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桥镇:播种希望 瓜苗摇曳春风里

春日早晨,天刚蒙蒙亮,郎溪县毕桥镇大义社区同心实践基地的负责人王正林就来到田里,和工人们一起忙活着给西瓜大棚通风、浇水、施肥.......基地的西瓜苗伸展着肥硕的叶片,正在茁壮生长。

  “瓜苗在3月7日进棚,现在主要是日常管理,5月10日左右能卖瓜,8月底结束后,下半年再种植芦笋。此外,基地平常的农业生产,也能增加本地农户的收入。”王正林盘算着今年的规划。

  走进瓜棚,大义社区草塘村民组贫困户张球玉正在补苗。基地复产前,村干部询问他是否愿意来干活,他二话没说就来了。“虽然现在上班的人比以前少,但是感觉大家干活更卖力了。”张球玉说。他是2014年因病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地建成之后就在这里打工,一年可以挣到6000多元。

  大义社区曾经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发展落后,2019年在帮扶单位的关心下,申请建立乡村振兴战略同心实践基地。2019年6月,项目占地30.17亩,总投资60万元,新建单体钢构蔬菜大棚32座,总面积约9000平方米的同心实践基地建成,成为大义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壮大的重要力量。

  “选种西瓜,这样能够保证农民工的工资,在疫情结束之后,我们大棚项目准备种一些高档作物,比如芦笋以及其它的经济作物,预计可以给村里带来10万元左右的经济效益。”大义社区党总支书记朱海燕介绍道:“今年临时决定种植大棚西瓜,这样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会受到影响,也能保证农户、贫困户就业不受到疫情的影响,在本地就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而在大义社区的周边,还有苗族、壮族,彝族同胞和更多的贫困户加入到基地的生产中。他们收入的增加,也为稳定脱贫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去年我们社区的集体经济收入已经超过30万元了,今年我们通过争取扶贫项目以及村集体经济投资的形式,准备向50万元冲刺!”朱海燕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