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記》中說到,“淡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您怎樣理解當中的文化內涵?

聿劍培訓師


小刺蝟的吉他聲試為解答如下:

此句出自《小窗幽記》集醒之第三句“淡泊之守,須從穠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同樣的句子也出現在《菜根譚》之“應酬”卷第六十五則中,曰“淡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堪過。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作為流行於世的修性養身之輯,不約而同提到這一修身箴言,可謂文性文理之惺惺相惜也。

說到此句的文化內涵,其根本就是以修禪心面對紛亂世事以保持自己的節操與初心。

世間名利最能考驗人的操守,紛紜雜事最能看出人的定力,若無禪定之心,就會在濃豔的名利場中沉淪,如果沒有強大的定力,就會在諸事纏繞時迷失方向和本性。

堅守淡泊,實乃是堅守身處紅塵的一份清醒,鎮定自若,自然是面對人間煙火的幾多冷思,唐·韓愈曰“不以富貴妨其道,不以隱約易其心。確乎不拔,浩然自守。”亦是之謂也!











小刺蝟的吉他聲


嗯,其實這只是一句,淡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紛紜境上勘過,大概的意思是,是不是有淡泊寧靜的志向?必須要通過富貴奢華的場合才能檢驗的出來,會不會有鎮定如一的節操?還需要通過紛紛擾擾的環境驗證,淡泊寧靜的志向,正定如意的節操,應該銘記於心,因而不但在貧賤之時能夠保持住自己的尊嚴,更要在關鍵的時候經受住聲色的考驗,名利的誘惑,才算是真正的淡泊,應該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歷史上有很多的名人都是以此為志向的,為行為準則的,比如說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多麼的閒雅從容,又多麼的淡泊寧靜,但是這並非陶淵明的本來面目,通過很多詩作,我們知道陶淵明是頗具大濟蒼生,宏偉抱負的熱血青年,是個孟志固常在,孟志逸四海似的豪氣干雲的人物,29歲時,陶淵明為江州祭酒,不久便自己卸職歸鄉,在彭澤令上,僅80余天,我不願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毅然歸隱田園,後50餘歲被徵為著作郎,雖然此時在窺灶不見煙的困窘之中,但他仍堅持不應徵!綜合的來看,陶淵明,多次出仕又多次辭官,表明他的思想深處有尖銳矛盾!他既想大濟蒼生,但是當時的社會環境又使得它無法實現抱負理想,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聘,陶淵明選擇了歸隱之途!完全能夠經受得過所謂名利的考驗!當然還有很多古人如蘇軾等,像陶淵明,蘇軾忠於理想淡泊名利的事蹟,可以啟發今人思考,可以激勵活動在優越制度之下的當代人奮發向上,潔身自好,為社會服務,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






西瓜大俠耶


完成目標需要條件!

淡泊名志,寧靜致遠。是多麼令人嚮往的狀態和境界!

《小窗幽記》給了我們方法!讓我們可以努力提高自己,以達到“淡泊”的狀態!

“小窗”告訴我們,淡泊須從濃豔場中試來!也就是說,人只有在激勵、繁雜、濃烈的環境裡經受鍛鍊,才可以有可能達到“淡泊”的境界和修養!

也就是說,淡泊的條件是“濃豔”!

誰不想通過努力,達到自己的目標呢?但是,關鍵是要找對方法啊!蒸饅頭需要麵粉、睡覺需要床、駕車需要汽油……所以,條件和方法是基礎和根本!

“小窗”,給我們的“文化內涵”恰恰是最實際的東西----“條件和方法”!

我們以蒸饅頭為例,做饅頭的條件是:水、麵粉、鍋、火、發酵粉、做饅頭的人!這些都是條件,而最重要的是人!

所以,我們得知道人的進步和提高,以達到“淡泊”的境界,也不僅僅只有一個條件!所以方法不止一個,關鍵在人!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

只要我們認真學習,不斷實踐,認真總結方法,不斷改進自己,美好的意願、真誠的目標,一定可以實現!方法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