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51-333)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51-333)


黃頭郎

唐代:李賀

黃頭郎,撈攏去不歸。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玉瑟調青門,石雲溼黃葛。沙上蘼蕪花,秋風已先發。好持掃羅薦,香出鴛鴦熱。

寫人、婦女、懷人

上雲樂

唐代:李賀

飛香走紅滿天春,花龍盤盤上紫雲。三千宮女列金屋,五十弦瑟海上聞。天江碎碎銀沙路,嬴女機中斷煙素。斷煙素,縫衣縷,八月一日君前舞。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九月

唐代:李賀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露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上之回

唐代:李賀

上之回,大旗喜。懸紅雲,撻鳳尾。劍匣破,舞蛟龍。蚩尤死,鼓逢逢。天高慶雷齊墜地。地無驚煙海千里。

喜悅、期望、歌頌

謝秀才有妾縞練,改從於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後生感憶......其三

唐代:李賀

洞房思不禁,蜂子作花心。灰暖殘香炷,發冷青蟲簪。夜遙燈焰短,睡熟小屏深。好作鴛鴦夢,南城罷搗砧。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八月

唐代:李賀

孀妾怨長夜,獨客夢歸家。傍簷蟲緝絲,向壁燈垂花。簷外月光吐,簾中樹影斜。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堂堂

唐代:李賀

堂堂復堂堂,紅脫梅灰香。十年粉蠹生畫梁,飢蟲不食推碎黃。蕙花已老桃葉長,禁院懸簾隔御光。華清源中礜石湯,裴回白鳳隨君王。

艾如張

唐代:李賀

錦襜褕,繡襠襦。強飲啄,哺爾雛。隴東臥穟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田平碧中。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艾葉綠花誰剪刻,中藏禍機不可測。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其一

唐代:李賀

吳苑曉蒼蒼,宮衣水濺黃。小鬟紅粉薄,騎馬佩珠長。路指臺城迥,羅薰褲褶香。行雲沾翠輦,今日似襄王。

相和歌辭。安樂宮

唐代:李賀

深井桐烏起,尚復牽清水。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長翠。新城安樂宮,宮如鳳凰翅。歌回蠟版鳴,大綰提壺使。綠繁悲水曲,茱萸別秋子。

夜來樂

唐代:李賀

紅羅覆帳金流蘇,華燈九枝懸鯉魚。麗人映月開銅鋪,春水滴酒猩猩沽。重一篋,香十株,赤金瓜子兼雜麩。五絲封青鳧,阿侯此笑千萬餘。南軒漢轉簾影疏,桐林啞啞挾子烏。劍崖鞭節青石珠,白騧吹湍凝霜須。漏長送珮承明廬,倡樓嵯峨明月孤。新客下馬故客去,綠蟬秀黛重拂梳。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正月

唐代:李賀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泥生短絲。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貴公子夜闌曲

唐代:李賀

嫋嫋沉水煙,烏啼夜闌景。曲沼芙蓉波,腰圍白玉冷。

湖中曲

唐代:李賀

長眉越沙採蘭若,桂葉水葓春漠漠。橫船醉眠白晝閒,渡口梅風歌扇薄。燕釵玉股照青渠,越王嬌郎小字書。蜀紙封巾報雲鬢,晚漏壺中水淋盡。

相和歌辭。大堤曲

唐代:李賀

妾家住橫塘,紅紗滿桂香。青雲教綰頭上髻,明月與作耳邊璫。蓮風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郎食鯉魚尾,妾食猩猩唇。莫指襄陽道,綠浦歸帆少。今日菖蒲花,明朝楓樹老。

相和歌辭。莫愁曲

唐代:李賀

草生隴坂下,鴉噪城堞頭。何人此城裡,城角栽石榴。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遊。歸來無人識,暗上沉香樓。羅床倚瑤瑟,殘月傾簾鉤。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樹秋。若負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有所思

唐代:李賀

去年陌上歌離曲,今日君書遠遊蜀。簾外花開二月風,臺前淚滴千行竹。琴心與妾腸,此夜斷還續。想君白馬懸雕弓,世間何處無春風。君心未肯鎮如石,妾顏不久如花紅。夜殘高碧橫長河,河上無樑空白波。西風未起悲龍梭,年年織素攢雙蛾。江山迢遞無休絕,淚眼看燈乍明滅。自從孤館深鎖窗,桂花幾度圓還缺。鴉鴉向曉鳴森木,風過池塘響叢玉。白日蕭條夢不成,橋南更問仙人卜。

嘲雪

唐代:李賀

昨日發蔥嶺,今朝下蘭渚。喜從千里來,亂笑含春語。龍沙溼漢旗,鳳扇迎秦素。久別遼城鶴,毛衣已應故。

貝宮夫人

唐代:李賀

丁丁海女弄金環,雀釵翹揭雙翅關。六宮不語一生閒,高懸銀牓照青山。長眉凝綠幾千年,清涼堪老鏡中鸞。秋肌稍覺玉衣寒,空光貼妥水如天。

寫人、抒情、神仙

春懷引

唐代:李賀

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結濃煙花帶重。蟾蜍碾玉掛明弓,捍撥裝金打仙鳳。寶枕垂雲選春夢,鈿合碧寒龍腦凍。阿侯系錦覓周郎,憑仗東風好相送。


唐代:李賀

不見山巔樹,摧杌下為薪。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塵。(《箜篌謠》。一作豈甘井中泥,時至出作塵。)情知一丘趣,不謝千里印。倚劍登高臺,悠悠送春目。(以上並見《海錄碎事》。)

夜坐吟

唐代:李賀

踏踏馬蹄誰見過,眼看北斗直天河。西風羅幕生翠波,鉛華笑妾顰青蛾。為君起唱長相思,簾外嚴霜皆倒飛。明星爛爛東方陲,紅霞梢出東南涯,陸郎去矣乘班騅。

春歸昌谷

唐代:李賀

束髮方讀書,謀身苦不早。終軍未乘傳,顏子鬢先老。天網信崇大,矯士常慅慅。逸目駢甘華,羈心如荼蓼。旱雲二三月,岑岫相顛倒。誰揭赬玉盤,東方發紅照。春熱張鶴蓋,兔目官槐小。思焦面如病,嘗膽腸似絞。京國心爛漫,夜夢歸家少。發軔東門外,天地皆浩浩。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宮臺光錯落,裝盡偏峰嶠。細綠及團紅,當路雜啼笑。香風下高廣,鞍馬正華耀。獨乘雞棲車,自覺少風調。心曲語形影,隻身焉足樂。豈能脫負簷,刻鶴曾無兆。幽幽太華側,老柏如建纛。龍皮相排戛,翠羽更蕩掉。驅趨委憔悴,眺覽強容貌。花蔓閡行輈,縠煙暝深徼。少健無所就,入門愧家老。聽講依大樹,觀書臨曲沼。知非出柙虎,甘作藏霧豹。韓鳥處矰繳,湘鯈在籠罩。狹行無廓落,壯士徒輕躁。

