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關縣:40年打造出一顆綠色明珠

地處太行山之巔的山西省長治市壺關縣,是太行山上的一顆綠色明珠,這顆明珠來之不易,是全縣人民經過40年的不懈努力得來的。如今壺關人綠化了105萬畝荒山,建成森林防護牆1萬餘里,森林覆蓋率達到52.6%,是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的兩倍多,走出了一條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有機結合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生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內涵。

“六個一”做法成就“太行奇蹟”

清明時節,筆者從山西省壺關縣十里嶺上放眼望去,春風已將山頭吹綠,耳畔松濤聲陣陣,周邊大片的山被油松、楊樹等覆蓋,中間還夾雜著耐不住寂寞的山桃花,萬綠叢中的那一點紅格外醒目。

這就是壺關幹部群眾在造林護林中創造的兩大奇蹟:一是發明“幹石山上栽油松”技術,在幹石山上植樹造林105萬畝,把幹石山區變成了生態綠洲,被譽為新的“太行奇蹟”;二是發明“搬起石頭壘石牆”技術,用石頭壘成1萬餘里的森林防護牆,被譽為“天下第一長牆”。

壺關是國家級貧困縣,在幹石山上造林難度可想而知。採訪中,該縣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筆者,主要做法是“六個一”:

一種硬精神。就是“堅韌、厚道、睿智、奮進”的壺關精神,咬定青山不放鬆,敢教日月換新天,壺關人民就是靠這種精神大搞造林綠化、建設綠色家園;

一場接力賽。就是十幾任書記、縣長大搞造林綠化接力賽。改革開放40餘年來,書記變了10人,縣長換了12人。但書記變了,綠化壺關的決心沒有變;縣長換了,舉縣造林的力度沒有減,都念草木經,都行綠化令,都樹綠化志,都幹綠化事,一任接著一任幹,喚起民眾千千萬,推動了群眾性的造林實踐生機勃勃、永不停息;

一項新發明。就是該縣農民造林專家、全國勞模王五全發明創造的幹石山上栽油松新技術。這項技術的要點是:陰坡育苗陰坡栽,陽坡育苗陽坡栽,就地育苗就地栽。這一技術徹底攻克了千百年來幹石山上栽樹難、成活難的難題,被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拍攝成科教片推向全國。該縣實施這一技術後,很快使荒山變綠洲,大大加快了“綠化太行山、黃龍變綠龍”的步伐;

一種新辦法。就是首創“一條龍”工程造林管理新辦法。這一辦法依據地形、地貌、氣候、土壤等特徵,實行區劃、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建檔“一條龍”管理,大大提高了造林綠化的成活率;

一套新模式。就是針葉林、闊葉林混交新模式。在以油松為主的大面積林地中,通過“林邊圍闊、林中補闊、抽針換闊”等措施,混交闊葉林20萬畝。這一模式的推行,穩定了林分結構,完善了生態體系,增強了抗災能力,提高了綜合效益。壺關縣被國家林業部確定為低效林改造試點縣;

一道防護牆。就是萬里森林防護牆。一點星星火,可毀萬畝林。造林難,護林更難。為此,該縣全黨動員,全民參戰,挖起石頭栽樹,壘起石牆護林;補助一包方便麵,修築一米防護牆。全縣累計修築防護牆10000餘華里,有效發揮了防火、防盜、防畜害,保水、保土、保生態的“三防三保”作用,並創造了一項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萬里森林防護牆號稱“天下第一長牆”。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這是一場持續40餘年的綠化接力賽。綠了一坡綠一坡,綠了一山綠一山,綠了山上綠山下,綠了鄉村綠縣城。壺關幹部群眾把能栽樹的地方都栽上了樹,實現了荒山坡綠裝,大地換新顏。

“壺關精神”造就了“一場40多年的接力賽”

壺關的綠化成果來之不易。壺關是國家級貧困縣,在幹石山上造林,難度可想而知。是什麼力量推動壺關創造出奇蹟?現任長治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壺關縣委書記李全心給出了答案:“壺關精神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重要法寶,大家都聽說過壺關‘疙瘩’精神,從根本上講,這種精神是一種不畏難、不怕苦、不鬆勁、不服輸的精神,我們概括為堅韌厚道睿智奮進的壺關精神。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始終強調事在人為、既幹必成,始終強調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始終強調財力不足人力補、資金不足精神補。壺關生態建設取得的成績,說到底是我們大力發揚壺關精神結出的豐碩成果。”

