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读《资治通鉴》,梁武帝萧衍是个难以绕开的人物。作为皇帝,梁武帝整整活了86岁,仅次于清朝乾隆皇帝,位列中国长寿皇帝的第二把交椅。

他漫长的统治生涯,为中国历史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他还是一个非常信佛的皇帝,他一生曾经4次出家当和尚。更厉害的是,他一生中有36年不近女色。

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梁武帝成长的年代正处于大动荡时期,当时的帝王威严已经荡然无存。公元260年2月,司马昭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谋杀魏帝曹髦。整个大环境都是谋杀、政治阴谋,忠诚、美德一度沦为笑话。政权在不断的被推翻,曾经建立的刘宋王朝仅仅维持了49年。南齐的统治只有20多年,一朝比一朝的统治时间更短。梁武帝也是在这种环境下建立了南梁政权。

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梁武帝很勤政,据说寒冬腊月也是天不亮就起床办公。他常年吃斋念佛,不饮酒,不食肉,每天只吃一餐饭,过午不食。他很节俭,一顶帽子戴三年,一条被子盖两年。他很谦虚恭敬,对待官员彬彬有礼。他克制,五十岁以后就不近女色,直到去世,再也没碰过女人。他很仁慈,百姓有犯死罪的,他都是痛哭一场,官员犯法的他只是说一顿。

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他当了四次和尚,每次大臣们都要花高价将他“赎”回来,总共花了将近四亿两银子。这数目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从而导致国库亏空,在寺庙由当和尚,没人掌管朝政,容易滋生腐败。这样下去,朝廷日益腐朽,奸人当道。结果引发后来的侯景之乱,萧衍被困于建康台城,在饥寒交迫当中含恨而终,也就是说被饿死了,享年86岁,不得善终,结局很凄惨,也就是这个死因,也就让他成为了后人口中的笑柄。

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关于梁武帝之死,《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梁武帝)疾久口苦,索蜜不得,再曰:‘荷,荷。’遂崩。”就是说梁武帝生病久了觉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不能,于是大喊“嗬嗬”数声而死。根据这段记载,萧衍是“疾久口苦”,也就是得了重病,嘴巴苦说明梁武帝并非空腹,而他想吃蜂蜜说明他并非肚子饿,而且送去的鸡子有数百粒之多,就知道其他吃的东西一定都齐备。


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梁武帝到底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恐怕今人已经很难明察,因为时隔久远,但据《梁书》、《资治通鉴》记载,侯景从采石渡过长江的时候,兵马总共只有八千多人,到攻破台城时却已经发展到十几万人了,也就是侯景在南朝是得到百姓的强烈拥护的。而百姓拥护侯景的原因,也正是侯景所宣扬的,萧梁沉溺佛法、僧尼泛滥,朝纲废弛、民生凋敝。

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所以说读史可以明鉴 知古可以鉴今,人们口口相传下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还是要多研究史书才能知道历史事实到底是如何,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是相当过硬的,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建议大家,要多读历史,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智慧。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我国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这本书参照多个版本,取其精华,反复校勘,经过国内专家精心编校整理而成,书中的内容尽可能能保证原貌,力争做到准确科学。而且是精装典藏版,适合收藏,也可以买来送给朋友,也是很有面子的。

36年不近女色,吃斋念佛,被称为菩萨皇帝,死因却沦为千古笑柄

对于这本书,只要能够读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获。因此建议大家,赶紧买这套书,多读几遍,长长见识,学学权谋。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