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王家河


我家住在王家河


上世初九十年代初,新開通的巴陵東路一頭連著建湘路,拐過彎才能到達市區五里牌。另一頭連著國道一零七公路,車過八字門收費站,就能走向全國各個地方,國道一零七是當時岳陽等級最高的公路,還不知高速公路是何方神聖。

說得直白點,雖然有一座琵琶王立交橋,其實,巴陵東路是一個城鄉結合部,幾分鐘也沒有一輛車經過,給人的印象是路寬人稀車更少,整條巴陵東路沒有一盞交通攝像頭,不像現在多得不可勝數,樂壞了不少學車愛好者,巴陵東路成了練車考駕照的天然場所。

我練車累了,一腳剎車就停在路邊,路上沒有黑白分明的斑馬線,也沒有人行道,想停就可以停下來。

下車後,我爬上一個小山丘小憩,抬起頭看見一條長長的小河,河岸邊雜草叢生,河面上泛著黑波,遠處飄來一股難聞的魚腥臭味,沒有幾分鐘的時間,燻得我不得不逃離此地。

我被燻走沒多長的時間,就遇上了房子的撤遷,那時,房價不高,也不會當釘子戶,我乖巧地在撤遷協議上籤了字,我的老屋便沒有了,變成了華麗的天倫城,早知道房價會漲到今天的價位,我潑賴也不會簽上自己的名字,失去了一次發財的機會。

現在,我也只能開玩笑說說而已,調侃自己沒長後眼睛。

老房子被撤掉了,按照原單位的政策,撤遷戶可隨單位搬到王家河小區,這是我第一次聽到王家河的名字,卻不知道王家河在何處。一位關係不錯的老同志熱心地告訴我:千萬不要搬到王家河去,那裡就是農村,距離市中心遠,交通不方便。他說了一句我難以忘懷的話:蚊子像轟炸機一樣的利害。

本世紀初,房地產業不像現在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市場供人們選擇的房源並不多,一個普通人家跟隨單位一起搬到王家河小區,和單位的人住在一起,似乎是一個唯一正確的選擇。

不管別人怎麼說王家河如何不好,我都應該去一趟王家河小區看看,那裡是我未來的家。

此時,岳陽大道與京珠高速公路已連接,岳陽標誌性建築之一的王家河一橋於二零零一年建成通車,這是一座雙橋比翼單向行車的公路橋,跨越風景優美的王家河。一個三、四線城市,打造雙向十車道的公路充分體現了岳陽敢為人先之膽魄和勇氣。

巴陵東路與岳陽大道相併排通行,是一對貫穿市區東西方向的主幹道,也是岳陽城市規劃建設的大手筆,當時,連接這兩條主幹道之間的北港路,卻沒有全線的貫通。

由於,北港路沒有連通,我要去王家河小區,只有找到巴陵東路與北港路的交叉口,才能到達王家河小區。北港路是唯一一條到達王家河小區的路,路邊還有些農家小院,路過時,我總有一種到生產隊計工分的感覺。

我費盡周折找到了王家河小區,除有幾戶農家外,到處都是一片荒野的山地,王家河就是一個裊裊炊煙的小鄉村,卻不見村姑做飯忙碌的身影。

當時,王家河小區還是一個建築工地,東邊是一條小河,西邊有一座小山丘終日不醒橫臥在北港路上,是北港路的一塊絆腳石。我們站在王家河工地上,能看到王家河一橋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卻無法走近百米之遙的岳陽大道。

經過實地的考察,我知道了途經的長煉小區,就是我曾經練車休息的小山丘,燻跑我的那一條小河就是王家河。頓時我有了一股莫名其妙的詛喪,望著天空發呆。

眨眼間,王家河小區就建成了,我家與其他撤遷戶一樣,滿懷欣喜搬新家。

剛搬王家河小區時,還沒有青年東路之說,青年西路過了市四中就沒道了。我們和長煉小區相隔大約幾十米,靠近長煉小區那邊,不知是誰種了一大片綠油油的菜地,菜長得十分茂盛,比菜農種得還要好,經過那片菜地時,我真想摘一顆白菜。我們這邊有一條很窄的路出入小區,會車時要小心翼翼才能通過,平時小區的人很難打到的士,基本上都是乘坐返程的出租車。


我家住在王家河


記得搬到王家河小區的第一晚,王家河顯得格外寧靜。勞累一天的我,疲憊坐在沙發上,一陣陣清涼的夜風掠過窗簾,發出沙沙的聲音,窗外的蛙聲、蟲聲此起彼落,一浪高過一浪,連提著一閃一閃燈籠的螢火蟲也跑過來湊熱鬧。