貴主徵行樂

唐代:李賀

奚騎黃銅連鎖甲,羅旗香乾金畫葉。中軍留醉河陽城,嬌嘶紫燕踏花行。春營騎將如紅玉,走馬捎鞭上空綠。女垣素月角咿咿,牙帳未開分錦衣。

寫人、諷刺

難忘曲

唐代:李賀

夾道開洞門,弱柳低畫戟。簾影竹華起,蕭聲吹日色。蜂語繞妝鏡,拂蛾學春碧。亂系丁香梢,滿欄花向夕。

女子、孤寂、抒懷

舞曲歌辭。章和二年中(鼙舞曲)

唐代:李賀

雲蕭索,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和粟。關中父老百領襦,關東吏人乏詬租。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殷勤為我下田鉏,百錢攜賞絲桐客。遊春漫光塢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壽獻天子,七星貫斷姮娥死。

舞曲歌辭·公莫舞歌

唐代:李賀

方花古礎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罌。華筵鼓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箏。橫楣粗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寶玦光,項莊掉箭攔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龍子。芒碭雲瑞抱天回,咸陽王氣清如水。鐵樞鐵楗重束關,大旗五丈撞雙環。漢王今日須秦印,絕臏刳腸臣不論。

相和歌辭。銅雀妓

唐代:李賀

佳人一壺酒,秋容滿千里。石馬臥新煙,憂來何所似。歌聲且潛弄,陵樹風自起。長裾壓高臺,淚眼看花機。

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唐代:李賀

秋至昭關後,當知趙國寒。系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箋。病客眠清曉,疏桐墜綠鮮。城鴉啼粉堞,軍吹壓蘆煙。岸幘褰沙幌,枯塘臥折蓮。木窗銀跡畫,石磴水痕錢。旅酒侵愁肺,離歌繞懦弦。詩封兩條淚,露折一枝蘭。莎老沙雞泣,松幹瓦獸殘。覺騎燕地馬,夢載楚溪船。椒桂傾長席,鱸魴斫玳筵。豈能忘舊路,江島滯佳年。

溪晚涼

唐代:李賀

白狐向月號山風,秋寒掃雲留碧空。玉煙青溼白如幢,銀灣曉轉流天東。溪汀眠鷺夢徵鴻,輕漣不語細遊溶。層岫回岑復疊龍,苦篁對客吟歌筒。

相和歌辭。箜篌引

唐代:李賀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屈平沉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誠為愚。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盤有魚,北里有賢兄,東鄰有小姑,隴畝油油黍與葫,瓦甒濁醪蟻浮浮。黍可食,醪可飲,公乎公乎其奈居,被髮奔流竟何如?賢兄小姑哭嗚嗚。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二月

唐代:李賀

二月飲酒採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翹峨髻愁暮雲,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榮華樂( 一作東洛梁家謠)

唐代:李賀

鳶肩公子二十餘,齒編貝,唇激朱。氣如虹霓,飲如建瓴,走馬夜歸叫嚴更。徑穿複道遊椒房,龍裘金玦雜花光。玉堂調笑金樓子,臺下戲學邯鄲倡。口吟舌話稱女郎,錦袪繡面漢帝旁。得明珠十斛,白璧一雙,新詔垂金曳紫光煌煌。馬如飛,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將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畫地。峨峨虎冠上切雲,竦劍晨趨凌紫氛。繡段千尋貽皂隸,黃金百鎰貺家臣。十二門前張大宅,晴春煙起連天碧。金鋪綴日雜紅光,銅龍齧環似爭力。瑤姬凝醉臥芳席,海素籠窗空下隔。丹穴取鳳充行庖,玃玃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蘭燭香,軍裝武妓聲琅璫。誰知花雨夜來過,但見池臺春草長。嘈嘈弦吹匝天開,洪崖簫聲繞天來。天長一矢貫雙虎,雲弝絕騁聒旱雷。亂袖交竿管兒舞,吳音綠鳥學言語。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后七貴人,五十校尉二將軍。當時飛去逐彩雲,化作今日京華春。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唐代:李賀

吳苑曉蒼蒼,宮衣水濺黃。小鬟紅粉薄,騎馬珮珠長。路指臺城迥,羅薰袴褶香。行雲沾翠輦,今日似襄王。寶襪菊衣單,蕉花密露寒。水光蘭澤葉,帶重剪刀錢。角暖盤弓易,靴長上馬難。淚痕沾寢帳,勻粉照金鞍。剪翅小鷹斜,絛根玉鏇花。鞦垂妝鈿粟,箭箙釘文牙。狒狒啼深竹,老溼沙。宮官燒蠟火,飛燼汙鉛華。十騎簇芙蓉,宮衣小隊紅。練香薰宋鵲,尋箭踏盧龍。旗溼金鈴重,霜幹玉鐙空。今朝畫眉早,不待景陽鍾。

謝秀才有妾縞練,改從於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後生感憶...... 其二

唐代:李賀

銅鏡立青鸞,燕脂拂紫綿。腮花弄暗粉,眼尾淚侵寒。碧玉破不復,瑤琴重拔弦。今日非昔日,何人敢正看?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九月

唐代:李賀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霜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51-333)


梁公子

唐代:李賀

風采出蕭家,本是菖蒲花。南塘蓮子熟,洗馬走江沙。御箋銀沫冷,長簟鳳窠斜。種柳營中暗,題書賜館娃。

高軒過(韓員外愈、皇甫侍御湜見過,因而命作。)

唐代:李賀

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雲是東京才子,文章鉅公。二十八宿羅心胸,九精照耀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三月

唐代: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淨如水。光風轉蕙百餘裡,暖霧驅雲撲天地。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春晝

唐代:李賀

朱城報春更漏轉,光風催蘭吹小殿。草細堪梳,柳長如線。卷衣秦帝,掃粉趙燕。日含畫幕,蜂上羅薦。平陽花塢,河陽花縣。越婦支機,吳蠶作繭。菱汀繫帶,荷塘倚扇。江南有情,塞北無恨。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唐代: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盡,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正月

唐代:李賀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生短絲。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二月

唐代:李賀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雜曲歌辭。少年樂

唐代:李賀

芳草落花如錦地,二十長遊醉鄉里。紅纓不重白馬驕,垂柳金絲香拂水。吳娥未笑花不開,綠鬢聳墮蘭雲起。陸郎倚醉牽羅袂,奪得寶釵金翡翠。

追和柳惲

唐代:李賀

汀洲白蘋草,柳惲乘馬歸。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酒杯箬葉露,玉軫蜀桐虛。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

石城曉

唐代:李賀

月落大堤上,女垣棲烏起。細露溼團紅,寒香解夜醉。女牛渡天河,柳煙滿城曲。上客留斷纓,殘蛾鬥雙綠。春帳依微蟬翼羅,橫茵突金隱體花。帳前輕絮鶴毛起,欲說春心無所似。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六月

