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看书还是听书,听书的话听原著还是精读?为什么?

ruboliang


还是比较喜欢看书。

尤其是国内几家还靠谱的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岳麓书社、三联书店、中信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大清华等高校出版的、广西师大理想国出版的等等,符合现阶段我的文化基础的、能让我吸收到营养、增长我的见识,让我感兴趣的书籍,尽量找到,一一拜读。

当然,看书看的脖子疼的时候[捂脸],我也听书。比如喜马拉雅、掌阅上的、还有现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公众号在微信上搞的人文听书等等。一般我会选择同名纸质版的书籍来听,比如四大名著不同版本的原文演播的音频。有些书上有二维码,可以扫一扫,就能收听收看。有时通过听书,发现这个作者蛮不错的,也去找来纸质版的书籍阅读,比如在喜马拉雅上听过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刚先生演播的以高阳的小说《红顶商人胡雪岩》改编的同名广播剧,觉得有点意思,就去买了一套三联书店出版的同名纸质书来看。

不管是看书,还是听书,我是习惯先找原著来看。至于所谓的精读或解读还有速读,是在我看过原著以后,对这本书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也去看看听听在这个专业范围内的专家、学者是怎么解读的,怎么去理解的。然后进行对比。看看书里,有哪些地方是我在读的时候没有用心到的,关注到的,是否遗漏了精彩的篇章,或者是在理解原著上是否出现偏差,或者没有体会到、领悟到原著作者的良苦用心。

总之,不太习惯一上来就听就看一些精读的、解读的东西,因为那些毕竟是别人总结出来的,别人通过阅读思考认识到的。可能很美味,容易吸收消化,也容易出去应酬时装成让别人看着自己很有文化的样子。但是,这些东西都是别人的,与你何干?

当然,有时候工作中或生活中因为时间紧迫,没有时间仔细去研读一本书时,比如某些场合的应酬等,我也会去找书评来听来看。在应急以后,如果我对这本书谈的内容还有很大的兴趣,觉得这部书真的很好,值得反复阅读,我会找来纸质版,认真研读。

阅读于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让我去下功夫、动脑筋,去思考、去分析、去归纳、去总结、去判断!

当然,在我水平有限时,我不会去读一些很高深的原著,比如直接去读没有句读的、没有注释的十三经二十五史之类古籍,那是自虐[捂脸]。

我会选择先放下,先去阅读这个领域最基础的著作,比如先读杨伯峻先生注释的《大学》、《中庸》等。我会去找王力教授编著的《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常识》等书籍。慢慢地有了一点基础后,我再去攻克那些高深的著作。

书海漫漫、兴趣为伴!


尘世中一小书虫


我在我的文章《线上学习再崛起的时代:4000字干货教会你听书!》中,提到听书的好处。听书的门槛低,读不进去的书,选择听书,也同样获得取书中的知识。听书可以解放双眼和双手,无论是孩子、成年人,由于长时间伏案学习,使用电脑、电视、手机,视力变差、颈椎疼痛已经是通病,听书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我今天重点再来聊聊其他两个听书的好处:


一是听书,让我们效率更高,更加热爱生活;


很多女性朋友每天忙于上班赚钱,下班做家务带孩子,觉得自己很苦逼。放松一下心情,那就在洗漱化妆、做饭、洗衣、擦地、跑步健身时间里,打开手机听听自己喜欢的书。

一面听书,一面做家务或者运动,一箭双雕,让原本无聊的事情,因为听书而乐趣无穷,每天收获良多。


“书没听完,活干完了,怎么办?那就再干一会儿!”


“慢跑45分钟就能达到减肥效果了,听一本精华解读要1个小时,那就增加15钟的运动量!”


