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辣湯,胡亂辣,辣出來了這碗仙湯

家的附近,有家河南燴麵館,是那種樸實至極的館子,桌椅上泛著油光,似乎從不曾擦淨過。館子永遠人頭攢動,永遠吵鬧喧譁下煙霧與淡笑交織,肉香與面香夾雜。

若是夏天,很多光著膀子吃麵的老爺們兒,邊划拳邊吆喝邊喝酒,那份隨性和愜意啊。

這家燴麵館的碗真大,大得像個盆兒,且只要十塊。周通許多操各地口音的打工青年,都跑來這家吃,一碗燴麵,一瓶啤酒,兩個小菜,在夏天好不自在。

凡有來客,我都會帶到這家店。必點的倒不是主角燴麵,卻是配角胡辣湯。在河南知名度最高、普及程度最廣的美食要算胡辣湯了。


胡辣湯,胡亂辣,辣出來了這碗仙湯

從城市到鄉村,從學校食堂到大街小巷,凡是賣早餐的地方,都能見到胡辣湯的身影。

胡辣湯湯味濃郁、湯色靚麗、湯汁黏稠,香辣可口!每天早起必喝一碗胡辣湯, 吃兩根油條當早餐。若是一天不吃, 就像丟了魂了,全天沒力氣,懶洋洋什麼都不願意幹。

這肯定有人會說,哎!不就是一碗湯麼?

有必要如此大驚小怪,這般小題大做?非得弄出多少意義不可?

大哥,可別小瞧這一碗黑乎乎的湯,它外表樸實無華,光看那顏色甚至不叫人親近,但其內容著實配得上“豐富多彩”這個詞兒:粉條、花生米、麵筋、肉絲兒、豆腐絲兒、海帶絲這些完全不搭的食物,通過這碗湯聯繫起來,卻出奇的和諧!

胡辣湯,胡亂辣,辣出來了這碗仙湯


胡辣湯盛到碗裡後,加榨菜,淋香油、香醋等,喝起來柔軟溫潤、清香滿口。

辣是它主要特徵,但那種辣並不像吃重慶火鍋那樣辣得讓你跳腳,而是辣在嘴裡,美在心中。酸就在其次了,喝這種湯一般都要加點醋,辣中透酸,酸中有辣,再加上各種原料的綜合反應,香、滑、綿、潤,於吞嚥之餘又有東西可嚼,身心都得到十分滿足。

胡辣湯還有另外一-種吃法,把半碗胡辣湯和半碗豆腐腦兒摻在一起,叫做“兩摻兒”。賣胡辣湯的常捎帶賣豆腐腦兒。拿小勺稍微攪和一下,豆腐腦兒的細膩、清淡、微苦澀與胡辣湯的黏稠、酸辣、鮮香交替刺激,更增滋味。

特別是在冬日的清晨,一碗胡辣湯下肚,額頭上會滲出細細的汗來,身子發暖,胃口大開!

某日看微博,有人質疑胡辣湯的名字之由來,以為應該喚作“呼啦湯”,博主去了趟河南,看到當地人喝胡辣湯,全發出“呼呼啦啦”的聲音,異常動聽。我以為,這意見也算合理,意境十足,“中原大地尋常見,聽取呼啦一片”。

勞動人民喝個湯,也這麼樸實有趣,充滿音樂的節奏感。想起讀大學時到鄭州玩,到一條小吃街吃早餐,每一張大八仙桌長上,圍坐了差不多十個人,每人都捧著碗,低頭猛喝,全是呼呼啦啦,此起彼伏,那種吃早餐的認真勁兒感染了我,覺得這城市太有生活氣息兒。


胡辣湯,胡亂辣,辣出來了這碗仙湯

無論是春、夏、秋、冬,中原城鎮的大街小巷,胡辣湯攤總是星羅棋佈。

清晨,胡辣湯的香味便已四散飄開,吸引著人們的食慾。無論是臨街大棚,還是鬧市門面,都會湧動著許多食客,生意火爆,好不熱鬧。

正宗的、有名氣的胡辣湯攤點前,總是擠滿了人,往往出現一碗難求的局面。難怪有流傳的說法:如果能吃上"包子、油饃、胡辣湯,那真是一種能持久回味的愜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