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怎么理解?

谁知道我感受


你好!我是I曹二牛I,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题主,不知你说的具体是哪首《从军行》,《从军行》有王昌龄写的七首,李白写的二首,还有杨炯写的一首,以及王维、陈羽、卢思道都写过《从军行》。

  • 《从军行》主题,我们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出,大都是反映边塞的战事和将士们的生活情况。

我想你说的《从军行》应该和大家熟知的《从军行》一样,它是唐代诗人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共作《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其四》主题是要表现将士杀敌立功的壮志雄心。

  • 诗的前两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写将士们极目所见和回望玉门关的景象,渲染气氛,点出环境。

展现出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同时描写了将士们所承担的责任,这些都融合在开阔、寂寥、苍茫的环境里。

  • 诗的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抒写出将士们决心杀敌,势必凯旋的决心。

“黄沙”、“百战”描写出战事的艰苦,即使这样,将士们的壮志雄心并没有磨灭。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们铁骨铮铮的誓言。

我国先秦时就有了边塞、战争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盛唐时重武轻文,好多文人都投身边塞。

边塞诗歌抒写出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同时也不回避描写战争的艰苦。

让人读后,胸中激荡着苍茫悲壮的同时又豪情满怀。

我们眼前仿佛出现这样一幅大军戍边,孤寂、苍茫又雄壮威武的画面景象。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的诗人们形成了边塞诗歌派。

边塞诗人胸怀激荡,他们写的诗充满了磅礴的气势和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诗歌充分体现了盛唐气象。


I曹二牛I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 杨炯是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人。
  • 唐高宗显庆六年(公元六六一年),被举为神童,送入朝廷,授校书郎,才只十一岁。
  • 永隆二年(公元六八一年),为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

  • 他也和王勃一样,自以为有才,对人态度傲慢,武则天当政时,降官为梓州司法参军。
  • 三年任满,改任盈川县令(今四川筠连县),卒于任所。
  • 后人称他为杨盈川,他的诗文存于今者,称《杨盈川集》。

这首诗,先要讲题目。

  • “从军行”本来不是诗题,而是一个乐府曲调的名词。

  • 远在西汉时代,汉武帝喜爱音乐歌曲,建置了一个中央音乐院,名为“乐府”。

  • 他聚集了著名的音乐家和诗人,收集全国各地民歌,制定许多新的歌曲,颁布天下,供公私演奏。

  • 这种歌曲,称为“乐府歌曲”。配合这种歌曲的唱词,称为“乐府歌辞”,或称“乐府诗”。

  • 在中、晚唐的时候,又称“歌诗”。

  • 从形式来讲,它们有五言的,有七言的,也有三、五、七言混合的,一般都是歌行体诗,采用律诗体的很少。

  • 从作用来讲,它们是给伶人歌伎唱的。

  • 诗与乐府诗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唱不能唱,或谱曲不谱曲。

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一般的,只要先读第一联和第四联,整首诗的内容都清楚了。

第一联“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 意思是说,边境上有敌人来犯,警报已传递到长安,使我心中起伏不平。

  • 为什么心中起伏不平呢?因为自己只是一个书生,没有能力为国家御敌。

  • 于是第四联接下去说:“我宁可做一个小军官,也比做一个书生有用些。”

  • 周武王时的兵制,以百人为一队,队长称“百夫长”。

  • 后世就用以表示下级军官。

第二联说:领了兵符,辞别京城,率领骁勇的骑兵去围攻蕃人的京城。

  • 牙璋即牙牌,是皇帝调发军队用的符牌。

  • 凤阙,指京城,不是一般的城市,与城阙不同。

  • 汉朝时,大将军卫青远征匈奴,直捣龙城。

  • 这龙城是匈奴首领所在的地方,也是主力军所在的地方。

  • 匈奴是游牧民族,龙城并不固定在一个地方,唐人诗中常用龙城,意思只是说敌人的巢穴。

第三联是形容在西域与敌人战斗的情景。

  • 围困了敌人之后,便发动歼灭战,其时大雪纷飞,使军旗上的彩画都凋残了,大风在四面八方夹杂着鼓声呼啸着。

  • 这时,正是百夫长为国效命的时候,一个书生能比得上他吗?