听书,会让你拥有双倍的时间,渐渐爱上枯燥的劳动和运动。

二是听书,锻炼了我们的听力,提高了我们的口语水平。


没错,不是只有听英语才是在练听力。


读书和听书能学习到知识,如果你更希望提高写作水平,你更应该选择读书。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听力理解力和表达能力,那你应该多听书。


我给出建议是,你现在多听,去听【喜马拉雅】上一些好书的精华解读。除了去学普通话的发音,关键是体会那些演讲人的语流、语调、语速,以及他们在讲书时的语言逻辑、讲解的重点内容。


你在【喜马拉雅】上搜索一本你喜欢的书名,可能会有很多人,很多人读。为什么有人讲的你就爱听,有人讲的你就不爱听?你多听,多体会,慢慢就能总结出来“怎样才是说得好、讲得好”,并且能够模仿出来,让面试官喜欢听你说的。


在工作中我们需要面试、演讲,生活中我们也要去沟通、谈判。多听,多总结,才能会说、会讲。

很多人上来就说,听书要听原著,听精华解读就像"嚼别人嚼过的饭"。我觉得说这种话的人很不负责任。为什么想了解历史的人不直接读《二十四史》,想了解物理的人不直接读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的进化论》,而是他们先听老师讲,难道听老师讲不是在听“经过消化的饭”吗?


如果我们听一整本书的广播,时间是很长的,甚至比自己花时间逐字逐句读用的时间更长。我记得我听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整部广播小说的时候,差不多陆陆续续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


同样,朗读者在读一本长篇小说,要花很长时间,要制作几十甚至上百期节目。同样一本书,市面上精华解读版,要比全篇广播版要多很多。有些书只有精华解读,没有原文播讲。


因此,我认为,大家首先先尝试听一本书的精华解读。比如,你了解到《人类简史》这本书特别有名,先听樊登解读,觉得很不错;不过瘾,再听罗振宇解读;还是意犹未尽,就可以考虑买书读,或者再去听整本书的逐字逐句播讲。



小付快快飞


答题人 | 胡 渔(武汉光谷读书会创始人、湖北省“十佳领读者”、湖北省全民阅读推广大使,中国鲁迅研究会会员)。

我比较喜欢看书,纸质的书,比较有质感。女儿听书,当然听书主要是利用零碎时间,算是读屏吧。

听书,当然是听原著。你所提问的“精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读吧,估计指的是那种网络拆书帮,就是给你把一本书所谓的精华抽象出来,制作成音频,传播给读者。

相对来说,如果是利用零碎时间,当时是听原著,对于那种所谓的“网络精读”,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带有市场营销,打个比如,它就是别人嚼过的甘蔗,或者别人炸出来的甘蔗汁,然后贴上某个高大上的标签而已。

这类“精读”,虽然也能学到一些皮毛,但它早已脱离了阅读的本质,而沦落为一种观念的营销了。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三十多年的阅读经历和经验,举例说明我的观点。

一、即使是听书,也要坚持,或者尽量听原著。

比如,笔者喜欢喝茶,对各类茶文化的书也比较感兴趣,如是在喜马拉雅电台上收听了冈仓天心的茶学经典著作《茶之书》,是一位公益的演播者达达听书馆,一种比较温柔有磁性的女中音,而不是那种机器人的音频,朗读者还配有比较好的背景音乐,古琴曲或者古筝,那绝对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愉悦。

因为当时一个茶馆邀请我过去做一个小型讲座,只是听书还不足以全面和深刻理解,我又购置了纸质版《茶之书》,认真读完,做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等,算是全面了解了这本书的内容,所谓:纸质书+听书+读书笔记,三管齐下的读书法!

再说说那种由所谓名家或者一般作者解读的网络音频书,其缺点在哪里?

大家可能比较熟知的蒋勋说红楼,无论是音频听书,还是各种视频讲座,很多人觉得他讲的也不错。我也认为他讲的不错。但只听他这个所谓的“精读”,也不算是读书!

为什么这么说呢?

蒋勋说红楼,只是代表蒋老师个人的红楼观,无论他解读的如何完美,或者动听,那只是他读《红楼梦》的读书笔记,并非代表我们读此书!

这类书只能作为一个引子,吸引我们回到红楼梦的原著上面来。

无论我们有多么喜欢他的红楼观,那也只是蒋勋版的红楼梦,并不代表我们的阅读。而且这类书——所谓的经典解读版本,听多了,很容易让我们普通的读者膨胀——以为自己真的就读了红楼梦,或者说自己可以到处兜售的蒋勋版——红楼梦。

所以,一定要回到作品的原点——真正的去听原著或者读原著,那才是真正的阅读!






