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35个日夜,35天的坚守。面对疫情,他两次“临危受命”。无论风霜雪雨,激昂斗志依旧。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冲锋在前,用担当与忠诚,于街道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写下了“敢战、能战、胜战”的浓重一笔。从1月28日零时至3月2日24时,整整35天,薛见升所在的检测点共查验车辆138161辆次,人员253839人次,推送落地车辆3911辆,人员8830人,成功完成了疫情防控任务。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临危受命,带队逆行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青岛西海岸疏港高速路口、灵珠山东收费站疫情防控检测点紧急设立,以此构筑起新区“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作为属地单位,辛安街道闻令而动,迅速抽调精干力量加入到防控值守行列中来。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第二天,辛安街道搬迁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薛见升临危受命,在人们谈“疫”色变,唯恐避之不及的关键时刻,他将以街道疫情防控检测点负责人的身份,带队“逆行”,奔赴抗疫最前沿。“此时,妻子在医院工作,自己再到高速路口执勤,两口子都上了‘一线’,儿子只能独自待在家里了。”因平时工作忙,薛见升想趁着春节在家陪陪孩子的打算再一次“泡汤”了。尽管如此,他没有丝毫犹豫。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到抗击疫情最需要的地方去,没有任何退缩的理由,只因职责所在!如果谁不想去,现在就在纸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身为领队,薛见升话语在激昂之余带了些“火药味”,但他很清楚,这番话不止是说给队员听的,也包括自己。

主动请战,誓守防线

疏港高速灵珠山东收费站疫情防控检测点,是辛安街道的北部“门户”,也是新区疫情防控的外围防线。有着22年军龄和30年党龄的薛见升深知责任重大,因为身后不但直接面对着街道20万居民群众,还事关新区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关键时刻必须加强党对防疫工作的领导。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月30日下午,在检测点正式设立的第3天,辛安街道党工委结合实际,迅速成立了检测点临时党支部。薛见升再一次“临危受命”,他被任命为临时党支部负责人,并且第一个带头在“请战书”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此,我主动请战!为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全部力量!”在薛见升的带领下,25名一线执勤党员,迎着寒风,在监测点旁简陋桌子旁,依次在请战书上签下了名字。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风霜雪雨,无惧考验

疫情突如其来,天公亦不作美。自疫情发生以来,风霜雪雨各种恶劣天气,纷沓而来,让在各个检测点上值守的工作人员倍受“考验”。尤其疏港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检测点地处风口,“狭管效应”明显。遇到刮风天气,检测人员只能一个背风、一个迎风,紧靠着互相配合才能完成体温检测和身份证检查。否则,风大的能把人刮个趔趄。

在雨雪天,来往车辆溅起的黑水,和着黑泥,将队员们白色的防护服,膝盖以下全部“溅”黑。晴天的时候,汽车的尾气、泛起的灰尘,无孔不入,即便穿着防护服,耳朵里,脖子上到处都是灰土土的一层。“此时,若能洗个热水澡,然后舒舒服服的坐到椅子上,沏上一杯热茶喝,竟成了队员们心中‘最幸福’的事。”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实际上,长时间站在寒风里,严寒才是最大的考验。穿着再厚的棉衣都能冻透,暖手宝、暖贴因此成为了上岗执勤的“标配”。一旦忙碌起来,由于防护服不透气,往往外面“寒风凛冽”,里面却是“汗蒸模式”。汗水热气打湿了里面的棉衣,并在防护服外面凝结出一层水珠。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让薛见升和队员们倍受煎熬,但他们却“痛,并快乐着”。

同心战疫,收获感动

把“痛”留给自己,将守护视为快乐。薛见升带领检测点工作人员不畏艰辛,将担当尽责化作默默坚守,筑牢了阻击疫情的防线,也赢得了无数的敬意与尊重。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辛苦了,谢谢你们!”一对过路的年轻夫妇,将车开出了检测点一段距离后又折返回来,从车上拿下两个方便袋,里面的圣女果果柄翠绿还带着水珠。辛安辖区内14家清真拉面馆的“小老板”,来自不同民族,他们冒着严寒,自发为执勤人员送来水果、牛奶、点心等食品,并端上了亲手制作的牛肉汤、油饼等具有民族风情的饭菜……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在值守的日子里,来自于街道、社区,甚至是市民的自发慰问时有发生,这种非常时期,发自于内心的团结和自觉的守望,还有队员们相互之间的关心理解与包容,汇集成了同心战“疫”的强大力量,鼓舞温暖着每一个人。“这将是我最宝贵的一段人生经历,”薛见升不无感慨。

科学调配,圆满完成

为了让现场运转更加高效、联动更加紧密,薛见升结合检测点工作的实际,采取了“四班三运转”工作模式,既保证了24小时值守“全天候”,又科学合理调配人员力量,确保了检测点的运行质量。

黑夜白昼守“疫”线 风霜雪雨铸忠诚 ——辛安街道军转干部薛见升两次“临危受命”战疫情

2月9号,农历正月十六,是春运返程的最高峰。疏港高速灵珠山东收费站检测点的进入车辆由平时的2000辆左右,猛增到了当天的6493辆,人员达到了15523人。收费站的八个出口全部开放,检测点上的工作人员全线上岗,薛见升一边现场最好后勤保障,一边带领几名队员作为预备队,随时机动支援。由于提前预判,应对合理,返程高峰顺利度过。

3月2日,接到上级通知,检测点于当日24时撤离。薛见升并没松懈,而是跟队员们一起坚守到最后一刻。为了留下这段共同抗击疫情的永久回忆,薛见升还细心的安排每人照了一张工作照,每个班次照了一张合影。在这35天里,他与大家团结一致,同心战“疫”,已结下了深厚的“战友”情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