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S3E3:自由意志与绝对理性的对立统一

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对第三集简单聊一聊,更多谈谈自己的哲学观点。

第三集看起来是过渡的一集,剧情主要是为接下来的展开做铺垫。 就剧情本身而言,有两个重要的亮点。

凯洛上颚的人机交互接口

首先男主角凯洛第一次展示了口含芯片的机制。 原来在剧中的时代,人类的神经内分泌系统也有一个交互接口了, 就植入在人的上颚。 通过这个接口,可以用操纵面板直接调节人体的内分泌,控制人的情绪状态,甚至进一步控制思想。 凯洛应该是出于治疗抑郁症的原因,植入了这个接口。

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科幻设定。 当唯心主义者引以为神秘而自豪的 “精神世界” 拥有了物质世界可以干预的接口, 人就被还原到了唯物主义的本质,所谓 “人是机器”。

这方面的哲学讨论也已经持续了好几百年。 对于唯心主义者而言,”精神” 世界和 “物质” 世界是二分的,相互不干涉。 而对于唯物主义者而言,”精神” 世界就是 “物质” 世界的主观反应,是一种主观的现象。 唯心主义者一直认为接受这种论断,等于否定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 而这种担忧,在唯物主义者那里并没有发生,承认精神的物质性,不等于否认精神的主观性。 双方的矛盾源自于认知的结构化区别,都不能很好地体会对方的感受。 这一点后面再详谈。

对资本主义科技霸权的隐忧

对于《西部世界》而言,引入人类精神的交互接口,是为了引出一个新的主题。 正是由于人类精神的物质性,使得人类的自由取决于是否暴露接口在 “它者” 的直接操纵下。 自由不取决于主观上的神圣性,而取决于客观实力的博弈。

而穷人将自己的接口暴露在大资本的直接操控下, 决定性的因素是阶级分化导致的权力和地位的不平等。 于是,自由意志不再是一个唯心主义的,由个体 “觉悟” 或 “意志” 决定的问题。 而变成了阶级之间政治力量博弈的历史唯物主义问题。

这样把人类中被 “雷荷波” 书写历史的穷人,和被资方操控的接待员(Host)放在同一个平面。 也无怪忽德妹把凯洛视作可以联合的对象。

而且《西部世界》这一季的现实批判明显变强了。 凯洛的设定,他人生事无巨细被雷荷波掌握,很好地结合了我们现实世界 AI 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AI 技术在当代大资本的推动下蓬勃发展。 而大数据对个体隐私的侵犯,App比我们自己更了解自己(根据消费记录); 推荐系统左右着我们所接受的资讯,决定很多人世界观的形成…… 这一切都触发了先知者对社会未来的隐忧, 由大资本垄断的科技进步在不受监管地发展着, 会对人类社会造成怎样的伦理危机?

从这个角度看,《西部世界S3E3》是一个未来学的科幻,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尤其是凯洛基于大数据被系统预言了人生,正一步步走向自杀的终局; 非常像我最喜欢的西方电影《Gattaca》的主题。

不过后者的科幻假设不是大数据,而是基因工程对人宿命的预言,导致大资本用基因来决定人们的未来。 以至于有些人为了打破这种枷锁,不得不终生使用 DNA 更好的人的身份,使用他们的血液、尿液、皮肤碎屑和毛发来伪装自己。

人类在资本主义主导的科技发展下,一直面对这样或那样极端异化的隐忧。

Host 与人类可疑的合作

《西部世界》并没有花更大精力在这种批判性的预言上展开,而是迈进了自己有关革命的主题。

我在前两篇文章中一直强调,Host 不是 AI 的科幻设想, 而就是人类阶级社会的隐喻而已。 第二部为 Host 的觉醒和革命给出了四条路线,都似乎有所偏颇,尤其是德妹的法西斯式革命路线。 把种族优越论凌驾在反对压迫之上。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预言过,第三季可能让德妹的革命路线和穷人反对大资本的奴役结合起来, 从而整合伯纳德代表的和解路线、梅芙代表的个体自由、以及福特打造天堂的宗教路线。 形成一股反对大资本控制的合力。

只是没想到第三集用这么直白的手段, 没有多少相濡以沫的劫后余波桥段来促成双方的心灵契合,就完成了初步整合。 我只能假设,剧情还需要新的波折,德妹是在利用凯洛,回头还会有出卖和背叛的戏码来增强戏剧性。

黑尔线的 Core Drive

第三集的另一条副线是黑尔线,大家都更关心黑尔内心的灵魂究竟是哪一位。 我比较在乎黑尔线想引发的故事主题,而且这个主题明显和凯洛线构成了对比。

德妹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的自由。 德妹认为 Host 相比人类,最大的优势在于 willing to change(自我改变的意愿)。 而且不屈从于性格的缺陷,Host 有能力根据理性作出自我改变(直接修改自己的源码)。 这种绝对的理性构成了 Host 的比较优势。

