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李杜 小李杜 詩鬼,你認為他們境界最高的是哪一首(一)

唐詩是我國文學的瑰寶之一,傑出的詩人數不勝數,作品更如銀河的繁星,爛漫無匹。

下面列舉一些個人認為的各個詩人的代表作,請大家一起回憶。


《無題二首.其一》

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唐代詩壇情詩寫得最好的,李商隱要是排第二,那定是沒人敢排第一的。一個堂堂男兒,能把愛情寫得如此悽美,令人不得不好奇,他經歷了哪樣的感情糾葛,才讓他能對愛情有如此深的見地?


大李杜 小李杜 詩鬼,你認為他們境界最高的是哪一首(一)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賀最經典的一首詩,描寫的是一場異常悲壯的戰爭,在詩中他用盡奇絕的比喻,將邊塞的奇異風光與戰場的激烈,寫得淋漓盡致。特別是開篇7個字,更是將兵臨城下的緊張寫得力透紙背,堪稱悲壯的最高境界。


大李杜 小李杜 詩鬼,你認為他們境界最高的是哪一首(一)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就是夕陽照在了連綿起伏的山丘上,照暖了山丘,讓它看起來熠熠生輝的。而夕陽卻沒有一直逗留在天空之中,它偷偷地、慢慢地想把自己藏進這個山巒之中,而遠方,母親之河——黃河,朝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前進,打起了一個個激流浪花,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但是如果你想要得到這秀麗景色,你就必須要再往更高的樓層上走。站得越高,你就可以看得越遠!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泊船瓜洲》是北宋詩人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其中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千百年來一直為人所傳頌。詩中“綠”字將無形的春風化為鮮明的形象,極其傳神。從字面上看,該詩是流露著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大有急欲飛舟渡江回家和親人團聚的願望,其實在字裡行間也寓著他重返政治舞臺、推行新政的強烈慾望。


大李杜 小李杜 詩鬼,你認為他們境界最高的是哪一首(一)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望月懷遠》是唐代詩人張九齡的作品。此詩是望月懷思的名篇。開頭緊扣題目,首句寫“望月”,次句寫“懷遠”;接著直抒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體描繪了徹夜難眠的情境;結尾兩句進一步抒寫了對遠方親人的一片深情。全詩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情意纏綿而不見感傷,意境幽靜秀麗,構思巧妙,情景交融,細膩入微,感人至深。


《題臨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構思巧妙,措詞精當:冷言冷語的諷刺,偏從熱鬧的場面寫起;憤慨已極,卻不作謾罵之語。確實是諷喻詩中的傑作。


大李杜 小李杜 詩鬼,你認為他們境界最高的是哪一首(一)


《出塞》——【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二首》是唐朝詩人王昌齡的一組邊塞詩。第一首詩以平凡的語言,唱出雄渾豁達的主旨,氣勢流暢,一氣呵成。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的邊塞戰爭生活作了高度的藝術概括,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裡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對《出塞》的評價歷來很高。明代詩人李攀龍甚至推獎它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唐人絕句,也列它為第一。第二首詩描寫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剛剛結束時的情景。寥寥數筆,生動地描繪了將士們的英雄氣概,勝利者的驕傲神態。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江雪》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詩,描述了一幅江鄉雪景圖。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遐景蒼茫,邇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調悽寂。漁翁形象,精雕細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詩採用入聲韻,韻促味永,剛勁有力。


大李杜 小李杜 詩鬼,你認為他們境界最高的是哪一首(一)


《清明》——【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學家杜牧的詩作。此詩寫清明春雨中所見,色彩清淡,心境淒冷,歷來廣為傳誦。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第二句寫出了人物,顯示了人物的悽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第四句寫答話帶行動,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詩運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餘韻邈然,耐人尋味。


《前出塞》——【唐】杜甫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前出塞九首》是唐代杜甫的組詩作品。這九首詩通過一個征夫的訴說反映了杜甫從軍西北邊疆的艱難歷程和複雜感情。第一首,征夫訴說初出門辭別父母的情事;第二首,接前訴說上路之後的情事,亡命亡不了,吞聲也沒用,不如索性把命豁出去練上一手;第三首,征夫訴說一路之上心情的煩亂,時而低沉,時而高亢;第四首,征夫訴說在路上被徒長欺壓和驅逼的情事;第五首,征夫訴說初到軍中時所見到另一面的黑暗,當初滿想捨命立功畫像麟閣,這時看來也不容易;第六首,征夫訴說他對戰略的看法;第七首,征夫訴說他在大寒天的高山上築城戍守的情事;第八首,征夫訴說他初次立功的過程和對立功的態度;第九首,征夫總結了他“從軍十年餘”的經歷。組詩尖銳地諷刺了統治者窮兵黷武的不義戰爭,真實地反映了戰爭給兵士和百姓帶來的苦難


大李杜 小李杜 詩鬼,你認為他們境界最高的是哪一首(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