鲁迅研习动态1881


前几年我爱上了钓鱼,只要有点空就流连在河边,与鱼竿为伴,仿佛苦守青灯般,也怪,往河边坐上个半天,头脑中有想不开的问题,心中有挥不去气就没有了,其效果竟和读书类同,于是越陷越深。

在河边坐久了,读书时间就少了,不由得成了遗憾,因为,不能带着书去河边边看边钓鱼吧,于是纠结中,忽然发现一老钓翁一边钓鱼,一边听着评书,垂钓听书两不误,心中一动,然后,我就又有了一个陋习——听书,纯消遣式的听书。

听书与读书不同,一部手机,一副耳机足矣,可以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地自我陶醉,与读书要讲究时间、地点、场合等条件完全不一样。

爱上听书,也仅仅是消遣而已,即充分利用钓鱼时光,原因是,我听的都是免费书,即小说类。在各类听书APP中所有的小说似乎都没有中规中矩的,神剧类体裁充斥,主播白字连篇,若不是无聊,根本听不下去。当然,也有好的主播,也有好的内容,如知识讲座类和精华类,但那都是要钱的,我一般不会涉猎,因为不想被钱卡着追章节。

目前我听书历史已经有两年了,但估计已经离放弃的时间不会太长,原因还是播放的小说,基本上是荒诞离奇、色情横流的内容,且标准的懒婆娘的裹脚布,记得有一部有声书,一个情节说了三天(每天15分钟含广告)还没交代结果。有时会气得立即关手机,甚至要摔手机,但最终被无聊征服,学会了跳章节,或者另寻主播,另寻内容,现在我已经删掉了所有的缓存,全身心地在听刘兰芳老师的《岳飞传》了,除此,还没找到我喜欢的好作品。真可惜了那些个条件不错的主播,活活地被那些烂作品糟践了。

感觉听书市场要整顿才好,上面的好多内容好像是没经审查,否则,应该无论如何都不会过审的。

喜欢上听书,除了消遣娱乐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想长时间地盯着手机屏幕和眼睛过不去。读书的习惯依然没有丢,早晚伏案读点知识书籍,吟诗填词,对楹联,还是挺充实的。

无论读书还是听书,习惯而已,兴之所至,顺其自然,重要的是开心就好。

(图片来自截屏和网络,与内容无关。)





春歌嘹亮


其实不论看书还是听书,本人都很少接触。因为,我是一个很没有耐心的人,无法长时间静下心来去追逐某样东西,包括生活也是一样。

不过相对来说我更倾向于看书,看书当然是原著。因为既然花了精力,就希望有收获。至于收货大小不必太较真,一点一点吸收好消化。就像我们一口饭不能吃成胖子是不是。


三十而立之咸鱼青年


答案:读比听书好。因为记忆是与感觉器官的接触中巩固的。

一,自己读书,讲究心、眼、口三到,则收效甚大于听书。三到之极,心领神会为上。

二,听书,则重在耳朵,收效则少。所谓左耳进,右耳出,正是此理。

亦然 握手春天!


巴河亦然


我喜欢的书喜欢看也喜欢听,因为性格原因,看书一目十行太笼统了,看的不细,再听一遍,果然发现好多细节描写根本就没有看到。最早听小说是 听中国 世界名著静静的顿河 后开始边看书一边听书了。都觉得很好。看累了,听书。现在看书听书不是一本书。经典的小说会看完了或许会买实体书。


夜30


每个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听书还是看书这个问题因人而异,我选择看书

理由是看书可以做笔记,有时间来消化书中的内容,有时候可以反复看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听书的话就比较适合故事性比较强的内容,走马观花可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合理选择。



南山教育在线


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喜欢看书,在没有时间看,我喜欢听书,其实听书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我可以把自己放空,专心去听里面的内容,让自己进入书的世界,我《我是声控》


无所畏惧依旧前行


除了消磨时间偶尔看点听纟电子书,绝大多数还是看纸质书。因为看纸质书可以边看边思考,偶有心得可在空白处写下来,也可以划重点,再看一遍时可提纲挈领,读书多了,书的空白处就形成自己的一些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