唐代:李賀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裴回,啾啾赤帝騎龍來。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十二月

唐代:李賀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依稀和氣解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舞曲歌辭。公莫舞歌

唐代:李賀

方花古礎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銀罌。華筵鼓吹無桐竹,長刀直立割鳴箏。橫楣粗錦生紅緯,日炙錦嫣王未醉。腰下三看寶玦光,項莊掉箾攔前起。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龍子。芒碭雲瑞抱天回,咸陽王氣清如水。鐵樞鐵楗重束關,大旗五丈撞雙環。漢王今日須秦印,絕臏刳腸臣不論。

相和歌辭·莫愁曲

唐代:李賀

草生隴坂下,鴉噪城堞頭。何人此城裡,城角栽石榴。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遊。歸來無人識,暗上沉香樓。羅床倚瑤瑟,殘月傾簾鉤。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樹秋。若負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新夏歌

唐代:李賀

曉木千籠真蠟彩,落蕊枯香數分在。陰枝秀牙卷縹茸,長風回氣扶蔥蘢。野家麥畦上新壟,長畛裴回桑柘重。刺香滿地菖蒲草,雨梁燕語悲身老。三月搖揚入河道,天濃地濃柳梳掃。

感諷六首

唐代:李賀

人閒春蕩蕩,帳暖香揚揚。飛光染幽紅,誇嬌來洞房。舞席泥金蛇,桐竹羅花床。眼逐春瞑醉,粉隨淚色黃。王子下馬來,曲沼鳴鴛鴦。焉知腸車轉,一夕巡九方。苦風吹朔寒,沙驚秦木折。舞影逐空天,畫鼓餘清節。蜀書秋信斷,黑水朝波咽。嬌魂從迴風,死處懸鄉月。雜雜胡馬塵,森森邊士戟。天教胡馬戰,曉雲皆血色。婦人攜漢卒,箭箙囊巾幗。不慚金印重,踉鏘腰鞬力。恂恂鄉門老,昨夜試鋒鏑。走馬遣書勳,誰能分粉墨?青門放彈去,馬色連空郊。何年帝家物,玉裝鞍上搖。去去走犬歸,來來坐烹羔。千金不了饌,貉肉稱盤臊。試問誰家子,乃老能佩刀。西山白蓋下,賢俊寒蕭蕭。曉菊泫寒露,似悲團扇風。秋涼經漢殿,班子泣衰紅。本無辭輦意,豈見入空宮。腰衱佩珠斷,灰蝶生陰松。蝶飛紅粉臺,柳掃吹笙道。十日懸戶庭,九秋無衰草。調歌送風轉,杯池白魚小。水宴截香腴,菱科映青罩。(艹豐)蒙梨花滿,春昏弄長嘯。惟愁苦花落,不悟世衰到。撫舊惟銷魂,南山坐悲峭。

昌谷詩〈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代:李賀

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遙巒相壓疊,頹綠愁墮地。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竹香滿悽寂,粉節塗生翠。草發垂恨鬢,光露泣幽淚。層圍爛洞曲,芳徑老紅醉。攢蟲鎪古柳,蟬子鳴高邃。大帶委黃葛,紫蒲交狹涘。石錢差復藉,厚葉皆蟠膩。汰沙好平白,立馬印青字。晚鱗自遨遊,瘦鵠暝單跱。嘹嘹溼蛄聲,咽源驚濺起。紆緩玉真路,神娥蕙花裡。苔絮縈澗礫,山實垂赬紫。小柏儼重扇,肥松突丹髓。鳴流走響韻,壟秋拖光穟.鶯唱閔女歌,瀑懸楚練帔。風露滿笑眼,駢巖雜舒墜。亂條迸石嶺,細頸喧島毖。日腳掃昏翳,新雲啟華閟.謐謐厭夏光,商風道清氣。高眠服玉容,燒桂祀天幾。霧衣夜披拂,眠壇夢真粹。待駕棲鸞老,故宮椒壁圮。鴻瓏數鈴響,羈臣發涼思。陰藤束朱鍵,龍帳著魈魅。碧錦帖花檉,香衾事殘貴。歌塵蠹木在,舞彩長雲似。珍壤割繡段,裡俗祖風義。鄰兇不相杵,疫病無邪祀。鮐皮識仁惠,丱角知靦恥。縣省司刑官,戶乏詬租吏。竹藪添墮簡,石磯引鉤餌。溪灣轉水帶,芭蕉傾蜀紙。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泉尊陶宰酒,月眉謝郎妓。丁丁幽鍾遠,矯矯單飛至。霞巘殷嵯峨,危溜聽爭次。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陰悴。涼光入澗岸,廓盡山中意。漁童下宵網,霜禽竦煙翅。潭鏡滑蛟涎,浮珠噞魚戲。風桐瑤匣瑟,螢星錦城使。柳綴長縹帶,篁掉短笛吹。石根緣綠蘚,蘆筍抽丹漬。漂旋弄天影,古檜拏雲臂。愁月薇帳紅,罥雲香蔓刺。芒麥平百井,閒乘列千肆。刺促成紀人,好學鴟夷子。

其二

唐代:李賀

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躃躃。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發。都門賈生墓,青蠅久斷絕。寒食搖揚天,憤景長肅殺。皇漢十二帝,唯帝稱睿哲。一夕信豎兒,文明永淪歇。

十月

唐代:李賀

玉壺銀箭稍難傾,釭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羅幕,燭龍兩行照飛閣。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長眉對月鬥彎環。

四月

唐代: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七月

唐代:李賀

星依雲渚冷,露滴盤中圓。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假龍吟歌

唐代:李賀

石軋銅杯,吟詠枯瘁。蒼鷹擺血,白鳳下肺。桂子自落,雲弄車蓋。木死沙崩惡谿島,阿母得仙今不老。窞中跳汰截清涎,隈壖臥水埋金爪。崖蹬蒼苔吊石發,江君掩帳篔簹折。蓮花去國一千年,雨後聞腥猶帶鐵。

謝秀才有妾縞練,改從於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後生感憶......其四

唐代:李賀

尋常輕宋玉,今日稼文鴦。戟幹橫龍簴,刀環倚桂窗。邀人裁半袖,端坐據胡床。淚溼紅輪重,棲烏上井梁。

日出行

唐代:李賀

白日下崑崙,發光如舒絲。徒照葵藿心,不照遊子悲。折折黃河曲,日從中央轉。暘谷耳曾聞,若木眼不見。奈爾鑠石,胡為銷人。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詎教晨光夕昏。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月

唐代:李賀

玉壺銀箭稍難傾,釭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羅幕,燭龍兩行照飛閣。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長眉對月鬥彎環。

相和歌辭·江南曲

唐代:李賀

汀洲白蘋草,柳惲乘馬歸。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酒杯若葉露,玉軫蜀桐虛。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

