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你对“上善若水”的看法分享一下吗?

鑫淼1246


汉语中的词汇必须有一定的语境(上下文)来做限定;否则的话,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甚至误解;比如说“下流”二字;

下流,词典给出的因素有好多,比如:

1.卑鄙无耻;2. 河流的下游;3. 引起性欲的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的 ;等等。

屈原在《楚辞》着有这么一个句子,说: “榜舫兮下流,东注兮礚礚。” 什么意思呢?这里屈原用“下流“一词来比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很显然,“下流”在这里于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卑鄙无耻”没有了关系了。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扯远了吧,没有。上善若水,其实就是“下流”; 《道德经》当中明白无误的写着“大国下流”;

老子的所谓“下流”“上善若水”也是一直比喻,说的是,人的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大国对于小国也应该是“不争”,应该是“无为”。

联想到《道德经》的硬核是“无为“和“不争”;其实就是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这就是“上善”或者说“下流”。

这个上善若水,颇有类似“韬光养晦”, 不过也不完全是这样,因为《道德经》从来都没有提倡有朝一日“ 报复”去“以牙还牙”,而是“观复”,顺其自然,一切都有“道”来规范。

举个例子。现在的婆媳关系不好处理,就是因为婆媳两人都不愿意“下流”,不愿意“无为”,都是要“争”,婆婆争儿子,媳妇争老公。如果都能够“不争”,那么家里就平安无事了。

研究武当派的王宗岳有一本《太极拳论》对“太极推手“写得非常清楚:

上下相随,随屈就伸,沾连黏随不丢顶。推手是检验拳架的方法,是拳架与散打的桥梁。“推手”其实也是一种“不争”的体现,借力打力,这也是“下流”,也是“上善若水”。


闲看秋风999


上善若水 这诗一般的语言出自《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8章

那么究竟什么是上善若水?我是这么解读老子的。欢迎指正。

达到上善若水的境界,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利万物;2 不争;3 处众人之所恶

利万物为有本事,不争为不贪功,处众人之所恶为不好名。

一个人有本事、不贪功、不好名,才能说是达到了上善若水的境界。

你的关注和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樱桃番茄GO


“上善若水”从古至今被很多人作为座右铭,或铭记心中,或悬挂堂上,可见,这句成语的被喜爱程度。

我认为“上善若水”之所以被众人推崇,主要原因是“上善若水”的本意。这个成语出于《道德经》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句话的意思是: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水”的特性是无色无味,“水”的特质是“滋润万物而不争名利”,“水”的品性是“能处众人不愿在的地方,能忍众人不能在的处所”;“水”有肚量,能容四面八方的小溪小流;“水”有品性,能处犄角旮旯潮湿脏乱而低下的地方,但无论是滋润万物还是处众人之所恶,都依循“道”,故“几于道”。

所以,我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最完美的人、最善的人一是就像水那样,在任何人任何时候需要的时候,都会适时地出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就如“及时雨”般!但当功成的时候,他们绝不会“以功自居”,而是“功成身退”;二是像“水”那样不择地段,能在任何时态下自然生存并汲取自己需要的养分来壮大自身;三是像“水”那样,遇圆则圆,遇方就方,能满足任何器皿的需求;四是像“水”那样,能避其锋芒,以柔克刚;五是像“水”沿着“道”所指的方向,夜以继日,奔驰不已,六是像“水”那样纯真,直白!

所以“水”君子是我们一生追求的!


旅途写意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是水的品格,人性中,要有它温温柔柔的品质,不贪名,不贪利,低低矮矮的做人,高处有险,低处安然!


梦醒爱更v深


最高的善行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向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广博,交友要像水那样宅心仁厚,说话要像水那样诚信,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尽自己所能,行为要像水那样适时适度。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水几于道:老子认为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王。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 才是至仁至善。