此诗第二、三联只是修饰部分,对诗意并无增加这正是律诗初形成时的风格,艺术手法还没有发展到高度严密。

关于此诗的主题思想,有两种看法:

  • 唐汝询在《唐诗解》中以为是作者看到朝廷重武轻文,只有武官得宠,心中有所不平,故作诗以发泄牢骚。

  • 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以为作者看到敌人逼近西京,奋其不平之气,拜命赴边,触雪犯风,以消灭敌人,建功立业,不像书生那样无用。

  • 前者以为这是一首讽刺诗,后者以为这是一首爱国主义的述志诗。

  • 这样,从第二联以下,两人的体会都不同了。

  • 我以为吴昌祺的理解比较可取,因为第一联已说明作者心中的不平是为了“烽火照西京”,如果说他是为了武人显赫而心有不平,这一句就不应该紧接在“烽火”句下了。


读一世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


厌长廊


《从军行》是乐府的一种曲名,从名字即可看出,其诗词内容多以边塞情况,战士生活,行军打仗为主。写从军行的诗人不少,比如李白,唐炯,而其中比较出名的诗作,莫过于王昌龄的《从军行》其四了。

王昌龄 《从军行》其四

王昌龄是唐代诗人,擅长写七绝诗,他的边塞诗气势壮阔,豪迈大气。他写了七首《从军行》,但其中最广为流传,代代相诵,莫过于第四首了,那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道出了战士们誓死报国的壮志豪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诗文其实写的很直白,没半句的躲躲藏藏。前面二句,描写了边塞的风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雪山看上去也显得黯淡许多,所在的边塞古城看出去,玉门关远在千里之外。后面两句表达了虽然环境很恶劣,镇守边塞的战士,经历过上百场战役,铠甲都被磨破,但不攻破楼兰,誓死不回家乡。

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极其深厚,悲壮。那些常年镇守边疆的军人,谁人不思念家中的父母妻儿?边塞的黄沙漫天,物质缺乏,每天的生活除了训练,便是时刻等着上战场,脑袋都是拎在裤腰带上。

无论是心理,还是身理,他们都承受着艰巨的考验,但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后方百姓的安定,他们告别亲人,来到这荒蛮之地,忍受着所有的不适和艰苦条件。这种孤独,悲凉,但又又充满豪情壮志的精神,在这首诗中被表达的淋漓尽致。

优秀的作品,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浪而上,哪怕是千年前的古人所写,但人的情感是相通的,它一样能抵达到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一样能滋养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去体会一切的和平都来之不易,我们能从中学到的,便是感恩,珍惜。


蒲公英的喁语


唐代的边塞诗最能体现民族的尚武精神。

杨炯的《从军行》是众多边塞诗里最普通的一篇。自然气象与个人的豪情,民族的担当和个人的抱负水乳交融。展现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

如《从军行》的还有王昌龄的同名诗作,诗中的气魄更大。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还有比这气魄更大的,岑参的,四面边声连角起,三军齐呼阴山动………………赤兔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夜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宝刀血未干。还有比这气魄更大,更能体现军人的血性的诗。李白的《胡无人汉道昌》,履胡之血,涉胡肠,悬胡青天外,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唐代是后人无限景仰的历史时段。边塞诗无疑是这个时代最响亮的音符。为国请命,保卫家园,杀敌斩将,建功主业、封侯拜相把这个时代推到历史的制高点。一览众山小。气魄之大,震烁古今,浩荡所至,无不披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故宋人有言,唐之边塞诗终绝于晚唐,后之者,不能达也!


再造汉唐


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铃铃铃灵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

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天下马丁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


华夏天空HXTK


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


中原文摘


《从军行》(其四)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写唐代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反映了他们身处边塞的荒漠、险峻的地理环境,表现了他们苦战.边陲,保家卫国的精神。

我的理解是:诗词是采用乐府旧题写的边塞诗,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