其二

唐代:李賀

別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欲將千里別,持此易鬥粟。南雲北雲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線。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飢兒夢中見。維爾之昆二十餘,年來持鏡頗有須。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荒溝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蠐螬。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

酬答二首 其一

唐代:李賀

金魚公子夾衫長,密裝腰鞓割玉方。行處春風隨馬尾,柳花偏打內家香。

八月

唐代:李賀

孀妾怨長夜,獨客夢歸家。傍簷蟲緝絲,向壁燈垂花。簷外月光吐,簾中樹影斜。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龍夜吟

唐代:李賀

鬈髮胡兒眼晴綠,高樓夜靜吹橫竹。一聲似向天上來,月下美人望鄉哭。直排七點星藏指,暗合清風調宮徵。蜀道秋深雲滿林,湘江半夜龍驚起。玉堂美人邊塞情,碧窗皓月愁中聽。寒砧能搗百尺練,粉淚凝珠滴紅線。胡兒莫作隴頭吟,隔窗暗結愁人心。

“詩鬼”李賀的詩文全集333首(151-333)


答贈

唐代:李賀

本是張公子,曾名萼綠華。沉香薰小像,楊柳伴啼鴉。露重金泥冷,杯闌玉樹斜。琴堂沽酒客,新買後園花。

將進酒·琉璃鍾

唐代:李賀

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吹龍笛,擊鼉鼓;皓齒歌,細腰舞。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勸君終日酩酊醉,酒不到劉伶墳上土!

昌谷詩(五月二十七日作)

唐代:李賀

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遙巒相壓疊,頹綠愁墮地。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竹香滿悽寂,粉節塗生翠。草發垂恨鬢,光露泣幽淚。層圍爛洞曲,芳徑老紅醉。攢蟲鎪古柳,蟬子鳴高邃。大帶委黃葛,紫蒲交狹涘。石錢差復藉,厚葉皆蟠膩。汰沙好平白,立馬印青字。晚鱗自遨遊,瘦鵠暝單跱.嘹嘹溼蛄聲,咽源驚濺起。紆緩玉真路,神娥蕙花裡。苔絮縈澗礫,山實垂赬紫。小柏儼重扇,肥松突丹髓。鳴流走響韻,壟秋拖光穟.鶯唱閔女歌,瀑懸楚練帔。風露滿笑眼,駢巖雜舒墜。亂條迸石嶺,細頸喧島毖。日腳掃昏翳,新雲啟華閟.謐謐厭夏光,商風道清氣。高眠服玉容,燒桂祀天幾。霧衣夜披拂,眠壇夢真粹。待駕棲鸞老,故宮椒壁圮。鴻瓏數鈴響,羈臣發涼思。陰藤束朱鍵,龍帳著魈魅。碧錦帖花檉,香衾事殘貴。歌塵蠹木在,舞彩長雲似。珍壤割繡段,裡俗祖風義。鄰兇不相杵,疫病無邪祀。鮐皮識仁惠,丱角知靦恥。縣省司刑官,戶乏詬租吏。竹藪添墮簡,石磯引鉤餌。溪灣轉水帶,芭蕉傾蜀紙。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泉尊陶宰酒,月眉謝郎妓。丁丁幽鍾遠,矯矯單飛至。霞巘殷嵯峨,危溜聽爭次。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陰悴。涼光入澗岸,廓盡山中意。漁童下宵網,霜禽竦煙翅。潭鏡滑蛟涎,浮珠噞魚戲。風桐瑤匣瑟,螢星錦城使。柳綴長縹帶,篁掉短笛吹。石根緣綠蘚,蘆筍抽丹漬。漂旋弄天影,古檜拏雲臂。愁月薇帳紅,罥雲香蔓刺。芒麥平百井,閒乘列千肆。刺促成紀人,好學鴟夷子。

九月

唐代:李賀

離宮散螢天似水,竹黃池冷芙蓉死。月綴金鋪光脈脈,涼苑虛庭空澹白。霜花飛飛風草草,翠錦斕斑滿層道。雞人罷唱曉瓏璁,鴉啼金井下疏桐。

雜曲歌辭·少年樂

唐代:李賀

芳草落花如錦地,二十長遊醉鄉里。紅纓不重白馬驕,垂柳金絲香拂水。吳娥未笑花不開,綠鬢聳墮蘭雲起。陸郎倚醉牽羅袂,奪得寶釵金翡翠。

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艾如張

唐代:李賀

錦襜褕,繡襠襦。強飲啄,哺爾雛。隴東臥穟滿風雨,莫信籠媒隴西去。齊人織網如素空,張在野田平碧中。網絲漠漠無形影,誤爾觸之傷首紅。艾葉綠花誰剪刻,中藏禍機不可測。

高平縣東私路

唐代:李賀

侵侵槲葉相,木花滯寒雨。今夕山上秋,永謝無人處。石溪遠荒澀,棠實懸辛苦。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

酬答二首

唐代:李賀

金魚公子夾衫長,密裝腰鞓割玉方。行處春風隨馬尾,柳花偏打內家香。雍州二月梅池春,御水暖白蘋.試問酒旗歌板地,今朝誰是拗花人。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其三

唐代:李賀

剪翅小鷹斜,絛根玉鏇花。鞦垂妝鈿粟,箭箙釘文竹。狒狒啼深竹,鵁鶄老溼沙。宮官燒蠟火,飛燼汙鉛華。

房中思

唐代:李賀

新桂如蛾眉,秋風吹小綠。行輪出門去,玉鑾聲斷續。月軒下風露,曉庭自幽澀。誰能事貞素,臥聽莎雞泣。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五月

唐代:李賀

雕玉押簾上,輕轂籠虛門。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文。迴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

夜飲朝眠曲

唐代:李賀

觴酣出座東方高,腰橫半解星勞勞。柳苑鴉啼公主醉,薄露壓花蕙園氣。玉轉溼絲牽曉水,熟粉生香琅玕紫。夜飲朝眠斷無事,楚羅之幃臥皇子。

巴童答

唐代:李賀

巨鼻宜山褐,龐眉入苦吟。非君唱樂府,誰識怨秋深。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七月

唐代:李賀

星依雲渚冷,露滴盤中圓。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閏月

唐代:李賀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迴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五月

唐代:李賀

雕玉押簾額,輕縠籠虛門。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紋。迴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

舞曲歌辭。拂舞辭

唐代:李賀

吳娥聲絕天,空雲閒裴回。門外滿車馬,亦須生綠苔。尊有烏程酒,勸君千萬壽。全勝漢武錦樓上,曉望晴寒飲花露。東方日不破,天光無老時。丹成作蛇乘白霧,千年重化玉井龜。從蛇作龜二千載。吳堤綠草年年在。背有八卦稱神仙,邪鱗頑甲滑腥涎。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

