壽延年的調味藥獻給皇帝,以燒湯飲之。該湯美味無窮,龍顏大喜,命名為“御湯”。明朝亡後,御廚趙紀攜帶此藥逃至河南西華縣逍遙鎮,將此方傳到了該地。該地人因此湯各種辣味俱全,遂改名為“胡辣湯”。

中原第一湯——胡辣湯


還有一個傳說。明朝大清官于謙做河南、山西兩省巡撫,駐節開封。有一年他過生日時,正好在鄭州視察,便按節儉慣例,找到了一家“胡記”飯鋪,喝了一碗熱辣辣的湯,度過了生辰。這別具風味的生日食品,使于謙深深地記住了它的佳美滋味。有一次,于謙出巡山西歸來,路過鄭州,由於路途勞頓,公務繁忙,染上傷風病了好幾天,也不見好。一天晚上,于謙突然想起了“胡記”的湯,就派人去買。“胡記”的掌櫃一聽是尊敬的於巡撫要吃,就放足佐料,精心製作。于謙吃過之後出了一身大汗,第二天身輕體健,傷風竟不知不覺地痊癒了。于謙就封了白銀十兩,答謝胡掌櫃的治病之恩,並建議該湯以胡姓命名,從此這個湯就變成了“胡辣湯”。

中原第一湯——胡辣湯


胡辣湯的做法非常講究,大致可分三步。一、原料加工。熟羊肉切成小骰子丁;粉皮泡軟後切成絲;海帶脹發後洗淨切成絲,用開水煮熟淘去粘液,再用清水浸泡;油炸豆腐切成絲;菠菜揀去黃葉,削根,洗淨切成約2釐米長的段;鮮姜洗淨切成或剁成米粒狀。二、洗面筋。將麵粉放入盆內,用清水約1公斤調成軟麵糰,用手蘸上水把麵糰揉上勁;餳幾分鐘,再揉上勁,然後兌入清水輕輕壓揉,至面水呈稠狀時換上清水再洗。如此反覆幾次,直到將麵糰中的粉汁全部洗出,再將麵筋用手攏在一起取出,浸泡在清水盆內。三、制湯。鍋內加水約5公斤,加入鮮羊肉湯,再依次放入粉皮絲、海帶絲、油炸豆腐絲和鹽,用大火燒沸,然後添些涼水使湯鍋呈微沸狀。將麵筋拿起,雙手抖成大薄片,慢慢地在盆內涮成麵筋穗。鍋內燒沸後,將洗面筋沉澱的面芡攪成稀糊,徐徐勾入鍋內,邊勾邊用擀杖攪動,待其稀稠均勻,放入五香粉、胡椒粉,攪勻,再撒入菠菜,湯燒開後即成。食用時淋入香醋、芝麻香油。

中原第一湯——胡辣湯


逍遙鎮胡辣湯很快傳到了河南各地,當地人又結合各地的口味,創造性地製作出各具風味、有著濃郁地方特色的胡辣湯,具有代表性的有舞陽北舞渡胡辣湯、鄭州回民胡辣湯、開封素胡辣湯、周口金老四胡辣湯和淮陽朱麻子胡辣湯。這些各具特色的胡辣湯,豐富了河南人的早餐,愉悅了河南人的舌尖,是河南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