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临摹转入创作,您是怎么发觉自己可以的?

蚁重远书画馆


学习书法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临摹到创作的转化,长期的临摹就是为了最后的实践创作。创作要能体现临摹效果,要求就是创作中运用到了临摹学习到的笔法、字法、章法。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能第一时间让人看出创作出处的,应该就是结字了,也就是字的形态,比如说长枪大戟开放式外形,让人马上想到了黄庭坚;石压蛤蟆横扁式字形,马上想到了苏轼,这就是临摹学习到了字法给人最直观的感觉!

普通人就是这样来看临摹效果的,当然行家会进一步深究笔法的到位、章法的出处等,然后看创作者运用的程度,看线条质量、看是否合乎书法的理法等,最重要的是初看好看、细看有味道,经得起推敲!

如何实现从临摹过渡到创作呢?很多人老师是会说,临摹没到一定的程度,谈什么创作,但这样肯定会打击学习者热情的!其实可以在临摹一段时间后,字形有点像时候开始在创作中学习,因为这样一到创作时就会去思考每个字的字法、笔法,从而强化了临摹效果,创作也会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锻炼。如果一直不敢去创作的话,进步肯定会更慢的!





山居留暝


当把范本的核心技法弄懂了,熟悉了,有七八分像的时候,即可试着用该帖的字体风格模拟写作品了。

第一步,先用集字法进行书写练习。可以参考集字字帖之类的资料。

第二步,脱开字帖,像背临似的,凭印象写词语练习。

初始练习写作品,必须要先学习一下有关创作方面的知识,起码要知道章法的规范。即便如此,书写过程中难免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发现问题,立即专门进行调整。如此反复研习,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书写技法、训练方法是永恒的主题,书法实验尤为重要,凡事不要凭空想象,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轻易不要妄下断语

以上是我的教学研究心得(局部),仅供参考。感兴趣的朋友请点赞,想了解更多的练字方法问题,请关注我,翻阅之前发布的相关信息。我的抖音、火山、西瓜里面有小视频,兴许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支持!

密切关注书法与写字教育发展动态,潜心专注书写技艺方面的课题研究,努力推广实用型硬笔书写技法,做有良心的书法家 ——潘茂生•寄语


潘茂生书法文化研究


临摹最先想到的是书法,和绘画,为什么要临摹呢,书法有两个层面:一是形而上的,如书史、书论,我们要研究。人类所有的探讨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的。明智地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是早期研究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这个大家在写毕业论文时就会有亲身的体验。所以要注意研究和整理利用古人那些优秀的书法成果,才利于书法的发展。书法的另外个层面是形而下的,是技法。这方面就更需学习前人,准确地说,重点是学习唐代及其之前的古人,而这种学习就是临慕。为什么要学习古人呢?因我们写不过他们。就楷书而言,魏晋至唐之间的楷书,从成熟到辉煌,之后哪个时期、哪个书家可以与之比肩?

临摹是基础,创作才是目的,经过长期的临摹,有一定的经验,经验的多少以创作能力高低是相等的,经验只能来源于勤实践多练习,也要注重间接经验的获得,如看书看高手的创作等,要注意多积累,多参观一些高水平的展览讲座展示,尽可能的看一些历代书画精品的原作或印刷精品的书画集,艺术的积累多了,创作点子就多了,本事也就大了。

临摹与创作的关系,前面说了是以一贯之的。临摹是手段,基础是创作目的。创作中发现的问题,再回到临摹中去解决,二者不要对立起来,相互带动促进,使书法绘画学习更上一层楼。


V思维视觉


相信自己就没错[呲牙]


王工手绘


俗话说熟能生巧,在临摹的过程中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了,那么慢慢的我们也就进入了创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