唐代:李賀

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菉。新橋倚雲阪,候蟲嘶露樸。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石氣何悽悽,老莎如短鏃。

釣魚詩

唐代:李賀

秋水釣紅渠,仙人待素書。菱絲縈獨繭,蒲米蟄雙魚。斜竹垂清沼,長綸貫碧虛。餌懸春蜥蜴,鉤墜小蟾蜍。詹子情無限,龍陽恨有餘。為看煙浦上,楚女淚沾裾。

賈公閭貴婿曲

唐代:李賀

朝衣不須長,分花對袍縫。嚶嚶白馬來,滿腦黃金重。今朝香氣苦,珊瑚澀難枕。且要弄風人,暖蒲沙上飲。燕語踏簾鉤,日虹屏中碧。潘令在河陽,無人死芳色。

貴公子夜闌曲

唐代:李賀

嫋嫋沉水煙,烏啼夜闌景。曲沼芙蓉波,腰圍白玉冷。

追和柳惲

唐代:李賀

汀洲白蘋草,柳惲乘馬歸。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酒杯箬葉露,玉軫蜀桐虛。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

梁臺古愁

唐代:李賀

梁王臺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飛入。臺前鬥玉作蛟龍,綠粉掃天愁露溼。撞鐘飲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噴血斑。朝朝暮暮愁海翻,長繩繫日樂當年。芙蓉凝紅得秋色,蘭臉別春啼脈脈。蘆洲客雁報春來,寥落野篁秋漫白。

洛陽城外別皇甫湜

唐代:李賀

洛陽吹別風,龍門起斷煙。冬樹束生澀,晚紫凝華天。單身野霜上,疲馬飛蓬間。憑軒一雙淚,奉墜綠衣前。


謠俗

唐代:李賀

上林蝴蝶小,試伴漢家君。飛向南城去,誤落石榴裙。脈脈花滿樹,翾翾燕繞雲。出門不識路,羞問陌頭人。

官不來(題皇甫湜先輩廳)

唐代:李賀

官不來,官庭秋,老桐錯幹青龍愁。書司曹佐走如牛,疊聲問佐官來不?官不來,門幽幽。

蝴蝶飛(一作蝴蝶舞)

唐代:李賀

楊花撲帳春雲熱,龜甲屏風醉眼纈。東家蝴蝶西家飛,白騎少年今日歸。

酬答二首 其二

唐代:李賀

雍州二月梅池春,御水鵁鶄暖白蘋。試問酒旗歌板地,今朝誰是拗花人。

洛妹真珠

唐代:李賀

真珠小娘下青廓,洛苑香風飛綽綽。寒鬢斜釵玉燕光,高樓唱月敲懸璫。蘭風桂露灑幽翠,紅弦嫋雲咽深思。花袍白馬不歸來,濃蛾疊柳香唇醉。金鵝屏風蜀山夢,鸞裾鳳帶行煙重。八驄籠晃臉差移,日絲繁散曛羅洞。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玉喉窕窕排空光,牽雲曳雪留陸郎。

六月

唐代:李賀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裴回,啾啾赤帝騎龍來。

貴公子夜闌曲

唐代:李賀

嫋嫋瀋水煙,烏啼夜闌景。曲沼芙蓉波,腰圍白玉冷。

感諷五首 其五

唐代:李賀

石根秋水明,石畔秋草瘦。侵衣野竹香,蟄蟄垂野厚。岑中月歸來,蟾光掛空秀。桂露對仙娥,星星下雲逗。淒涼梔子落,山璺泣清漏。下有張仲蔚,披書案將朽。

南園

唐代: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少年樂

唐代:李賀

芳草落花如錦地,二十長遊醉鄉里。紅纓不動白馬驕,垂柳金絲香拂水。吳娥未笑花不開,綠鬢聳墮蘭雲起。陸郎倚醉牽羅袂,奪得寶釵金翡翠。

高平縣東私路

唐代:李賀

侵侵槲葉香,木花滯寒雨。今夕山上秋,永謝無人處。石谿遠荒澀,棠實懸辛苦。古者定幽尋,呼君作私路。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五月

唐代:李賀

雕玉押簾上,輕縠籠虛門。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文。迴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

相和歌辭。神弦別曲

唐代:李賀

巫山小女隔雲別,松花春風山上發。綠蓋獨穿香徑歸,白馬花竿前孑孑。蜀江風澹水如羅,墮蘭誰泛相經過。南山桂樹為君死,雲衫殘汙紅脂花。

相和歌辭。日出行

唐代:李賀

白日下崑崙,發光如舒絲。徒照葵藿心,不照遊子悲。折折黃河曲,日從中央轉。暘谷耳曾聞,若木眼不見。奈何鑠石,胡為銷人。羿彎弓屬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詎教晨光夕昏。

唐兒歌〈杜豳公之子〉

唐代:李賀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半臂。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畫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送沈亞之歌並序

唐代:李賀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紫絲竹斷驄馬小,家住錢塘東復東。白藤交穿織書笈,短策齊裁如梵夾。雄光寶礦獻春卿,煙底驀波乘一葉。春卿拾材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攜笈歸江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唐代: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

唐代:李賀

孀妾怨夜長,獨客夢歸家。傍簷蟲緝絲,向壁燈垂花。簾外月光吐,簾內樹影斜。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染絲上春機

唐代:李賀

玉罌汲水桐花井,茜絲瀋水如雲影。美人懶態燕脂愁,春梭拋擲鳴高樓。綵線結茸背復疊,白袷玉郎寄桃葉。為君挑鸞作腰綬,願君處處宜春酒。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其四

唐代:李賀

十騎簇芙蓉,宮衣小隊紅。練香薰宋鵲,尋箭踏盧龍。旗溼金鈴重,霜幹玉鐙空。今朝畫眉早,不待景陽鍾。

代崔家送客

唐代:李賀

行蓋柳煙下,馬蹄白翩翩。恐隨行處盡,何忍重揚鞭。

感諷五首 其二

唐代:李賀

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躃躃。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發。都門賈生墓,青蠅久斷絕。寒食搖揚天,憤景長肅殺。皇漢十二帝,唯帝稱睿哲。一夕信豎兒,文明永淪歇。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

唐代:李賀

長鬣張郎三十八,天遣裁詩花作骨。往還誰是龍頭人?公主遣秉魚須笏。水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蠶。金門石閣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隴西長吉摧頹客,酒闌感覺中區窄。葛衣斷碎趙城秋,吟詩一夜東方白。

帝子歌

唐代:李賀

洞庭帝子一千里,涼風雁啼天在水。九節菖蒲石上死,湘神彈琴迎帝子。山頭老桂吹古香,雌龍怨吟寒水光。沙浦走魚白石郎,閒取真珠擲龍堂。

五月

唐代:李賀

雕玉押簾額,輕縠籠虛門。井汲鉛華水,扇織鴛鴦紋。迴雪舞涼殿,甘露洗空綠。羅袖從徊翔,香汗沾寶粟。

三月

唐代: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殺人。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衿淨如水。光風轉蕙百餘裡,暖霧驅雲撲天地。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漂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十二月