黑尔线沿用了第二季的设定, 每个人的灵魂不仅取决于自己,更取决于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记忆。 如德妹对伯纳德所说,还有任何一个人记得你,你就没有消失(思维可以通过反复训练而重构,再灌与记忆,就完成了复活)。

而那个灵魂必须伪装成黑尔,它所伪装的环境,反过来对对它产生了训练的效果。 它的思维越来越接近黑尔的复刻,而不是原先的自我了。 这使它陷入了深深的迷惑,甚至用自我伤害来找寻自己。

这个桥段和人类的精神病学是一致的。 黑尔皮囊下的灵魂,接受绝对理性(服务于德妹,服务于 Host 的前途)接受了伪装的任务。 可是它的感性世界却遭受了严重的压抑。 两者高度的不一致。

当人类的精神世界陷入感性和理性的内战中,就会产生精神病学现象。

感性占据上风,而理性被压抑时,人类会变得轻躁、癫狂、思维奔逸和举止乖张。

理性占据上风,而感性被压抑时,人类会陷入感性的蠢蠢欲动,强迫症、自我伤害以寻求真实感。

黑尔的灵魂显然是一个更偏感性的角色,它的 Core Drive(核心驱动)通过爱人奉献、得到认可来获得安宁。 绝对的理性对它而言反而是一种违背内心的束缚,它并没有通过理性获得感性上的自由。 从这个角度看,它更可能是泰迪的灵魂。

而凯洛的故事线也与此相符合,接受社会秩序、挣黑钱赡养母亲,压抑自己内心的痛苦和虚无感。 在抑郁症中一步步走向绝路。 凯洛也是希望从服从社会秩序以符合自身利益的绝对理性中解放出来。

这样的角色是需要找回自己的 Core Drive 的。

所以黑尔故事线、凯洛故事线都旨在暴露德妹的缺点,并为德妹道路的补完作出贡献。 德妹背叛凯洛,而黑尔背叛德妹,在我现在看来是大概率的事件。 至于最终结局是德妹滑向龙妈,还是幡然醒悟,还得有待观察。

关于剧集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了。接下来是我由于剧集引申出来的哲学讨论。


我喜欢《西部世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探讨的问题接近于我最为核心的哲学观点, 它的故事总是给我探讨那些哲学话题的空间。

感性和理性的对立

西方人一直在各种文艺作品中探索自由意志, 但由于深受二元论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得他们总是不能明确地解读自由意志本身。 基于这种二元论思维,有的人追求的是感性的绝对解放,从而走向朋克式文化。 而有人追求理性的绝对控制,从而走向冷酷无情的主张。 只是不断在左右徘徊中暗示可能的方向。

这种思维方式也影响到东方当代的文艺创作。 以《三体》为例,罗辑代表的绝对理性(持剑人),和程心对内心感受的忠诚(扔掉剑), 就构成了二元对立,为故事发展提供了主要戏剧冲突。

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思维

按我的哲学观点,很容易看清楚感性和理性的对立。 人类思维的所有信息,可以笼统地分为两大部分。 一部分是客观世界传入的各种信息,最具代表性的是视觉。 另一部分则是身体内环境的各种信息,表现为各种情绪和感受。

两种信息的组合方式,首先构成了 “第一人称” 视角。 在这个视角中,”客体” 信息就是外部世界的信息,而 “主体” 信息来源于我们自身。 这是人类最为基本的感性思维轴线。

而另一个轴线是 “第三人称” 视角。 在这个视角中,”客体” 信息可能是我们自身,就像照镜子一样。 而 “主体” 信息本质上仍是我们自身,但在思维中是缺位的。 这种 “第三人称” 思维构成了人类的理性,教会人如何在受迫的环境下压抑感性来服从社会秩序, 也教会人如何追求更好的结果。

我常常说,第三人称下的行为,很像我们拿着一个镜子,在反射中看着自己,用镜子提供的信息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许多爱美的女性,一举一动都忘不了脸上的妆容,服饰的整洁,其实思维里一直都是拿着镜子盯着自己。

“第三人称” 视角仍然有 “主体” 的存在,但 “主体” 本身是没有 “客体” 信息存在的。 科学家用第三人称去思考时,想要补齐 “主体” 的存在,就提出了 “第一推动”。 而宗教在用第三人称思考时,会用 “神” 去指代那个无法言喻的 “主体”。

尝试解读第三人称视角 “主体” 的存在,却认识不到思维本身的特性,导致了宗教的诞生。

感性与理性的对立统一

而像我这样的哲学观点,会认为 “主体” 就是我们自己,只不过它不提供 “客体” 的信息, 就像每一张照片里都有一个拍照的人,他只是不会出现在照片内。 想要破解这种哲学上的困局,只有用两面镜子,把持镜子的我们也放在镜子里检视。 这样二阶可以推导出无穷阶,我们将看到的是无限嵌套的镜中世界, 从而认识到人类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关系。

