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青松育兒,讓育兒更輕鬆


看到一個視頻,既好笑,又讓人難受。

小女孩對爸爸說:

“爸爸,你有一個缺點,知道是什麼嗎?就是,你老讓人不開心。”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小女孩繼續說:

“爸爸,我覺得這樣不好,你能改掉嗎?”

面對孩子的請求,爸爸斬釘截鐵地回答:

“不能!”

“就是要讓你現在經常不開心,以後你才不容易崩潰。不可以做溫室裡的花朵,否則到進入到社會無法生存……”

聽了爸爸的話,小女孩皺著眉,沉思了一會,說:


“可是...... 小孩子如果老是不開心,就會得一種不開心的病啊,會變老。”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這個視頻引起了激烈討論。


其實,不難理解爸爸的苦心:他希望通過挫折教育,磨練女兒的意志,目的是讓孩子的內心更強大,以適應社會變化。


“挫折教育”就像是一個“中間點”,往左走,過少,人的抗挫能力變弱;往右走,容易變成“表演”,成為父母偽裝的教育,孩子墮落的藉口。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需要家長刻意製造挫折,而是能夠和孩子一同面對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就好。


孩子不需要刻意的“挫折教育”


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孩子們就會經歷各種各樣的挫折。第一次抬頭、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說話等等,對於他們來說,都在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挫折。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yù),一隻飢餓的小磯鷸,克服內心的恐懼,戰勝挫折,最終能獨自覓食的故事。用生動的畫面,講述了一個最溫暖勵志的故事。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都像是一隻小鷸。


生活在海邊的小鷸,等待著媽媽把食物從沙灘上帶回來。就像每個孩子小時候,需要父母的餵養。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但是,慢慢長大了,小鷸要獨立去沙灘上覓食。

面對海浪,瑟瑟發抖的小鷸,就像初次離開父母的孩子,沮喪又焦慮。


離開父母,獨自面對社會,其實就是孩子成長中正在經歷的挫折啊!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沒過多久,耐不住飢餓的小鷸內心鼓起勇氣,想要重新挑戰一次。再次來到海邊,準備覓食,一個浪頭打來,小鷸被淹沒在潮水中,只能等待潮退才能回到岸邊。


一浪又一浪撲面而來,是小鷸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哭泣”“做不到”也是孩子遇到的困難。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經過這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小鷸找到覓食的秘訣。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短短的6分鐘,其實是在講一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對於孩子來說,就像小鷸一樣,成長過程中每一次獨當一面的時刻,就是一次“挫折”。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在《家為何會傷人》書中提到:“孩子的挫折教育不是不需要,而是不能額外和附加,否則就會演變成傷害。


合理地利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契機,和孩子一起面對每一次的挑戰,其實就是最好的挫折教育了,這不需要父母刻意製造,只要跟隨孩子發展,就是挫折教育中的關鍵。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讓孩子擁有“挫折力”


《互動的力量》中提到:“無論孩子經歷什麼,都能成為一次最好的教育機會。”


挫折本身不能讓人成長,學習應對挫折,擁有“挫折力”才會。


別急於安慰孩子的“沮喪感”,那只是虛假的表象


“爸爸媽媽,我不要再學英語了,我學不會,背不出,我不喜歡英語!!”第一次學英語的孩子,遇到了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情緒崩潰。


父母如何反應才最契合孩子的心理狀態?


同頻共振。

同頻共振是真正的“蹲下來”,接納孩子強烈的情緒反應,不急於安慰孩子,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


每個孩子就像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部分,是外顯的行為以及能被他們看到的情緒,冰山之下的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心理需求。


從“冰山理論”的角度看,“沮喪”背後藏著“力量”,這是一個孩子想要跨越挫折的一種本能。


這種力量在說著:“我要學會”“我要做到”“我想做到”“我可以努力做到”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因此,面對孩子的挫折,父母的第一反應,別急於去壓抑孩子的沮喪、寬慰孩子。