辛弘辛弘


“上善若水”这句话我也说不准。我是根据修炼时的感觉来理解它,所以经常变,但是每次变都是升级,不是对以前的理解的否定。什么时候把这句话完全理解了就是修成正果了,只要没修成正果,就是没完全理解,还有漏洞。说说我现在的理解。修炼到最后,你就只剩下山和水,只喝水就能活,不用吃饭,山就是饭,所以吃饭叫用山,用膳。膳山谐音。山在你体内,上午是上山,下午是下山,上山容易下山难,所以上午上山是交易,下午下山是灾难,是杀。上午是木,下午是金,也就是,上午是树木,下午是刀锯,所以上午是生,下午是电锯锯树,是杀。所以上午是善,下午是恶。你来到世上的目的是,把木修成金,就永远不会杀,没有难,长生不死。把木修成金,就是金是上午,难变成生,所以永远没有难,你永远是生。为什么有木就有难呢?因为树木在生长的时候需要养分,也就是需要吃饭,饭变成屎,屎有毒,是杀,是难,所以饭是杀,是难,是杀人犯,犯人。犯饭谐音。但是不吃饭,木立刻死。所以吃饭和不吃饭结局都是死。树木的饭就是土和水,所以树木离开土是死,离开水也是死。但是金可以离开水,离开土,毅然活着。所以你要把木修成金,那时只有善没有恶。那么,金不需要吃饭吗?其实也需要,吃山。金在山里,金属矿就是山,吃山,山就是它的饭。它吃山的时候叫用山,用善,用膳。因为金吃山的时候不产生粪便,没有恶臭,所以它只有善,没有恶,所以叫用膳,不叫吃饭。吃饭是指犯人,犯人吃饭。凡人都是犯人,都是歹徒,所以吃饭。所以吃饭也叫歹饭。饭犯凡谐音。所以监狱里关押的歹徒都是免费吃饭。所以凡人也是被关押在地球上,免费呼吸空气,喝水,种粮食吃。所以,凡是免费的东西都是罪犯,都有嘴,都要吃,都有吃到最后的时候,最后都是死。最嘴罪谐音。为什么他是罪犯呢?因为他吃的时候是好,拉的时候是屎,恶臭,所以他是罪犯。所以罪犯的出发点是行善,但是结果是做恶。以结果来衡量善恶,不以出发点来衡量,这是上帝的法则。所以叫修成正果,没说修成正因。说原因就是一场辩论,原因太多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上帝不和你扯,只看结果,结果就是一个,没有任何争议。再说说山。山也需要吃饭,但是它只需要喝水,没有水的山寸草不生,没有生命迹象。但是山只是让水经过它而已,它并没吃掉水,没有伤害水,所以叫若水,不叫吃水喝水。水怎么流进的就怎么流出,没有变成屎尿,相反,甚至,还变成泉水了。所以山只会行善,不会做恶,善山谐音。所以“上善若水”。所以你要修炼成山。山就是仙。仙是人山。金是木的升级,山是金的升级。再说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上山是吃饭,下山是拉屎。拉屎是杀,是难,既是困难也是灾难。吃饭是生,是交易,是木和食物交易,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叫易,只要吃进去就立刻交易。交易了,你才能获得营养,维持生命。交易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交易的时候,木和食物交易,交换。木把食物变成换成你的相貌,容貌。所以,易既是容易,也是交易,也是贸易,也是交换。贸貌谐音。第一个交易的是眼睛👀,所以相是木目。所以你睡觉的时候在梦里身体不能动,但是眼睛能看见梦里的东西,而且不需要任何亮光,但是白天看东西反而需要亮光,所以对眼睛👀来说,梦的级别比现实高,梦是真的,现实是假的。所以,目在这个世界,木在那个世界,在梦里。所以交易就是把梦里的木换成醒来的目,你才能睁眼。所以睁眼是你第一个相貌。继续说交易。吃饭的时候是交易,交易的时候是好事,但是,交易完了就变成坏事,变成屎,病毒,灾难。所以叫“难易相成”。


白天甲骨文晚上斗地主


善。宽容。看淡。


乐游九洲


“上善若水”语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它的意思就是: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让自己停留在人们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水是很接近“道”的。


枫夜夜夜耶


才疏学浅,试浅说一下。

上:自然之物。

善:全面、充足、无回报的给予。

若水:像雨水一样,自上而下,按层播撒。各取所需。一视同仁,公平分配。

综合起来,就是主题内涵。

谨参与。


早晨的太阳122


上善若水

止漏为行善,向下为顺,逆返曰上,止漏而逆返者可曰上善。

水满則溢,少为亏,水平則不流。若至於此便是正当时。

上善若水者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