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二甲双胍之后,消瘦怎么办?

天涯4198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的一线用药。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提到2型糖尿病患者的二甲双胍治疗,如无特殊禁忌,应该全程使用。

但是有些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却发现,服用二甲双胍后,体重在持续下降,他们问,这该怎么办呢?会不会瘦的很厉害呀?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理是促进外周组织利用葡萄糖,减少肝糖原的摄入等作用来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它不会出现低血糖情况,可以减轻体重,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而且,二甲双胍在临床研究中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治疗作用,如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抗肿瘤、改善肠道菌群,甚至治疗脱发的作用,因此在学术界被称为“神药”。

通常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因为它的减肥作用和降糖效果,对肥胖患者处方二甲双胍的比较多,同时也要求患者减重,控制饮食和增加体育锻炼,因此患者在降糖过程中会出现体重下降,但是要降到标准体重还需要一个时间,大家知道,脂肪是非常顽固的,你一天天的积累了那么多,短期内想让它减少这是不可能的。何况血糖控制下来以后,能量得到了充分利用,脂肪的合成能力增强,能够不增体重已经是一个进步了!

有些患者可能为正常体重,因血糖高,使用二甲双胍治疗,体重也可能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要排除以下几种可能:

营养摄入不足:

有些患者由于对血糖高的畏惧心理,不恰当的采用控制饮食的做法,如蛋白质、脂肪等摄入太少,使能量摄入严重不足,就会消耗体脂,出现消瘦状态。

要由医生根据自己的体型、劳动强度设计合适的每日摄入热量,保证营养均衡,每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都要摄入,保证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过度消耗的可能:

◇◇◇运动量过大:运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但是也会消耗能量,摄入量低于消耗量,就会出现体重逐渐下降的情况。

运动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的同时要适当增加每日摄入的热量。特别是在增肌训练的时候,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合并疾病状态:肿瘤、肺结核、肠炎等消耗性疾病没得到良好的治疗和控制,体重就会逐渐下降至消瘦甚至恶病质状态。

糖尿病人非常容易合并上述疾病,因此要定期进行相关疾病的检查,特别是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时,一定要及时检查,不要单纯认为就是二甲双胍的原因而忽视。

如果排除以上原因,可以考虑停用二甲双胍,毕竟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择的口服降糖药物还是比较多的,有需要调整药物的,可以留言,必复!我是孙医生,专业解决糖尿病相关问题,欢迎关注。


孙医生讲糖


服用二甲双胍之后,消瘦怎么办?

糖尿病患者在人们的脑海中,多数患者偏胖,其实糖尿病患者还可以见到体型偏瘦的患者。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良饮食习惯增多,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糖尿病患者往往伴发肥胖、超重、血脂异常甚至冠心病,所以糖尿病患者给人的映像往往是胖子。

糖尿病患者表现血中的葡萄糖长期慢性升高,由于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的作用出现异常,引起葡萄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紊乱,导致心脑血管受损、肾脏受损、眼部等全身各个器官功能障碍。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小便增多、饮水增加、饮食增加,因为葡萄糖不能被有效的利用,人体的脂肪和蛋白质消耗增加还可以引起体重下降和消瘦。



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患者比较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的副作用之一是引起消瘦,另外糖尿病除了糖尿病本身和二甲双胍可以引起消瘦,糖尿病患者出现消瘦还需要考虑严格控制饮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导致、运动消耗过度、另外如果糖尿病患者合并甲亢、恶性肿瘤、胃肠道病变均可以导致消瘦和体重下降。

所以当服用二甲双胍之后出现消瘦,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消瘦,如果能够排除,则需要调整用药方案。


佳园道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若无禁忌症,应将二甲双胍作为首选降糖物;治疗过程中若未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应将二甲双胍作为全程控糖药。那么,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消瘦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二甲双胍不仅可降血糖,还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但二甲双胍对体重的影响与体重超标的幅度有关,使用二甲双胍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体重下降的幅度较大;体重正常或消瘦的患者,体重下降的幅度较小。但部分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确实出现了消瘦,请注意了,糖尿病患者出现消瘦不一定由二甲双胍引起,需寻找以下原因:

一、血糖未达标

血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糖尿病患者早期以胰岛素抵抗为主,即外周组织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导致能量供应障碍,此时机体开始分解脂肪、肌肉等组织,从而出现体重下降。初诊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升高幅度不大,通常单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此时需注意:

  • 二甲双胍起始剂量一般为每日500-1000mg,该剂量的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有限,也并非二甲双胍的最佳降糖剂量,不一定能控制血糖达标。因此服用二甲双胍后体重依然下降,应注意监测血糖,若空腹血糖显著高于7.0mmol/L, 或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高于10mmol/L,说明体重下降可能由高血糖引起。可能部分朋友会问:二甲双胍最佳降糖剂量是多少呢?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具有剂量依耐性,即用量越大,降糖作用越显著。初始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需在用药1-2周后逐渐增量至每日2000mg,此为二甲双胍最佳降糖剂量,该剂量单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同时可达更好的降糖疗效,降糖疗效也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 若二甲双胍已增至最佳剂量,前期血糖已控制达标,体重还会下降吗?可能会。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即使早期通过合理的治疗已控制血糖达标,随着病程的进展,后期血糖可能也会逐渐升高,降糖难度也会增加。可能部分朋友会问:既然这样,降糖治疗的意义在哪里?合理的降糖治疗虽然无法阻止糖尿病的进展,但可延缓进程;控制血糖达标、减少血糖波动,近期可减轻糖尿病症状如消瘦,减少急性并发症的发生,远期可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尤其是糖化血红蛋白,高于目标范围时,如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0%,说明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消瘦可能由高血糖引起,此时需要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用药,控制血糖达标后,可改善体重。

二、膳食不合理

控制饮食是降血糖的重要手段,近期可减少血糖波动,远期可减轻体重,但糖尿病患者控制饮食需注意:不建议长期接受低能量营养治疗,应将体重维持在健康水平。低能量营养治疗是指每日饮食摄入过少,总热量低于800千卡,这部分患者易出现营养不良,可能会出现消瘦,因此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若存在饮食摄入不足,体重下降需考虑由能量摄入不足引起。健康体重是指将体重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应在3-6月的时间内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的5%-10%,或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kg/㎡以内;消瘦的患者应通过合理的营养计划,增加体重以维持在健康水平,BMI不宜低于18.5kg/㎡。需要注意的是,二甲双胍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也是引起能量摄入不足的原因,但通常发生于用药前十周,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耐受,胃肠道症状也会逐渐消失;若胃肠道症状长期存在,导致体重严重下降后,应就诊专科医师,调整降糖方案,如更换为其它降糖药。

三、合并其它疾病

糖尿病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它影响体重的疾病,焦虑为其一。部分患者被告知糖尿病可能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状态等急性并发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肾脏损害、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时,可能会出现焦虑情绪,担心高血糖是否已经控制达标,是否已经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等,过度焦虑可引起体重下降,若焦虑发生于使用二甲双胍后,排除其它原因后,同时伴随上述情绪变化,体重下降需考虑焦虑所致,这部分患者通过心理疏导或抗焦虑治疗,可改善体重。其次,糖尿病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而中老年人也是肿瘤的高发人群,更重要的是糖尿病可增加结直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肿瘤的发生风险,肿瘤性疾病后期也会出现体重下降,但同时会伴随肿瘤相关症状,如结直肠癌会出现排便习惯改变或便血,乳腺癌可出现乳腺肿块等,这些均为肿瘤的筛查线索。因此,若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应注意排除肿瘤。

综上,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出现体重下降,首先应排查血糖是否达标,单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的患者,二甲双胍剂量不足(未达最佳降糖剂量),或病情进展导致降糖难度增加,均可引起高血糖,导致体重下降,这部分患者通过增加二甲双胍剂量,或与其它降糖药联用,增加血糖达标后可改善体重;其次应考虑是否为饮食因素引起,部分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长期低热量饮食,能量摄入严重不足,也是引起体重下降的重要原因,这部分患者通过合理膳食可改善体重;此外,过度焦虑或合并肿瘤性疾病也会引起体重下降,因此服用二甲双胍后体重下降应多因素考虑,逐一排查。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 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本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无论是服用二甲双胍还是用西药就等糖尿病病发症了,付作用太大了,我糖尿病康复治愈了,就是没吃一粒药,我去年查出糖尿病的,餐前血糖22了,且有糖尿足了,脚都开始烂了好害怕,后来去广东听朋友介绍说甑教授可以治愈糖尿病,我就用了他的方子,没吃药也没打针,三个疗程就好了,脚也好了,现在就是正常人,现在开心的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