唐代:李賀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依稀和氣解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四月

唐代: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盡,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二月

唐代:李賀

二月飲酒採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翅峨髻愁暮雲,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靜女春曙曲

唐代:李賀

嫩蝶憐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淚。粉窗香咽頹曉雲,錦堆花密藏春睡。戀屏孔雀搖金尾,鶯舌分明呼婢子。冰洞寒龍半匣水,一雙商鸞逐煙起。


章和二年中

唐代:李賀

雲蕭索,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和粟。關中父老百領襦,關東吏人乏詬租。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殷勤為我下田鉏,百錢攜賞絲桐客。遊春漫光塢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壽獻天子,七星貫斷姮娥死。

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

唐代:李賀

鄴城中,暮塵起。將黑丸,斫文吏。棘為鞭,虎為馬。團團走,鄴城下。切玉劍,射日弓。獻何人,奉相公。扶轂來,關右兒。香掃塗,相公歸。

王浚墓下作

唐代:李賀

人間無阿童,猶唱水中龍。白草侵煙死,秋藜繞地紅。古書平黑石,神劍斷青銅。耕勢魚鱗起,墳科馬鬣封。菊花垂溼露,棘徑臥幹蓬。松柏愁香澀,南原幾夜風!

潞州張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唐代:李賀

秋至昭關後,當知趙國寒。系書隨短羽,寫恨破長箋。病客眠清曉,疏桐墜綠鮮。城鴉啼粉堞,軍吹壓蘆煙。岸幘褰紗幌,枯塘臥折蓮。木窗銀跡畫,石磴水痕錢。旅酒侵愁肺,離歌繞懦弦。詩封兩條淚,露折一枝蘭。莎老沙雞泣,松幹瓦獸殘。覺騎燕地馬,夢載楚溪船。椒桂傾長席,鱸魴斫玳筵。豈能忘舊路,江島滯佳年。

其三

唐代:李賀

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低迷黃昏徑,嫋嫋青櫟道。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漆炬迎新人,幽壙螢擾擾。

感諷五首 其四

唐代:李賀

星盡四方高,萬物知天曙。己生須己養,荷擔出門去。君平久不返,康伯遁國路。曉思何譊譊,闤闠千人語。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其二

唐代:李賀

別柳當馬頭,官槐如兔目。欲將千里別,持此易鬥粟。南雲北雲空脈斷,靈臺經絡懸春線。青軒樹轉月滿床,下國飢兒夢中見。維爾之昆二十餘,年來持鏡頗有須。辭家三載今如此,索米王門一事無。荒溝古水光如刀,庭南拱柳生蠐螬。江干幼客真可念,郊原晚吹悲號號。

羅浮山人與葛篇

唐代:李賀

依依宜織江雨空,雨中六月蘭臺風。博羅老仙時出洞,千歲石床啼鬼工。蛇毒濃凝洞堂溼,江魚不食銜沙立。欲剪湘中一尺天,吳娥莫道吳刀澀。

正月

唐代:李賀

上樓迎春新春歸,暗黃著柳宮漏遲。薄薄淡靄弄野姿,寒綠幽風生短絲。錦床曉臥玉肌冷,露臉未開對朝暝。官街柳帶不堪折,早晚菖蒲勝綰結。

謝秀才有妾縞練,改從於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後生感憶。座人制詩嘲謝,賀復繼四首。

唐代:李賀

誰知泥憶雲,望斷梨花春。荷絲制機練,竹葉剪花裙。月明啼阿姊,燈暗會良人。也識君夫婿,金魚掛在身。

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之一

唐代:李賀

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小雁過爐峰,影落楚水下。長船倚雲泊,石鏡秋涼夜。豈解有鄉情?弄月聊鳴啞。

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唐代:李賀

李子別上國,南山崆峒春。不聞今夕鼓,差慰煎情人。趙壹賦命薄,馬卿家業貧。鄉書何所報,紫蕨生石雲。長安玉桂國,戟帶披侯門。慘陰地自光,寶馬踏曉昏。臘春戲草苑,玉輓鳴轔。綠p網縋金鈴,霞卷清池漘。開貫瀉蚨母,買冰防夏蠅。時宜裂大袂,劍客車盤茵。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皇圖跨四海,百姓拖長紳。光明靄不發,腰龜徒甃銀。吾將噪禮樂,聲調摩清新。欲使十千歲,帝道如飛神。華實自蒼老,流採長傾湓。沒沒暗齰舌,涕血不敢論。今將下東道,祭酒而別秦。六郡無剿兒,長刀誰拭塵。地理陽無正,快馬逐服轅。二子美年少,調道講清渾。譏笑斷冬夜,家庭疏筱穿。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賦詩面投擲,悲哉不遇人。此別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莫愁曲

唐代:李賀

草生龍陂下,鴉噪城堞頭。何人此城裡?城角栽石榴。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遊。歸來無人識,暗上沉香樓。羅床倚瑤瑟,殘月傾簾鉤。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樹秋。若負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箜篌引(又名公無渡河)

唐代:李賀

公乎公乎,提壺將焉如?屈平沈湘不足慕,徐衍入海誠為愚。公乎公乎,床有菅席盤有魚。北里有賢兄,東鄰有小姑。隴畝油油黍與葫,瓦甒濁醪蟻浮浮。黍可食,醪可飲,公乎公乎其奈居。被髮奔流竟何如?賢兄小姑哭嗚嗚。

二月

唐代:李賀

二月飲酒採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翹峨髻愁暮雲,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瑤華樂

唐代:李賀

穆天子,走龍媒。八轡冬瓏逐天回,五精掃地凝雲開。高門左右日月環,四方錯鏤稜層殷。舞霞垂尾長盤珊,江澄海淨神母顏。施紅點翠照虞泉,曳雲拖玉下崑山。列旆如松,張蓋如輪。金風殿秋,清明發春。八鑾十乘,矗如雲屯。瓊鍾瑤席甘露文,玄霜絳雪何足雲。薰梅染柳將贈君。鉛華之水洗君骨,與君相對作真質。

章和二年中

唐代:李賀

雲蕭索,田風拂拂,麥芒如篲黍如粟。關中父老百領襦,關東吏人乏詬租。健犢春耕土膏黑,菖蒲叢叢沿水脈。殷勤為我下田租,百錢攜償絲桐客。遊春漫光塢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拜神得壽獻天子,七星貫斷姮娥死。

代崔家送客

唐代:李賀

行盡柳煙下,馬蹄白翩翩。恐隨行處盡,何忍重揚鞭。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二月

唐代:李賀

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依稀和氣排冬嚴,已就長日辭長夜。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十月

