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92,准许返航:“长须鲸”歼八截击机杂谈

“呼叫81192,这里是553,我奉命接替你机执行巡航任务,请返航!”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重复,你们继续前进!”

“81192,这里是2020年,欢迎你返航。”

81192,准许返航:“长须鲸”歼八截击机杂谈

歼八,北约代号“长须鲸”,中国沈阳飞机工业集团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研制的一款双发超音速截击战斗机,原型机于1969年定型,1979年定型生产,是我们空军八九十年代服役的主力战斗机,被称为全世界最后一种第二代战斗机,直至今天还有一定数量的歼八系列战斗机在空军服役,主要担任的是侦查任务,歼八服役的四十年是中国空军快速发展的四十年,虽然它的风头被后来服役的战斗机渐渐的抢了去,性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不小的差距,也有这样那样的设计缺陷,但不可否认它见证了共和国空军向现代化迈进的历程。

研制背景,航空大跃进的产物

81192,准许返航:“长须鲸”歼八截击机杂谈

正在进行试飞测试任务的早期歼八

上世纪60年代,全国上下大搞“航空大跃进”,各大研发单位争先恐后的设计了很多种型号战斗机,如58年沈阳设计的“东风-107”截击机,军事工程院搞得“东风113”项目,成都飞机工业搞得歼-9截击机项目,虽然提出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方案,但都好高骛远,画饼充饥,受限于我国当时航空工业的落后条件,性能根本无法达到预期,说白了只是牛皮吹的震天响,付诸实践难度实在是太大,所以绝大部分项目都不了了之了!只有设计比较符合我国科研实力和国情歼-八项目脱颖而出,一年方案设计,三年试制和测试,终于在1969年7月5日首飞成功。

81192,准许返航:“长须鲸”歼八截击机杂谈

最初的歼八就是歼七的拉长放大版,图为歼七

60年代的我国空域,经常会有美军和台军的高空侦察机光临,火箭发射场,核武器研发单位,导弹试验基地经常会被“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光临,我军大量装备的歼-5/6系列飞机的高空性能有限,对付U-2这类高空侦察机束手无策,基于空军在60年代初期就仿制前苏联米格-21战斗机的生产出的歼-七战斗机的背景下,研发人员将歼-七拉长变成了歼-八,仍然采用机头进气,装备了两台涡喷-7甲型发动机,能达到升限20000米,航程2000公里,最高速度2.2马赫的性能,具备高速,高空,大航程,大爬升率的特点(典型的截击机)。装备了国产204型雷达,探测距离30千米,16公里发射霹雳-4半主动雷达指导空空导弹,性能指标超过米格-23战斗机上的“金刚石”机载雷达,但七十年代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都开始玩脉冲多普勒雷达,204还是那种落后的单脉冲雷达,差距凸显!

测试周期过长,黄花菜都有点凉了

81192,准许返航:“长须鲸”歼八截击机杂谈

大鼻孔被两侧进气道取代,为雷达电子设备腾出空间

从1969年歼八首飞,79年12月31日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设计定型,再到86年2月20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歼-8飞机生产定型,竟然用了17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歼-8也在不断的进行改进,文革期间研发小组仍然按照常进行相关的测试任务,歼八最初的一些设计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更改,一些新的技术被加装上去,特别是沈飞在歼八的基础上改进了进气布局,“大鼻孔”被两侧的进气道取代,为更先进的208型雷达和电子设备腾出了空间,并且在机体材料上大面积的使用了复合材料(中国首次在自行研制的战斗机上使用复合材料),也就是后来的歼-八B型战斗机,歼八系列型号繁多歼八,歼八B/C/D/F,歼八IIM等等,一直到2004年的时候还在不断的改进,加装了国产脉冲多普勒雷达和新型屏显,进一步加强探测搜索能力和超视距打击能力。

截击机毕竟已是昨日,歼八难堪大用

81192,准许返航:“长须鲸”歼八截击机杂谈

歼八被军迷戏称“铅笔”,你别说还真像

虽然歼八战斗机一边用着一边改着,推出了众多的型号,但歼八毕竟是个截击机,平台早已落后于时代,同类性质的机型像是米格-25,苏-15,Y-12截击机等都已经在博物馆里待很久了,歼-8那个被军迷戏称“铅笔”的外形使它的高空高速性能优异而低空低速性能差劲,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飞行员开着这样一个“大铅笔”,如果飞的很慢那得有多难控制啊,搞不好就撞机了!这也是截击机最大的一个缺陷,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苏相继研发出了苏-27和F-15这样的第三代战斗机,它们既具备大航程和高速性能,又能在中低速的条件下进行灵活的空战搏斗,这样截击机地位就尴尬了,也就标志着它从历史舞台的退出。

提到歼八,2001年4月1日这个日子是绕不开的

81192,准许返航:“长须鲸”歼八截击机杂谈

81192,欢迎你回家

今天是2020年的4月1日,19年前的今天,一个英雄用生命捍卫了国家主权,当时这架歼-八B正在海南岛附近空域跟踪监视一架美海军EP3侦察机。由于美方的侦查机是大型螺旋桨侦察机,飞行速度慢,而伴飞的歼-八是截击机,低速性能不稳定而机动性极差,双方又靠的过近,所以歼八受到美军机产生气流的干扰与EP3侦察机发生了碰撞酿成了这次悲剧。因为当年我们的空军实力实在有限,可用的飞机又很少,实在没法子才用截击机去执行监控任务,惨剧的背后又有着多少的心酸和无奈。今天的我们回眸这些往事,应该做到居安思危,永不夜郎自大,时刻牢记落后就要被欺负,只有“忆苦”才是最好思考未来。

81192,欢迎你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