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制导弹技术加灭火剂,用于扑灭森林火灾是否可行?

用户4611404456102


这个问题说明很爱畅想和研究。但以我个人认知来看:你这个导弹灭火仅仅理论上可行,实际商业环境不可行。

理论上可行

红外热成像制导在原理上,是通过导引头的红外热成像摄像机捕捉目标的红外热能量辐射,来追踪目标。在军事上应用也比较广泛。

如果用于森林灭火,我们通过理论也可以想象得到,森林起火点也是一个高热辐射源,装载灭火剂的导弹可以通过捕捉热辐射源,进行定点爆炸灭火。理论上看起来可行。

实际商用不可行

一个产品要实际商用要考虑的因素比理论上要多得多。理论上只考虑技术可行性和实现,而实际商用需要考虑很多因素。下面我们就看看为什么红外热成像制导在实际商用不可行。

1、成本因素

在商业环境,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成本问题。如果一个产品去解决一个问题成本很高,是无法真正商用的。就好比用大炮打蚊子,是没人会这么做的。题主这个红外热成像制导本身成本就不低,而且它到达目的地爆炸灭火面积并不大。还不如飞机喷洒干粉灭火剂或者洒水的经济实惠。太大面积过火,也可以来个人工降雨。

2、距离因素

红外热成像制导,主要用于近程攻击。太远了,红外热成像无法成像。那在结合我们森林火灾的情况来看。一般比较难灭火的是偏远大森林里的火不好灭。如果我们用你提出的这个导弹,太远了目标都发现不了,要么得开导弹车到跟前,要么飞机运送过去。这个场景不敢想象。比我们现在的飞机灭火差太远了。

3、干扰因素

红外热成像制导,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受到烟雾、云层等等干扰,无法形成热图像。你想想看,森林着火,整个上空都弥漫着炽热的烟雾。你的导弹飞到上空,恐怕就只能在几千米高空就爆炸了。根本谈不上灭火,那是在灭烟。如果你后端人工控制末端制导,红外热成像摄像机也看不透炽热的烟雾。你只能在一片漆黑中乱炸一通。

4、灭火效果

灭火效果是灭火的关键。森林火灾比较难灭有两个问题:

  • 火借风势,深林着火经常是,一阵风可以把着火的灌木丛直接从火场带飞到另外一个地方。形成另外一个着火点。

  • 死灰复燃,一些燃烧完的区域,由于大量的树木燃烧后形成了炽热燃烧的木炭和草灰在风的助力下,它也可以在下一个地方重新着火。

基于这两个问题,你的导弹就算避开了前面讲的技术缺陷达到了火场,也灭不了多大面积的火场。而且,你导弹爆炸带来的冲击波,会将你爆炸范围边上的火种吹起来,带到前方去燃烧。所以,灭火效果一定好不到那里去。

总结

总之,森林灭火目前最高效率的还是飞机灭火。你这个导弹技术是擅长于追踪快速移动的目标。而不擅长于范围会不断扩大的火场。

我是数智风,用经验回答问题,欢迎关注我。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评论。


数智风


早前的新闻:由中国航天科工十院航天风华公司自主研制的军民融合典型产品——新型森林灭火弹,定型试验取得圆满成功。其灭火效能、远距射程、引信可靠起爆、飞行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需要,并处于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而红外热成像制导弹技术加灭火剂,用于扑灭森林火灾是否可行?

我觉得不可行。

森林防火监控平台的多用于高热、严寒、高海拔、多雨高湿、易腐蚀、人迹罕至的环境极端恶劣之处。

业内普遍存在偏爱热成像和长焦镜头、云台越重越好、球形云台风阻小等选型误区。选购的设备多为模块拼凑,集成化程度低,体积重量大、功耗大,故障率高、运维难,平台智能化程度低,以传统视频监控或人工巡护为主,未实现自动化无人值守,难以满足野外恶劣环境需求。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利用接收目标热辐射的成像技术。如果火情被遮挡便无法感应物体热辐射,不符合森林防火“早发现”、“打早”的原则;温差成像导致图像质量差;探测距离只有几公里,选小于可见光的几十公里;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漏报误报率高;一般需要加装可见光摄像系统成本高。

球形云台将变焦摄像机放入球形护罩仓内,云台顶端重量体积大,晃动抖动大,导致图像不稳定。同时存在易损坏、安装运维成本高、供电建设成本高等问题。

重载云台的护罩仓随机赋形,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体积重量。云台顶端重量体积小晃动抖动小。高集成带来了可靠耐用、安装运维成本低、供电建设成本低等优势。

所以,红外热成像制导弹技术加灭火剂来用于扑灭森林火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尬聊电影创作者


可行,理论上用直升飞机去更节约资源


aibaa


理论上完全可行,但要对导弹进行改装,而且成本太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