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時代最頂級的暢銷小說家——瑪麗•科雷利

瑪麗·科雷利(Marie Corelli,1855-1924)。

她是維多利亞與愛德華時代最暢銷的小說家,小說銷量遠超同時代的其他作家,比

阿瑟•柯南道爾、H•G•威爾斯、魯德亞德•吉卜林的總和還多。她一生共創作了25部長篇小說,主要涉及浪漫、靈異、神秘主義、科幻和宗教。

瑪麗•麥凱出生於1855年,是一個不名譽的私生女,她渴望擺脫這恥辱的出生。在1886年發表她的第一部小說(《兩個世界的羅曼史》,1886)時,她將名字改成了瑪麗•科雷利。

《巴拉巴》於1893出版時,其引發的轟動程度超過了漢弗萊•沃德夫人的《羅伯特•埃爾斯梅爾》,市場表現也更為出色。


維多利亞時代最頂級的暢銷小說家——瑪麗•科雷利


《巴拉巴》是瑪麗•科雷利根據《聖經》人物巴拉巴創作的長篇小說,書中成功塑造了一個性情乖戾的人物“猶滴·加略”,她慫恿哥哥猶大出賣了耶穌。

1895年,超級暢銷書《撒旦的悲傷》出版,風捲落葉般席捲歐美,奠定了瑪麗•科雷利維多利亞時代最暢銷小說家的地位。


維多利亞時代最頂級的暢銷小說家——瑪麗•科雷利


小說講述了一個“浮士德”式的故事,小說家以出賣靈魂為代價,與魔鬼做交易,以換取一兩部暢銷小說。

如果真有這種交易的話,那麼多嘔心瀝血的作者就不會如此辛苦了。

尤為難得的是,瑪麗•科雷利的25部小說,在當年幾乎每本都是暢銷書,恐怕就算是與魔鬼做交易,魔鬼也會賠得賣褲衩吧。

瑪麗•科雷利性格古怪張揚,與同時代的作家關係不睦(我們其實可以想象得到)。1899年,她厭倦了倫敦的“怨恨與吝嗇”,和女伴貝莎搬到了埃文河畔的斯特拉德福鎮。

同時代的奧斯卡•王爾德因同性戀被逮捕,不知瑪麗•科雷利的同性戀身份,是否也是她被倫敦文學圈排斥的原因之一。

如今瑪麗•科雷利的文名早已湮沒,可她吸引同時代讀者的超強能力頗值得仔細研究。

附:瑪麗•科雷利的作品一覽(摘自www.mariecorelli.org.uk,由 Nick Birch 整理)

《兩個世界的羅曼史》(The Romance of Two Worlds,1886)

《仇殺》(Vendetta,1886)

《塞爾瑪》(Thelma,1887)

Ardath,1889

Wormwood,1890

The Soul of Lilith,1892

The Silver Domino,1892

《巴拉巴》(Barabbas,1893)

《撒旦的悲傷》( The Sorrows Of Satan,1895)

The Mighty Atom,1896

Cameos,一部短篇小說集

《德里西亞謀殺案》(The Murder of Delicia,1896)

《澤斯卡》 (Ziska,1897)

Boy,1990

Jane,1990,一部短篇小說

The Master Christian,1990

A Christmas Greeting,1990,一部短篇小說

《偉大的女王逝去》( The Passing of the Great Queen,1901),一篇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的文章

《世俗權力》(Temporal Power,1902)

The Avon Star,1903,小短文

Gods Good Man,1904

The Strange Visitation,1904,小短篇

Free Opinions Freely Expressed,1905

1906 Treasures of Heaven.

1908 Holy Orders.

1910 The Devils Motor. Illustrated short story.

1911 The Life Everlasting.

1914 Innocent.

1917 Eyes of The Sea. A booklet in tribute to the Grand Fleet.

1918 The Young Diana.

1919 My Little Bit Collected short stories.

1920 The Love of Long Ago.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1921 The Secret Power.

1923 Love and the Philosopher.

1925 Poems. Collection of poems.

1925 Open Confessions to a Man from a Woman.

維多利亞時代最頂級的暢銷小說家——瑪麗•科雷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