一大清早,王家河小區便開始熱鬧起來,不少在市區上班的住戶,他們很早就要起床,穿過長煉小區的那一片菜地,步行十幾分鐘的時間,趕到巴陵東路的雷鋒山公交站臺,才能坐上公交車上班。

他們中午一般不回家,各自在外解決午飯,下班後,他們還要到市區的菜市場買菜,不然的話,回到小區沒有菜買。我的樓上一位鄰居就是這樣,她起早摸黑過了好幾年。

剛搬家那幾年,王家河沒有花紅果綠的公園,也沒有人們散步、健身的綠蔭小道,更聽不到大媽跳廣場舞的音樂聲。只聽到靜靜地流水聲,我家處在王家河一個小迥水灣邊,我坐在二樓的陽臺上,拿根海杆可釣魚。

不知是什麼時候起,王家河一天天在變小,每當聽到機器的轟鳴聲,晝夜向王家河填土建房子,我總有一股淡淡的難受,同時失去了釣魚的愛好,少了一份田野般的樂趣。

沒有人告訴我,或許說自己也沒有留意過,橫臥在北港路上的那座小山丘,它不知什麼時候睡醒了,不願做一塊絆腳石,不告而別地走了,隨著小山丘的離去,北港路全線通車,王家河小區的南北方向被接通。

伴隨著北港路的通車,小區的人有了新的選擇,即可走巴陵東路,也可以走岳陽大道,王家河初步有了美少女的稚秀。

公交站臺悄悄地站立在王家河小區的旁,隨著二路和三十九路公交車的開通,上班的人想回家就可以回家,中午無需在外面蹭飯吃。

北港路上有了菜巿場,有了超市、茶館、歺館,向東行可到達沃爾瑪超市,各類服務網點也應運而生,極大方便了王家河小區的居民。

二零一二年啟動了王家河治理改造工程,對汙染源管控、流域周邊雨後溢流、汙水處理、管網運行等進行了整改,特別是王河小區溢流口的改造,讓風光秀麗的王家河越來越流光溢彩。

夜晚,一排排的路燈瞬間被點亮了,像一顆顆夜明珠似的佈滿了王家河,王家河散步的人越來越多,大媽跳起了廣場舞,年輕人打起了羽毛球。春和日麗的季節,放風箏成了王家河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一次,我散步到了亮山社區時,憑藉著路燈的燈光,一塊建築工程牌吸引了我,王家河二橋即將開工建設。

王家河二橋的建成,貫穿市區東西方向的第三條大馬路全面開通,特別是公交三十路、遊一路和五十六路車的運行,極大方便了王家河小區居民的出行。

青年東路的建成,王家河小區優雅地坐落在青年東路與北港路的交叉口上,這一隻醜小鴨變成了白天鵝,輕鬆地完成了它的華麗轉身,也驗證了城市建設規劃的承諾。

碰巧的是,同我一起看建築工程牌的人,就是勸我不要搬到王家河的那個老同志,此刻,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幸虧當初你沒有聽我的意見,要不,你會怪罪我。

他又接著說:自己也是聽了別人的勸告,趕上了未班車,是最後一個交預房款的人。

說到這裡,他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後來,王家河小區周邊有了供孩子讀書的東昇小學,有了鍛練身體的體育場和游泳館,有了看病方便的市一、二醫院,還有了新建的圖書館和美術館,它們像璀璨的明珠一顆顆點綴在王家河畔。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今天,人們散走在王家河岸邊,一步一景、步步醉人,江面如鏡、水波瀲灩,水中棧道、十里畫廊,宛如走進一副江南水鄉的丹青翡翠之中。

聳立在王家河畔一座座人文雕塑群,讓人感受到古往今來的時光漣漪。這裡集合了厚重的歷史、豐盈的文化、民俗的故事和功績卓越的人物,特別是王家河那三排將軍雕塑群,深刻地詮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求索精神。

王家河再也不是一條發臭的死水溝,它與上游的芭蕉湖和下游的南湖相連接,形成一條鶯歌燕舞的風景帶。

巴陵東路仍然是一頭連著建湘路,一路直達巴陵廣場,遊客可盡興遊玩岳陽樓,品嚐汴河街各類風味小吃。另一頭延伸了巴陵東路,架起王家河三橋,廢棄八字門收費站,新建皇姑塘立交橋,終點是另一個標誌性建築—岳陽高鐵東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