唐代:李賀

玉壺銀箭稍難傾,釭花夜笑凝幽明。碎霜斜舞上羅幕,燭龍兩行照飛閣。珠帷怨臥不成眠,金鳳刺衣著體寒,長眉對月鬥彎環。

相和歌辭。江南曲

唐代:李賀

汀洲白蘋草,柳惲乘馬歸。江頭楂樹香,岸上蝴蝶飛。酒杯若葉露,玉軫蜀桐虛。朱樓通水陌,沙暖一雙魚。

許公子鄭姬歌

唐代:李賀

許史世家外親貴,宮錦千端買沉醉。銅駝酒熟烘明膠,古堤大柳煙中翠。桂開客花名鄭袖,入洛聞香鼎門口。先將芍藥獻妝臺,後解黃金大如鬥。莫愁簾中許合歡,清弦五十為君彈。彈聲咽春弄君骨,骨興牽人馬上鞍。兩馬八蹄踏蘭苑,情如合竹誰能見。夜光玉枕棲鳳凰,袷羅當門刺純線。長翻蜀紙卷明君,轉角含商破碧雲。自從小靨來東道,曲里長眉少見人。相如冢上生秋柏,三秦誰是言情客。蛾鬟醉眼拜諸宗,為謁皇孫請曹植。

琴曲歌辭。湘妃

唐代: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離鸞別鳳煙梧中,巫雲蜀雨遙相通。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二月

唐代:李賀

二月飲酒採桑津,宜男草生蘭笑人。蒲如交劍風如薰,勞勞胡燕怨酣春。薇帳逗煙生綠塵,金翅峨髻愁暮雲,沓颯起舞真珠裙。津頭送別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十一月

唐代:李賀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撾鍾高飲千日酒,卻天凝寒作君壽。御溝泉合如環素,火井溫泉在何處。

出城別張又新酬李漢

唐代:李賀

李子別上國,南山崆峒春。不聞今夕鼓,差慰煎情人。趙壹賦命薄,馬卿家業貧。鄉書何所報,紫蕨生石雲。長安玉桂國,戟帶披侯門。慘陰地自光,寶馬踏曉昏。臘春戲草苑,玉輓鳴qX轔。綠網縋金鈴,霞卷清池漘.開貫瀉蚨母,買冰防夏蠅。時宜裂大袂,劍客車盤茵。小人如死灰,心切生秋榛。皇圖跨四海,百姓拖長紳。光明靄不發,腰龜徒甃銀。吾將噪禮樂,聲調摩清新。欲使十千歲,帝道如飛神。華實自蒼老,流採長傾湓。沒沒暗齰舌,涕血不敢論。今將下東道,祭酒而別秦。六郡無剿兒,長刀誰拭塵。地理陽無正,快馬逐服轅。二子美年少,調道講清渾。譏笑斷冬夜,家庭疏筱穿。曙風起四方,秋月當東懸。賦詩面投擲,悲哉不遇人。此別定沾臆,越布先裁巾。

許公子鄭姬歌(鄭園中請賀作)

唐代:李賀

許史世家外親貴,宮錦千端買沉醉。銅駝酒熟烘明膠,古堤大柳煙中翠。桂開客花名鄭袖,入洛聞香鼎門口。先將芍藥獻妝臺,後解黃金大如鬥。莫愁簾中許合歡,清弦五十為君彈。彈聲咽春弄君骨,骨興牽人馬上鞍。兩馬八蹄踏蘭苑,情如合竹誰能見。夜光玉枕棲鳳凰,袷羅當門刺純線。長翻蜀紙卷明君,轉角含商破碧雲。自從小靨來東道,曲里長眉少見人。相如冢上生秋柏,三秦誰是言情客。蛾鬟醉眼拜諸宗,為謁皇孫請曹植。

塘上行

唐代:李賀

藕花涼露溼,花缺藕根澀。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溘溘。

官不來,題皇甫湜先輩廳

唐代:李賀

官不來,官庭秋,老桐錯幹青龍愁。書司曹佐走如牛,疊聲問佐官來不。官不來,門幽幽。

追和何、謝銅雀妓

唐代:李賀

佳人一壺酒,秋容滿千里。石馬臥新煙,憂來何所似。歌聲且潛弄,陵樹風自起。長裾壓高臺,淚眼看花機。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六月

唐代:李賀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裴回,啾啾赤帝騎龍來。

唐兒歌(杜豳公之子)

唐代:李賀

頭玉磽磽眉刷翠,杜郎生得真男子。骨重神寒天廟器,一雙瞳人剪秋水。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半臂。東家嬌娘求對值,濃笑畫空作唐字。眼大心雄知所以,莫忘作歌人姓李。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七月

唐代:李賀

星依雲渚冷,露滴盤中圓。好花生木末,衰蕙愁空園。夜天如玉砌,池葉極青錢。僅厭舞衫薄,稍知花簟寒。曉風何拂拂,北斗光闌干。

雜歌謠辭。鄴城童子謠

唐代:李賀

鄴城中,暮塵起。將黑丸,斫文吏。棘為鞭,虎為馬。團團走,鄴城下。切玉劍,射日弓。獻何人,奉相公。扶轂來,關右兒。香掃途,相公歸。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閏月

唐代:李賀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迴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送沈亞之歌

唐代:李賀

吳興才人怨春風,桃花滿陌千里紅。紫絲竹斷驄馬小,家住錢塘東復東。白藤交穿織書笈,短策齊裁如梵夾。雄光寶礦獻春卿,煙底驀波乘一葉。春卿拾材白日下,擲置黃金解龍馬。攜笈歸江重入門,勞勞誰是憐君者。吾聞壯夫重心骨,古人三走無摧捽。請君待旦事長鞭,他日還轅及秋律。

嘲少年

唐代:李賀

青驄馬肥金鞍光,龍腦如縷羅衫香。美人狹坐飛瓊觴,貧人喚雲天上郎。別起高樓臨碧筱,絲曳紅鱗出深沼。有時半醉百花前,背把金丸落飛鳥。自說生來未為客,一身美妾過三百。豈知斸地種田家,官稅頻催沒人織。長金積玉誇豪毅,每揖閒人多意氣。生來不讀半行書,只把黃金買身貴。少年安得長少年?海波尚變為桑田。榮枯遞轉急如箭,天公豈肯於公偏。莫道韶華鎮長在,發白面皺專相待。

梁臺古愁( 一作意)

唐代:李賀

梁王臺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飛入。臺前鬥玉作蛟龍,綠粉掃天愁露溼。撞鐘飲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噴血斑。朝朝暮暮愁海翻,長繩繫日樂當年。芙蓉凝紅得秋色,蘭臉別春啼脈脈。蘆洲客雁報春來,寥落野湟秋漫白。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四月

唐代:李賀

曉涼暮涼樹如蓋,千山濃綠生雲外。依微香雨青氛氳,膩葉蟠花照曲門。金塘閒水搖碧漪,老景沉重無驚飛,墮紅殘萼暗參差。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淥水辭