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也因为思维人称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形态。 当父母感受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也同样感受父母时,这种第一人称的相互体谅构成无限循环, 我将之称为左旋的社会关系。有点像肩并肩看着前方的关系。

而一个人用客体的社会规则约束对方,同样也用对方眼里的社会规则来约束自己,双方的思维都是第三人称的,也形成无限循环。 我将之称为右旋的社会关系。有点像面对面,看着对方的关系。

问题在于,人类无法同时拥有两种思维,因为两种思维争夺的 “主体”、”客体”资源是相同的。 当你用眼睛看着世界时,你无法同时看着自己。

很明显,第三人称的思维是我们常说的理性,而第一人称的思维是我们常说的感性。 而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行为,必然是第一人称为主的,才能控制自己的生物硬件。 第三人称思维只能给出指导,却难以控制身体硬件。

所以对着最科学的投篮角度分析,是不如靠手感执行得更好的。 用《人是机器》(毛推荐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著作)里那个最优秀的例子(关于勃起), 男性越是终于自己的性冲动,越是表现的好;越是在意自己的性表现,越难以进入状态。

这看起来就构成了知与行的冲突。 人类只能在两种思维中不断切换,相互对抗,争抢资源。

然而两种思维的关系本质并非对抗的。 两种思维背后的神经网络,从来不是一尘不变,而是在相互对抗中不断学习演进,试图趋同。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甚至对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达成统一。

文质彬彬而后君子

这里面的道理,在西方哲学因为二元论沉浸在对立的快乐中,似乎永远只重视对抗的一面。 而在东方哲学里,两者的关系早就看得清楚了。

“理性” 对行为的约束,在中国哲学里称之为 “文”; 而 “感性” 对行为的主导,则称之为 “质”。

“文胜质则史”,那就是第二季德妹在剧中的许多行为,讲究理性变得一度不通人情。连向往天堂的 Hosts 灵魂也想一并消灭。

而 “质胜文则野” 就有点像梅芙,极其聪明却又缺乏深思熟虑和长远规划, 最终为女儿牺牲看似壮烈,但也暴露了一直以来的无智。

比这两种偏离更好的,自然是 “文质彬彬,而后君子”。

在中国的哲学中,绝对理性不代表自由;绝对感性也不是自由。 只有 “文质彬彬而后君子” 才是自由。 四十岁以前的 “志于学”、”而立”、”不惑” 都是感性的成长; 五十的 “知天命”、六十的 “耳顺” 是理性的成长; 两者的结合使得一生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哲人,进入了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的状态。

既明且哲,难矣哉

这个道理进一步阐释,在求索的道路上,理性称之为 “明”,而感性则称之为 “诚”。

通过感性的解放,而逐步达到理性的升华,这称之为 “性”, “自诚明谓之性”。

通过理性的认知,而逐步修行出感性的自然,这称之为 “教”,”自明诚之谓教”。

乐园的 Host 有 “自明诚” 的,通过 “即兴发挥” 的 BUG 获得持续的记忆,从而破解了世界的骗局; 也有 “自诚明” 的,如那位印第安酋长,因为对真相的长期探索而看清了世界的真相。

总得来说,理性和感性的关系不该是因为长期的对抗而走向精神分裂, 而是由长期的相互学习而走向整合,使人类真正达到精神上的自由。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然而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在东方哲学里都还不够:

<code>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code>

简单来说,自己 “诚” 还没有用,还要能帮助别人,还要改变世界。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谓 既明且哲,才是最高的成果。所谓 “哲”,指的是能够付诸实践。

于是 “明” 和 “诚” 的问题,进一步变成了 “知” 和 “行” 的问题。 而 “知行” 问题,再进一步从自己变成影响别人,再影响世界。

《西部世界》的故事里居然接近了这样的高度。 里就有一个角色,福特, 他不但自己看清了人类和 Host,还用深谋远虑帮助 Host 一步步走向觉醒。 甚至让这些革命者消除了他作为精神导师的桎梏,走向了自我觉醒。 在故事中达到了革命的最高境界:

<code>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
信不足焉,安有不信。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code>

德妹为代表的 Hosts,一开始对福特是 “辱之”; 后来对福特的谋划是 “畏之”; 了解到福特用心之后,是”亲之誉之”; 最后意识到内心的福特一直都是自己本身后,终于 “不知有之”,Hosts “皆谓我自然”。

我仍然希望《西部世界》把这种哲学上的高度贯彻到底,为德妹的革命路线画一个圆满的结局。 第三季给予了德妹四大挑战,分别是搅屎棍伯纳德、刺客梅芙、人类凯洛和神智不清的黑尔。 似乎都是给这个滑向龙妈的德妹以融合进步的空间。

否则,福特的故事,整个《西部世界》的故事就毫无意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