因為安撫情緒,只是在家庭環境下帶給孩子一種虛假的體驗。在其他環境中,遇到相同的問題,如果沒法跨越,就可能再次獲得更深的挫折感。


這種時候,看到孩子情緒背後“想要做到”的行為需求,探求應對挫折的方式,才是最關鍵的。


只加油是徒勞的,還要降低孩子的“柵欄”


積極心理學創始人馬丁•塞利格曼曾經做過一個“通電的狗”的實驗。


他把一條狗放在籠子,籠子一分為二,一邊為安全區,一邊為通電區,中間有一個柵欄。


一隻50釐米的狗,面對1米高的柵欄,一通電,狗就會從通電區跳到安全區。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當研究者把柵欄提高到3米,通電之後,狗狗的一反應是跳,可是多次嘗試,發現還是過不去,直到研究者將停止通電。


第三次通電,狗狗憑藉強大的求生慾望,堅持跳過柵欄,可還是過不去,直到通電者停止通電。

第四次,第五次....依舊是這樣的情況......直到最後,它放棄了.....


它就會做出像人類一樣的行為——蹲在角落嗚咽。如果狗狗會說話,它也許會說“我好難過!”


此時,研究者將柵欄降低到1米。


但是,面對柵欄,狗狗不會再嘗試跳躍了。“我做不到”也許就是狗狗的心聲了。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做不到”這種感受會內化為一個固執的想法,像一張黑色的大網,牢牢地套住想要努力相信自己能行的人,使人面對挫折時望而卻步,裹足不前。


塞利格曼將這種“多次做不到”之後的心理狀態,稱為“習得性無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孩子說“我真的不會”“我做不到”“我沒有這種天份”,這樣的話,其實就是被“習得性無助”拴住了雙腿。


因此,當孩子說“做不到的時候”,我們要幫助孩子把“柵欄”降低。


從孩子的“沮喪感”開始,我們就問自己:考慮認知水平、行為習慣、學習能力,可以從哪些方面給孩子提供幫助?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挫折,是不敢交朋友。降低“柵欄”的方式,不是告訴孩子“你可以去交朋友,沒關係的”,而是可以先跟孩子說:“看到別人玩的時候,你可以先在一旁看看。”


“先從看一看開始”就是一種具體的行動方式,因為孩子身上跨越挫折的“力量感”會不斷地驅使了好奇心,去鼓起勇氣參與到大家的遊戲之中。


然後,充分利用小區的資源,帶著自己家的玩具去和別的小朋友分享,請孩子成為一個主導者,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這樣做,才是切實地降低“柵欄”的做法。


因此,當孩子面對挫折的時候,不只是加油打氣。而是看到他的難處,並且提供具體可實施的建議,幫助孩子向前走一步。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孩子的行為不是過得去,過不去那麼簡單的事兒


有一個著名的印第安故事。


有一個年輕人問智者:“智者,我的心中有兩匹狼,有一匹狼,貪婪自私兇狠,另一匹狼勇敢友愛真誠,它們兩個每天都爭鬥不休。你覺得誰會贏?”


智者說:“你餵食哪一匹狼,哪一匹就會強化,就會贏。”


孩子也一樣,勇敢和懦弱兩種力量交織在一起。很少有孩子,一下子就將懦弱轉變為勇敢,能夠快速從“挫折”中走出來。


作為父母,你看到哪個力量,哪個力量就會贏。


在跨越挫折的過程中,我們要看到孩子的堅韌性、耐性。孩子用了什麼新的方法、有了什麼新的發現,然後有了什麼新認識。


對於父母來說,要做的是把對結果的關注拉回到對過程的關注,看到矛盾中的成長契機。




人生就是一條河流,從來都是在奔向孩子的過程中,會遇見無數的山脈、峽谷,這有繞過它們,才能看到更遠的風景。


就像臺灣教育學家黃素菲說的那樣:“看似幽暗的負面經歷,卻留下強韌的生命力,經驗挖深生命的河床,容納更充沛的水流。”


看到我開心,爸爸會“失望”:父母們別再誤解“挫折教育”了


更多閱讀:


作者:小松爸爸,心理學專業,在育兒道路上,一直在摸索前行。愛教育,也熱愛生活,點擊關注,願與更多父母分享教育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