唐代:李賀

今宵好風月,阿侯在何處。為有傾城色,翻成足愁苦。東湖採蓮葉,南湖拔蒲根。未持寄小姑,且持感愁魂。


相和歌辭。塘上行

唐代:李賀

藕花涼露溼,花缺藕根澀。飛下雌鴛鴦,塘水聲溢溢。

謠俗

唐代:李賀

上林胡蝶小,試伴漢家君。飛向南城去,誤落石榴裙。脈脈花滿樹,翾翾燕繞雲。出門不識路,羞問陌頭人。

經沙苑

唐代:李賀

野水泛長瀾,宮牙開小蒨.無人柳自春,草渚鴛鴦暖。晴嘶臥沙馬,老去悲啼展。今春還不歸,塞嚶折翅雁。

蘭香神女廟(三月中作)

唐代:李賀

古春年年在,閒綠搖暖雲。松香飛晚華,柳渚含日昏。沙砌落紅滿,石泉生水芹。幽篁畫新粉,蛾綠橫曉門。弱蕙不勝露,山秀愁空春。舞珮剪鸞翼,帳帶塗輕銀。蘭桂吹濃香,菱藕長莘莘。看雨逢瑤姬,乘船值江君。吹簫飲酒醉,結綬金絲裙。走天呵白鹿,游水鞭錦鱗。密發虛鬟飛,膩頰凝花勻。團鬢分蛛巢,穠眉籠小唇。弄蝶和輕妍,風光怯腰身。深幃金鴨冷,奩鏡幽鳳塵。踏霧乘同歸,撼玉山上聞。

沙路曲

唐代:李賀

柳臉半眠丞相樹,珮馬釘鈴踏沙路。斷燼遺香嫋翠煙,燭騎啼烏上天去。帝家玉龍開九關,帝前動笏移南山。獨垂重印押千官,金窠篆字紅屈盤。沙路歸來聞好語,旱火不光天下雨。

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

唐代:李賀

長鬣張郎三十八,天遣裁詩花作骨。往還誰是龍頭人,公主遣秉魚須笏。太行青草上白衫,匣中章奏密如蠶。金門石閣知卿有,豸角雞香早晚含。隴西長吉摧頹客,酒闌感覺中區窄。葛衣斷碎趙城秋,吟詩一夜東方白。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

唐代:李賀

孀妾怨夜長,獨客夢歸家。傍簷蟲緝絲,向壁燈垂花。簾外月光吐,簾內樹影斜。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八月

唐代:李賀

孀妾怨夜長,獨客夢歸家。傍簷蟲緝絲,向壁燈垂花。簾外月光吐,簾內樹影斜。悠悠飛露姿,點綴池中荷。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六月

唐代:李賀

裁生羅,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紅鏡東方開,暈如車輪上徘徊,啾啾赤帝騎龍來。

湘妃

唐代:李賀

筠竹千年老不死,長伴秦娥蓋湘水。蠻娘吟弄滿寒空,九山靜綠淚花紅。離鸞別鳳煙梧中,巫雲蜀雨遙相通。幽愁秋氣上青楓,涼夜波間吟古龍。

將發

唐代:李賀

東床卷席罷,濩落將行去。秋白遙遙空,日滿門前路。

追賦畫江潭苑四首 其二

唐代:李賀

寶襪菊衣單,蕉花密露寒。水光蘭澤葉,帶重剪刀錢。角暖盤弓易,靴長上馬難。淚痕沾寢帳,勻粉照金鞍。

追和何謝銅雀妓

唐代:李賀

佳人一壺酒,秋容滿千里。石馬臥新煙,憂來何所似?歌聲且潛弄,陵樹風自起。長裾壓高臺,淚眼看花機。

感諷五首 其三

唐代:李賀

南山何其悲,鬼雨灑空草。長安夜半秋,風前幾人老。低迷黃昏徑,嫋嫋青櫟道。月午樹無影,一山唯白曉。漆炬迎新人,幽壙螢擾擾。

閏月

唐代:李賀

帝重光,年重時,七十二候迴環推。天官玉琯灰剩飛,今歲何長來歲遲。王母移桃獻天子,羲氏和氏迂龍轡。

綠章封事〈為吳道士夜醮作〉

唐代:李賀

青霓扣額呼宮神,鴻龍玉狗開天門。石榴花發滿溪津,溪女洗花染白雲。綠章封事諮元父,六街馬蹄浩無主。虛空風氣不清泠,短衣小冠作塵土。金家香巷千輪鳴,揚雄秋室無俗聲。願攜漢戟招書鬼,休令恨骨填蒿里。

詠懷二首 其二

唐代:李賀

日夕著書罷,驚霜落素絲。鏡中聊自笑,詎是南山期。頭上無幅巾,苦櫱已染衣。不見清溪魚,飲水得相宜。

染絲上春機

唐代:李賀

玉罌泣水桐花井,蒨絲沉水如雲影。美人懶態燕脂愁,春梭拋擲鳴高樓。綵線結茸背復疊,白袷玉郎寄桃葉,為君挑鸞作腰綬,願君處處宜春酒。

苦篁調嘯引

唐代:李賀

請說軒轅在時事,伶倫採竹二十四。伶倫採之自昆丘,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伶倫以之正音律,軒轅以之調元氣。當時黃帝上天時,二十三管鹹相隨,唯留一管人間吹。無德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自昌谷到洛後門

唐代:李賀

九月大野白,蒼岑竦秋門。寒涼十月末,露霰濛曉昏。澹色結晝天,心事填空雲。道上千裡風,野竹蛇涎痕。石澗涷波聲,雞叫清寒晨。強行到東舍,解馬投舊鄰。東家名廖者,鄉曲傳姓辛。杖頭非飲酒,吾請造其人。始欲南去楚,又將西適秦。襄王與武帝,各自留青春。聞道蘭臺上,宋玉無歸魂。緗縹兩行字,蟄蟲蠹秋芸。為探秦臺意,豈命餘負薪。

安樂宮

唐代:李賀

深井桐烏起,尚復牽情水。未盥邵陵瓜,瓶中弄長翠。新成安樂宮,宮如鳳凰翅。歌回蠟板鳴,左悺提壺使。綠蘩悲水曲,茱萸別秋子。

題趙生壁

唐代:李賀

大婦然竹根,中婦舂玉屑。冬暖拾松枝,日煙坐蒙滅。木蘚青桐老,石井水聲發。曝背臥東亭,桃花滿肌骨。

雜曲歌辭。十二月樂辭。三月

唐代:李賀

東方風來滿眼春,花城柳暗愁幾人。復宮深殿竹風起,新翠舞襟靜如水。光風轉蕙百餘裡,暖霧驅雲撲天地。軍裝宮妓掃蛾淺,搖搖錦旗夾城暖。曲水飄香去不歸,梨花落盡成秋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