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美逆行者 爭做精誠法院人】學“最美逆行者”盡責擔當精神


【致敬最美逆行者 爭做精誠法院人】學“最美逆行者”盡責擔當精神

院士之專、戰士之勇、國士擔當 ——鍾南山

鍾南山,男,漢族,中共黨員,1936年10月生,福建廈門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2003年抗擊“非典”中,他不顧生命危險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區指導醫療救治工作,主持制定我國“非典”等急性傳染病診治指南,為戰勝“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貢獻。主動向公眾普及衛生知識,積極建言獻策推動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建設,為奪取應對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榮獲改革先鋒、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道德模範等榮譽稱號,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白求恩獎章。2009年當選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

2003年,67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奮戰在抗擊“非典”最前線,以其敢講真話、敢涉險灘成為家喻戶曉的“抗非典英雄”。這位至今仍堅守在臨床一線的著名呼吸病學專家,也一直奮鬥在創新前沿,“啃硬骨”、謀創新。

鍾南山院士尊重科學、醫德高尚,實事求是。2009年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2018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還曾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白求恩獎章”等榮譽。

鍾南山的名字,和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緊緊連在一起。2003年初,“非典”疫情突如其來,他不顧生命危險應對災難,夜以繼日地工作,曾一連38個小時沒閤眼,由於過度疲勞,累倒在工作崗位上。他的態度很明確:“病人的生命重於一切。醫院是戰場,作為戰士,我們不衝上去誰上去?”面對肆虐的非典疫情,他臨危不懼,主動請纓:“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到我們這裡來!”

17年前,鍾南山院士在抗擊非典時橫空出世,家喻戶曉,人人敬仰。17年後,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又給疫情中的人們以鎮定和方向。這位年過八旬的科學家,如同17年前抗擊非典疫情時一樣,一直奮戰在抗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最前線。這場疫情,讓鍾南山院士,再次成為全中國人的偶像。記得還是春節前,他就呼籲民眾:沒有特殊的情況,就不要去武漢了;但人們發現,1月18日傍晚,他還是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就坐在高鐵餐桌上,滿臉倦容。是他,第一次對外披露了有武漢醫生受到感染,病毒已經出現了人傳人的跡象。隨後,才有了後來一系列的重大非常舉措。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當時再猶豫、再遲疑,後果會是什麼?84歲,耄耋之年,鍾南山院士臨危受命,作為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他義無反顧地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人民日報評價他:“有院士的專業,有戰士的勇猛,更有國士的擔當。”


【致敬最美逆行者 爭做精誠法院人】學“最美逆行者”盡責擔當精神

抗疫英雄,率隊日夜奮戰,不幸以身殉職 ——劉智明

2月18日,年僅51歲的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經全力搶救無效,倒在了抗擊新冠肺炎的戰鬥一線。

劉智明的逝世,對武昌醫院的義務工者來說,是難以置信的,他們悲痛萬分,因為他們的“大家長”倒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雖然已經過了兩天,但每每想起院長劉智明,醫護人員都會含淚說道:“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了,可是我們院長再也回不來了。”劉智明是一位好領導,更是一位好戰士。他用生命守護生命,用生命書寫初心,以實際行動踐行了“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初心和誓言。

“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51歲的劉智明同志迎險而上,親歷親為,事必躬親,即使身體抱恙,仍然堅守在武漢戰“疫”一線。在疫情緊急的時候,他僅用了3天時間就超額改造出204張收治床位收治病患,因為他說:“一張床位就是一條命,能多一張就能多救一條命!”他把群眾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用生命抗起責任,他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處處為群眾著想,時時把群眾放心上。在大批病人湧入醫院的時候,他挑起大梁,迅速調集各科醫生進行培訓,緊急充實到一線,同時用行動和言語來安撫醫護人員的心理,全院1034名職員,其中被感染者為26人,2.5%的感染率遠低於平均水平。他用最小的代價保護千餘醫護人員低感染,哪怕疲憊不堪、哪怕感染肺炎、哪怕病情惡化,他仍滿懷為民初心,牢記自己的使命,恪盡職守、凝心聚力,最終倒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將生命定格在51歲。

劉智明同志逝世後,武漢市委決定追授劉智明同志“全市優秀共產黨員”稱號,並號召全市共產黨員要向劉智明同志學習,學習他把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的為民情懷;學習他危難時刻衝鋒在前、永挑重擔的奉獻精神;學習他堅守崗位、忠誠勤勉的工作作風。

鞠躬盡瘁為百姓,浩氣長存留人間。劉智明同志雖然走了,但他已化作那最亮的一道光,照耀我們繼續前行。


【致敬最美逆行者 爭做精誠法院人】學“最美逆行者”盡責擔當精神

用生命詮釋"疫情當前 警察不退 ——何建華

1月26日(大年初二)上午9時,何建華同志發揚共產黨員模範帶頭作用,衝鋒在前,主動請纓到人流量較大的突泉縣汽車客運站開展工作。連續工作到下午13時許,何建華同志突感身體不適,被送往突泉縣人民醫院搶救。晚21時許,何建華同志因小腦出血醫治無效不幸因公殉職,享年52歲。

何建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突泉縣公安局育文派出所民警,他連續多日在汽車客運站堅守,頭痛難忍的他不得不回去吃藥。“你們勤盯著點,我吃點藥就回來”。誰也沒想到,這是何建華留下的最後一句話。何建華同志逝世之後,他的感人事蹟在包頭公安之中引發強烈反響。包頭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科民警王思洋表示:“‘國家安危 公安繫於一半’,在這場全國戰“疫”中,從警三十餘年的何建華同志以身殉職,倒在了衝鋒的路上。每日增加的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讓我們切實感受到抗擊疫情的艱難與危險,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何建華同志依然以身作則、臨危不懼,以新時代公安民警的鐵血擔當,為我們樹立了榜樣!

在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路上,何建華同志帶頭衝鋒、不畏犧牲,堅守崗位、履職盡責,主動擔當、深入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以生命詮釋了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產黨員衝鋒在前、敢於擔當的優秀品質。

我們要把“最美逆行者”的勇於擔當、忠誠盡責的先進事蹟作為生動教材,以他們為榜樣、為鏡子、為標尺,在對黨絕對忠誠中守初心擔使命,在勇於擔當作為中守初心擔使命,在深深紮根群眾中守初心擔使命,在從嚴修身律己中守初心擔使命。



【致敬最美逆行者 爭做精誠法院人】學“最美逆行者”盡責擔當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