探尋壺關縣造林護林的生動實踐,筆者深切地感受到,壺關精神是融合在全縣幹部群眾思想和血脈中的一種強大精神力量,這種精神主要體現為堅韌不拔、矢志不渝的必勝信念,艱苦奮鬥、勤儉辦事的純樸風氣,尊重科學、開拓創新的務實態度,奮發有為、激情幹事的精神狀態。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讓壺關這個邊遠山區縣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這一年,時任縣委書記張國太召集部分黨員幹部和群眾代表,開了一次“諸葛會”,圍繞解決全縣乾旱缺水、水土流失、農牧業生產效益低下等瓶頸問題,聽彙報,問情況,想辦法,找出路。會議一連開了八九天,思想的火花互相碰撞,發展的思路漸漸清晰。

“壺關的希望在山,出路在林”,“要想富,多栽樹”,“治水必先治山,治山必先種樹”,“造林就是造水,造林就是造糧”……縣委、縣政府發出了“向荒山禿嶺進軍”的號召,一場全黨動員、全民參戰的綠化大會戰在壺關大地拉開序幕,從此一干就是40年,從未間斷。

在植樹造林過程中,林業技術人員堅持科學態度和實幹作風,邊研究邊試驗,邊探索邊實踐,先是創造出了區劃、規劃、設計、施工、驗收、建檔“一條龍”工程造林管理辦法,後來又探索出了“林邊圍闊、林中補闊、抽針換闊”技術改造模式,大大提高了造林質量,加快了造林進程。從一開始的油松當家,到後來的針闊混交、喬灌搭配、林糧間作、林藥結合,從最初的荒山綠化,到後來的村莊綠化、通道綠化、景區綠化、縣城綠化,壺關綠化工作在發展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綠了一坡綠一坡,綠了一山綠一山,綠了山上綠山下,綠了鄉村綠縣城。壺關幹部群眾把能栽樹的地方都栽上了樹,實現了荒山坡綠裝,大地換新顏。綠化面積105萬畝,森林覆蓋率52.6%,沉甸甸的數字,是全縣人民用心血和汗水書寫出來的。

百萬畝森林成為“綠色銀行”

40餘年堅持不懈造林護林,壺關實現了從綠起來到富起來的兩大飛躍。昔日的荒山禿嶺,如今已成為樹的世界、花的海洋。正奮鬥在脫貧摘帽決戰之時的30萬壺關人民,開始享受植樹造林帶來的巨大紅利。

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能在幹石山上造林海,是個奇蹟!

“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全國科技興林示範縣”“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縣”“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國家園林縣城”“中國綠色名縣”“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全國十佳生態休閒旅遊城市”“中國最美縣域榜單”……一個又一個“綠色名片”紛至沓來,落戶壺關。

窮山惡水變成青山綠水,綠水青山成為金山銀山。從生態赤字到生態效益,生態美帶來百姓富。這是一幅生態與民生協同發展的綠色新畫卷。如今,在壺關縣全力以赴實現脫貧摘帽的偉大征程中,綠水青山已釋放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多重效應。

談及變化,壺關人自信滿滿,最大的變化是生態環境的改善。當年栽下的小樹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成為保護生態環境的“綠色衛士”,發揮著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阻擋風沙、保持水土的作用。與1978年相比,全縣年均降水量增加了100多毫米,無霜期延長了12.7天,風沙雷雹等自然災害減少53%,水土流失面積下降了599平方公里。壺關縣連續4年被評為“全國百佳深呼吸小城”。環境好,百業旺。全縣農業生產實現了歷史性跨越,糧食總產量連續七年達到1億公斤以上。

百萬畝森林成為群眾身邊的“綠色銀行”。成片成片的油松林,為當地群眾提供了豐富的松針、松花、松子、松蘑等林產品。漫山遍野的連翹、山桃、山杏、蒲公英等“山貨”,為村民帶來可觀的收入。橋上村村民靳江平和妻子每年從農曆六月份開始上山採摘連翹,一年可收入上萬元。他樂呵呵地說:“現在大山可是咱的寶貝了。”

生態旅遊成為全縣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壺關縣確立了“兩谷兩鎮兩帶兩園”的全域旅遊發展思路,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產業,努力把旅遊業打造成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太行山大峽谷成為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5A級景區。近年來,太行山大峽谷景區每年接待遊客110多萬人次,營業收入突破1億元,旅遊社會總收入達到40多億元。2017年,壺關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全省唯一的“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

與此同時,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全縣已建成鳳凰山莊、南平頭塢七彩山莊、瓜掌民居古建等特色旅遊村20多個,特色“農家樂”達到1000餘家,帶動3000餘戶貧困群眾就業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