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第一書記詮釋“硬核”擔當

彭生苟、朱志榮、謝根秀

青原區有那麼一群人,在家裡,他們是頂樑柱;在村裡,他們是群眾的貼心人;在農村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既做指揮員又是戰鬥員,是有口皆碑的多面手。他們有個共同名字:第一書記。

60後第一書記 勇做“販菜客”

“看陳書記裝菜上車的樣子,是不是很像菜販子。”天玉鎮橋上村支部書記肖義沛開著玩笑說道。近段時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天玉鎮橋上村華崗種養合作社蔬菜嚴重滯銷。得知這一情況後,天玉鎮橋上村第一書記陳平立即帶領村兩委幹部實地走訪瞭解,利用企業、微信等平臺幫助聯繫銷路,做起了“販菜客”,幫助種養合作社賣出5000多斤蔬菜,給加入種養合作社的貧困群眾解決了難題。“抗疫也不能讓脫貧攻堅、增產增收掉鏈子。”陳平堅定地說。

70後第一書記 甘當“賣貨郎”

新年剛過,富田鎮楊柳村第一書記羅文通就收拾行李,義無反顧地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與村兩委幹部並肩作戰,日夜堅守在戰“疫”一線,上門摸排、上門消殺、上門宣傳,還積極幫助貧困戶銷售土鴨,當起了“賣貨郎”。

“我們村裡貧困戶養的正宗土鴨,碰到疫情沒賣掉。現在便宜了,15元一斤,還可以免費代宰,想要的趕緊和我聯繫啊!”這是“賣貨郎”羅文通在給貧困戶賣土鴨。受疫情影響,富田鎮楊柳村貧困戶匡君福家養了一年多的本想趁過年賣個好價錢的土鴨還沒賣出去,心裡很著急。羅文通知道後,主動幫他家賣起鴨子,當起了“土鴨”代言人。通過各種渠道,幫貧困戶把30多隻土鴨全部賣完。此外,他還主動幫助解決楊柳村香菇基地銷售香菇4000餘斤,有效解決香菇滯銷問題。

80後第一書記 願為“種樹人”

“老表,再加把勁,馬上就種完了......”在螺坑村的一座荒山上,東固畲族鄉螺坑村第一書記劉娟和貧困戶在揮汗如雨地挖坑種苗,看著一排排種下去的苗木,貧困戶們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抓好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劉娟積極幫助貧困戶謀劃脫貧致富路子,利用螺坑村生態資源好、山林面積多的優勢,發展種植業,她購買了500多株杉樹苗送到貧困戶手中,與貧困戶一起上山種植,在綠水青山中親手“種”下脫貧致富的希望。貧困戶激動地說,“劉書記心腸好,跟我們一條心。不管村裡的大事小事,她都會到場,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時刻,呼喚使命擔當。像他們這樣的第一書記還有值夏鎮芳州村第一書記張強、新圩鎮馬塘村第一書記任海平......為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青原區的第一書記們把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作為當前頭等大事,積極響應、迅速行動,發揚不畏艱險、無私奉獻的精神,幹在先、走在前,讓黨旗在鄉村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戰場上高高飄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