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三大案之-梃击案

在我国历朝历代的皇位继承制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一直被各朝代所沿用,明朝也不例外。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期间,由于皇后一直无子,所以就没有所谓的嫡子,所以朝中大臣便主张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洛乃宫女所出,并不得神宗皇帝所喜。万历皇帝宠爱的郑贵妃在万历十四年生下皇三子朱常洵,在万历皇帝心中则十分希望册立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为此,万历皇帝不断拖延时间,不给皇长子安排老师教其读书,甚至找借口处分一些皇长子的支持者。即使如此,也未能如愿册立皇三子,甚至皇长子的声势更大。当时的东林党,皇太后,皇后也都纷纷加入支持皇长子的阵营中。此事一直被拖延至万历二十九年,皇长子朱常洛在二十岁时终被册立为太子,皇三子被封为福王,万历皇帝为弥补对这个儿子的愧疚,大肆封赏福王。即使这样也没能平息郑贵妃的怒气,国本之争最终演变为皇帝,郑贵妃势力与士绅大臣的势力之争。结果,郑贵妃忍无可忍,终于爆发明朝立国以来最严重宫廷仇杀事件——梃击案。

明末三大案之-梃击案

明神宗万历皇帝


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五月,一名男子手持木棍闯入太子寝宫,打伤守门太监,因惊动了宫中侍卫被捕。经过审讯,袭击者张差交代自己是蓟州人,靠砍柴与打猎为生,在一个月前有一个太监带他进京,告诉他有钱赚。进京后,这名太监每日酒肉不断的供给张差,不久后,这名太监交给他一根木棍并把他带到慈庆宫,告诉他进去后见人就打,尤其是身穿黄袍者,这是个奸人,如果打死身穿黄袍者,会得到很多奖赏,如果被抓,也会有人救他。经过张差的供认,最后查出涉案的两名太监是郑贵妃的手下太监庞保,刘成。于是朝臣就有人怀疑是郑贵妃想要谋害太子,但是庞保、刘成二人,仅是两名太监,地位低下,单凭他们不可能有如此胆量。众臣纷纷奏疏谴责外戚郑国泰“专擅”;郑贵妃则惶惶不可终日,向皇上哭诉,万历皇帝要她去向太子表明心迹。万历皇帝看到双方如此对立,指着郑贵妃说:“群情激怒,朕也不便解脱,你自去求太子吧!”朱常洛看到万历皇帝生气,又听出话中有音,只得将态度缓和说:“这件事只要张差一人承担便可结案。请速令刑部办理,不能再株连其他人。”万历皇帝听后,顿时眉开眼笑,频频点头:“还是太子说得对。”万历皇帝见牵扯到郑贵妃,不想再追查下去,太子估计皇帝态度也不愿深究。最后,张差被处死,张差临死前曾说:“同谋做事,事败,独推我死,而多官竟付之不问。”事后不久万历皇帝密令太监将庞保、刘成处死,全案遂无从查起。一场梃击案最后就这样不了了之。

张差梃击案背后主使到底是不是郑贵妃?也有人怀疑是太子自导自演的一出“苦肉计”,目的是借此陷害郑贵妃。现在看来不管主使是谁,真相如何,恐怕都无法知晓了。梃击案也就成了明末三大迷案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