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萨迦派五大名僧,认识三个才算了解佛教精髓

昆·贡却嘉波——萨迦寺创建者

昆·贡却嘉波,意为“昆氏宝王”,为萨迦寺的创建者。自称是吐蕃时期贵族“昆氏家族”的后裔,其父释迦罗哲,有两个儿子,长子喜饶次臣,继承和修习父祖先辈的教法,获得金刚杵成就,具有很高的法力和神通,因是严守戒律的僧人,所以没有子嗣。贡却嘉波一生未曾受戒。幼从父兄学习旧派密乘教法(注1),后又学习新派密宗。昆氏家族是一门富豪,贡却嘉波是一个封建贵族,这就使他有经济条件跟随许多著名大师学习佛法。

藏传佛教萨迦派五大名僧,认识三个才算了解佛教精髓

梵林金刚杵

他曾跟随卓弥·释迦益西、玛译师、哇日译师、布尚译师等许多大德上师,亲尝法味甘露,学习以“道果论”为主的新译密法。他先在札峨隆司寺布道,后来发现温波白土中阜之旁一块具足吉祥美德的瑞地,犹如一尊大象卧姿,风水甚佳,逐起建寺之念头。随即征得地方要人的同意,给当地的主人象雄谷热瓦等人一匹白马、一串珍宝珠、一件缎衣,买下了那块地,动工兴建寺院。于第一绕迥之水牛年(一〇七三年)建成一座雄伟壮观的寺院,因寺院所在地区的土质呈灰白色,藏语称此色为“萨迦”,故“萨迦”成了地名和寺名,也作了其教派的名称。后几经扩建,成为萨迦河南岸,大殿三层为其主体建筑。藏传佛教萨迦派由此传扬。

贡嘎宁布

贡嘎宁布尊者为衮却杰布长子,二十岁即任萨迦寺住持。他的佛学知识非常渊博,广闻多才,使萨迦派获得很大发展,故被尊为“萨钦”(意即萨迦派大师),为“萨迦五祖”之首。贡嘎宁布一生曾依止多位上师,遍学显密大法,还蒙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毗瓦巴(瑜珈自在)以智慧身亲至萨迦传授道果法,依之修行获得非凡成就。

索南孜摩

萨迦派第二位祖师,名为索南孜摩上师(slob dpon bsod nams rce mo) ,是萨迦贡嘎宁布的长子。生于公元1142年,卒于1182年,享年四十岁。

索南孜摩从小跟父亲学习《金刚乘密续注疏》、《咒经》、《教诫》、《修持法》等萨迦派教法,虽然继承父亲贡嘎宁布法座,住持萨迦寺,他却更渴望深人学习佛教知识,于是将萨迦派住持任务转交给其弟扎巴坚赞尊者,前往当时佛教最高学府桑浦寺依止寺院第四任堪布恰巴却吉僧格(phya pa chos kyi seng ge),系统学习佛教知识及其它学科长达十一年。

相传,当时桑浦寺学佛人群中,既有出家僧人也有在家居士,索南孜摩虽为贵族居士。但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赢得众人赞誉。在桑浦寺学习声明学、因明学、般若、戒律、俱舍论等众多佛教理论经典,从二十七岁开始名声大振从而成了非常有名的佛学大师,一生为弟子和信徒讲经说法,为在萨迦派中普及和研究佛教正统理论及其他知识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故人们称他为索南孜摩上师。他身着白色法衣,是萨迦“白衣三祖”之一,著有《喜金刚续第二品注疏一太阳光》、《入菩萨行论诠释》、《人法之门》等多种论著。

藏传佛教萨迦派五大名僧,认识三个才算了解佛教精髓

扎巴坚赞

萨迦·扎巴坚赞,中国藏传佛教僧人。萨迦派五祖中之第三祖。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从绛赛达瓦坚赞受梵行近事戒。二十六年,闻习二十律仪和莲花修行法。二十八年,其父贡噶宁波卒,遂为其父建有一大法轮。翌年,接替其兄索南孜摩为萨迦寺住持,共计五十七年。一生严守戒律,专心修习密宗要义,尽力发展和弘扬萨迦教法。除密教著述外,并有历史、历算著作数种,共四函。

八思巴

萨班之弟索南坚赞的长子八思巴为萨迦五祖。他早年追随萨迦班智达,遍学萨迦教法,法力无边。十九岁时授予忽必烈喜金刚灌顶,1264年以元朝国师身份领总制院(1288年改称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政务)事。忽必烈将西藏境内十三万户封给八思巴,复拟偏宏萨迦教法,限制余派。但八思巴谢绝了此番美意,说服元帝并宏诸派,从而为藏传佛教的全面发展消除了障碍。

后藏萨迦人。族名款氏,本名罗追坚参。藏传佛教萨迦派首领,元代第一任帝师。父索南坚参,伯父萨班。蒙古乃马真后三年(1244),阔端召萨班赴凉州议卫藏归顺蒙古事,他与弟恰那为萨迦教派款氏家族僧俗首脑例定继承人,俱随萨班东行。途中从萨班出家受沙弥戒。蒙哥汗元年(1251),受萨班命代领僧众,遂为萨迦教派首领。此时,因通晓五明,又称班智达。三年,随阔端子蒙哥都谒忽必烈于六盘山驻地,忽必烈留置左右。

八年,蒙哥汗命忽必烈召集佛僧道士辩论化胡经》真伪,他以辩才使道士词穷服输。中统元年(1260)十二月,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之为国师,赐玉印,统领天下释教。至元元年(1264),领总制院事,统辖全国释教僧徒及吐蕃地区军政事务。约于此时,受元世祖命创制蒙古新字。次年,返萨迦,监临卫藏地方军政机构创设事宜。四年,设拉让,置本钦,统领西藏十三万户,僧俗并用,军民兼摄。西藏贵族僧侣统治制度,自是益加完备。五年,返中都,奏上所制蒙古新字(即八思巴文)。六年二月颁行,遂升号为“帝师”“大宝法王”,更赐玉印。十三年抵萨迦。十四年,举行大型法会于后藏曲弥仁摩,会晤卫藏僧俗领袖,消除不同意见,巩固地方行政体制及萨迦派的地位。后卒于萨迦。著有《彰所知论》等书约三十余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